APP下载

中国GDP引回暖争论

2009-04-17

环球时报 2009-04-17
关键词:触底文章经济

●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陆乐 林雪原 青木 ●本报特约记者 陈一 ●本报记者 屠丽美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上午10时公布了第一季度国民经济情况,其中最受关注的是GDP增长6.1%。世界媒体对此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经济增速降至十几年来的最低点”,“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这“令人在温暖的春天之中感到扑面而来的刺骨寒意”。但很快又有乐观的议论传出,路透社说,中国经济应该已经触底,还有分析师得出结论说,数据显示“中国是第一个从全球经济滑坡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的经济数据受到的关注很多,但像这次事前被寄予厚望、事后遭遇截然不同的解读的情况却很少见,它的全球影响也很少像这次这样彰显。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公开表示,希望中国的经济数据意味着经济复苏。但有中国专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认为,中国应该有自知之明,中国经济复苏会让一些国家高兴,但中国拉动不了全世界的经济增长。

外媒第一时间报道

路透社16日报道说,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低于路透社调查的6.3%的增幅,创下1992年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国家统计局表示,中国经济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是,经济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

美联社、彭博社、CNN等其他外媒也都在第一时间做出报道。由于这一数据稍低于此前预期的6.3%,更低于中国2009年8%的年经济增长目标,外媒最初的报道以悲观为主。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文章的标题是,“中国经济增长迈出15年来最慢的步子”。《澳大利亚人报》网站称,中国GDP增长率在第一季度降至6.1%,对于澳大利亚经济来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加拿大经济新闻的报道称,自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11.5%的高位之后,中国经济增速一直在下降,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为6.8%,最新的这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速继续下降的区间。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6日题为《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文章对中国经济发出悲观议论。文章称,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速“令人在温暖的春天之中感到扑面而来的刺骨寒意”,“这显示中国经济仍然在此前3年人民币升值和近期全球金融危机所形成的泥沼中苦苦挣扎,而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和股市的低位徘徊仍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投下浓重的阴影”。文章断言,“在病根未除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只能阴云密布”。

德国《柏林日报》网站16日以“中国救市的跛脚”为题报道称,6.1%这个数字远低于中国官方目标的8%,也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的6.5%。中国经济是否复苏的关键还得看世界的眼色,取决于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因为中国经济仍严重依赖出口,贸易顺差在中国的GDP占9%到10%。而美国、欧洲等中国出口地,目前经济并不看好,美欧经济可能是在2010年而不是今年下半年复苏。

中国经济或已走出谷底

但半天时间不到,乐观的议论就多了起来。美联社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达到历史最低,但增强的工业活动也释放了中国经济可能触底的信号。韩国《朝鲜日报》认为,此前一直持悲观态度的西方和香港经济专家间在扩散“中国经济已触底”的乐观情绪。

“美国之音”报道称,多家研究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已触底或出现回暖迹象,可能是首个走出全球经济衰退阴霾的大国。

最初发出悲观议论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后来又推出报道称,“数据预示中国经济或已走出谷底”,“最新数据暗示,受政府大规模支出计划提振,中国经济滑坡最严重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周四发布的数据促使一些经济学家匆忙宣称,中国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已开始复苏”。该网站的另一篇文章说,“中国让世界小松一口气”。

德国国家电视一台16日以“中国开始转变?”为题报道说,中国去年底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逐步落实,

猜你喜欢

触底文章经济
汽车煤采样机智能化触底的全深度采样解决方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指数触底反弹 把握修复行情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经济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何时触底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