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及施肥时须遵守的五大原则

2009-04-14何丽萍韩翠玲关景坤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土样养分配方

何丽萍 韩翠玲 关景坤

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偏施、滥施化肥;重视氮肥、轻视钾肥;忽视微肥、忽略中量元素肥料。以及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不当,致使肥料施用严重失衡,化肥利用率逐年降低,相对生产成本增高,农业生产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同时也致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碱性土壤增加,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高,产品质量差,出口不达标的问题出现。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物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有机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适量配比均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人们常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些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时期需要养分不同的原因。肥料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且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就是根据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来的。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涉及面比较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实施过程需要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企业同广大农民相结合;配方肥料的研制销售、应用相结合;现代先进技术与传统实践经验相结合。具有明显的系列化操作、产业化服务的特点。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要点

1、采集土样:土样采集一般应在秋后进行。按水田.旱田、菜地、林果地等不同土壤类型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如果取样不准,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平衡施肥的科学性。取样深度一般在20厘米,取样一般以50~100亩面积为一个单位。如果地块面积较大、肥力相近,取样面积可以放大到200亩。按“s”或“x”形采集土样,首先去掉土壤覆盖物,然后按标准深度挖成剖面.均匀取土。避开路边、水泡、施肥沟、穴、基肥堆底等特殊点,采集土样5~28点。土样混匀后用四分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保留1公斤装入布袋内待检。袋的内、外都要放上标签。标明取样地点、日期、采样人及分析的有关内容。

2、土壤化验: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内容有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土壤化验必须准确、及时。

3、确定配方:配方选定应由农业专家和专业农业科技人员来完成。首先要由农户提供地块种植何种作物,以及规划的产量指标。技术人员再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以及不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选定肥料配比和施用量。

4、加工配方肥:配方肥料生产要求有严密的组织和系理化的服务。

5、按方购肥:避免“只测土不配方,只配方又不按配方买肥”的现象,否则土样就白检测了。

6、科学施肥:配方肥料大多数是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要掌握好施肥深度,控制好肥料与种子的距离。根据经验,测深施肥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它既能有效满足作物苗期和生长期的需要,也却保了作物后期需肥的需要。

7、田间监测:平衡施肥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使用后,要跟踪观察作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做出调查监测详细记录,纳入地理管理档案,及时反馈到专家和技术咨询系统,作为调整修订配方的重要依据。

8、修订配方:平衡施肥测土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修订肥料配方,使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更切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这种修改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每次修订,都是一次深化、一次提高。

上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之方法,都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或要依靠大量的试验资料来确定相关参数后才能应用,非常适合垦区,农场等大面积耕作地块。对于一家一户小生产模式的农户来说,近年来还有些不适合。但随着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的兴起,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离他们已是不远了。

我们在施肥时应遵守以下五个原则,它是用于指导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最早是由德国的李比希提出来的,近年来又得到发展和完善。

1、养分归还学说:我们知道作物生长是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这样土壤肥力就会逐步下降,因此,要恢复土壤肥力,就应当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东西。归还的方式就是施肥,我国目前强调土壤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其中的道理就是由该学说引申而来。

2、同等重要且不可代替论:农作物所必需的17种营养元素在生理作用上同等重要,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哪种元素缺乏都会影响产量。另外各种元素间不可以相互代替。例如缺钾,多施氮和磷是没有用的。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高低,是由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低的营养元素决定的。哪种元素相对含量最低,那个元素就是限制因子,我们施肥就是补充这种元素,这样作物才能增产。目前,氮、磷、钾是主要的限制因子。这也是经常施用氮、磷、钾肥料的主要原因。

4、报酬递减律: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也相应增加,但两者不是直线关系,而是一条抛物线的关系。就是说施肥与产量不是成正比例的。由于农业生产在短期内条件变化不大,施肥的报酬递减现象更值得我们重视。

5、因子综合作用规律: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各种因子(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品种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施肥要在灌水、中耕,打药等措施的配合下,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土样养分配方
柠檬酸对改良紫色土中老化铜的淋洗研究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室内常规土工试验试样制备问题分析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膨胀土干湿交替作用下残余强度试验方案分析
新鲜土样和改进ASI浸提剂对土壤有效养分测试的影响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