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乐+曼妥思=死亡?

2009-04-14周晓丽

科学大众(中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硅胶薄荷气泡

成 光 周晓丽

网络上流传着“曼妥思糖+可乐=死亡”这样的公式。在可乐中迅速地放入曼妥思糖,瞬间逸出大量气体并形成泡沫,仿佛可乐沸腾了一般。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我们不小心先后吃了可乐和曼妥思糖,是不是会面临很大的危险呢?带着疑问和兴趣,我们几个同学组成“专项课题”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研究。

一、探究所需的饮料种类

我们首先采用可口可乐来重复这个实验。实验之前充分静置可乐,尽量防止内部溶解气体过早逸出。开始实验时,迅速打开瓶盖,立即向瓶内置入2粒普通薄荷味曼妥思糖。发现在糖置入的瞬间,气泡立刻涌现,且逐渐增多,速度加快,约3s时,“喷泉”出现,高度约为20cm,持续约10s,此后“喷泉”逐渐消失,瓶内液体最终只剩下约1/2。但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泡仍在不断产生,仔细观察发现主要来自曼妥思糖的表面。

接下来,我们又将可口可乐更换为同体积规格的百事可乐、雪碧、美年达、七喜柠檬水等,甚至还用啤酒做实验,结果都产生了相仿的实验现象。因此,本实验凡是溶解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碳酸型饮料都能产生“沸腾”现象。

二、探究所需曼妥思糖的种类

市场销售的曼妥思糖包括薄荷味、特强薄荷味、青柠薄荷味和葡萄味等几种。分别取相同数量(颗粒大小相等)加入到等体积的可口可乐中进行实验,得到的“喷泉”一样高,持续时间也大体相当。我们同时还用了绿箭口香糖、好丽友木糖醇口香糖等实验,发现使用绿箭口香糖时,在糖粒的表面能产生大量气泡,但不能形成“喷泉”,好丽友木糖醇口香糖可以。因此,“沸腾可乐”与曼妥思糖的具体种类无关。

三、探究“沸腾可乐”的成因

1.探究“沸腾可乐”与曼妥思糖中的何种成分有美

前面已证明,“沸腾可乐“需要的是碳酸型饮料,其实就是过饱和的二氧化碳溶液。曼妥思糖主要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薄荷、阿拉伯胶等成分。网络上不同专家对“沸腾可乐”的解释主要涉及到以上几种物质。为此,我们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证明是否与薄荷有关

用薄荷味特强的荷氏糖、特强薄荷味曼妥思糖和普通曼妥思糖对比实验。发现荷氏糖只能使可乐产生少量气泡,另两支试管内都能形成“沸腾景观”。因此,“沸腾可乐”与薄荷无关。

(2)证明是否与蔗糖、葡萄糖、淀粉有关

向可乐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蔗糖(冰糖)、葡萄糖(细晶体状)、淀粉、曼妥思糖。发现块状冰糖几乎不能产生“沸腾可乐”现象,细晶体状葡萄糖能产生较多气泡,但仍不够剧烈,加淀粉、曼妥思糖的试管中现象最剧烈。事先向蔗糖、葡萄糖、淀粉中加水,然后将形成的溶液或浊液加入盛有可乐的试管,发现以上几支试管中的现象均不剧烈。

(3)证明是否与阿拉伯胶有关

据资料。糖果产品中,阿拉伯胶的成分可能高达45%,柔软且有黏着口感。我们对曼妥思糖加以了“解剖”,根据阿拉伯胶的物理性质特点,判断得知它应该在糖块的内层。于是,我们小心地将曼妥思糖的内外两层物质分开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曼妥思糖内层物质投入可乐产生的现象远不如外层物质的剧烈。

(4)证明是否与酸碱性有关

曼妥思糖口感略酸,这可能是其中含有柠檬酸的缘故,该酸在溶液中可电离出H+。而CO2在水中会形成以下平衡:

猜想在可乐中加入H+,使以上平衡向左移动,从而放出大量的CO2气体。于是向可乐中滴加稀盐酸、稀氲氧化钠溶液,均只能产生少量气泡。

由以上四点看来,“沸腾可乐”应该与曼妥思糖的具体化学成分关系不大。

2,探究“沸腾可乐”的产生是不是热量变化的结果

有专家认为,“沸腾可乐”的产生是由于反应放热或溶解后局部放热而造成的结果。我们设计了实验,对盛有可乐的试管略微加热,使底部局部过热。结果发现不足以形成“喷泉”。

3,探究“沸腾可乐”的产生是否与曼妥思糖的表面结构有关

曼妥思糖表面疏松又粗糙,既然前面已证明了“沸腾可乐”与糖的物质组成无关,那与表面结构有关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于是我们取来等体积的、表面疏松的粉笔、碎瓷片(常常用于充当沸石),曼妥思糖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加碎瓷片的试管现象不够剧烈,另两支试管现象则非常剧烈。瓷片的破碎处多孔,但其余地方平滑、致密,所以不足以产生明显的“沸腾”现象,而粉笔整个表面粗糙、多孔,与曼妥思糖表面更相近,所以能产生“沸腾”现象。因此,我们认为“沸腾可乐”直接与曼妥思糖的表面结构有关。

结合各种资料分析,得出“沸腾可乐”的成因:曼妥思糖的粗糙、疏松、多孔结构破坏了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气体的溶解平衡,使得原溶有的过饱和二氧化碳气体瞬间大量逸出,形成了泡沫状的液柱。

此时,我们又想到了食品包装袋中常见的干燥剂——硅胶,它表面多孔、具有吸附性的特点。于是我们再取来硅胶干燥剂做实验,以验证结论。结果发现可乐中确实产生大量气泡,但剧烈程度尚不及曼妥思糖和粉笔。通过对硅胶干燥剂与曼妥思糖和粉笔的表面仔细观察对比,可以发现硅胶干燥剂的表面粗糙程度并不及后二者,且后二者吸附水的能力较硅胶强,能够使得原溶解在被吸附水中的气体瞬间析出。

感悟

通过这次专题研究,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亲自解开“沸腾可乐”之谜的成就感,还懂得了关注生活,热爱科学与探究的意义!我们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将可乐与曼妥思同时食用,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才能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硅胶薄荷气泡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冒泡的可乐
双组分灌封胶发红异常原因分析
冰冻气泡
跟踪导练(三)
环保挖耳工具
硅胶刀具清洁器
功能隐形眼镜盒
薄荷
神奇的分子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