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18则

2009-04-13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布克奖文学奖作家

闻 雪

●第12届庄重文文学奖在京颁奖

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获得本届“庄重文文学奖”的作家是乔叶、徐则臣、李浩、金仁顺、鲁敏、李朝全、李美皆、李骏虎。8位获奖作家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31岁,是近两年我国文坛优秀代表。他们关注现实、思想敏锐、个性鲜明、富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上成绩突出,表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潜质,具有一定的读者群和影响力。庄重文文学奖由香港庄氏集团创办人、爱国华人企业家庄重文先生倡议出资设立,旨在奖励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成绩优异的青年作家。自1988年首届至今,先后有170多位青年作家获此荣誉。“庄重文文学奖”对于促进中华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特别是鼓励、推动青年文学创作和青年作家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闻雪摘编)

●第四届“湖北文学奖”揭晓

湖北省第四届“湖北文学奖”日前揭晓。“湖北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第四届“湖北文学奖”评奖活动从今年3月正式启动,共收到全省各类申报作品127件,文学“新人奖”申报作品4件。经过两轮投票终评,评出陈应松的长篇小说《猎人峰》、马竹的中篇小说《父亲不哭》、李榕的中篇小说《深白》、吕幼安的中篇小说《魏莎生命中的男人》、晓苏的短篇小说《麦芽糖》、田禾的诗集《野葵花》、徐鲁的散文集《翡冷翠的薄暮》、刘富道的长篇报告文学《天下第一街·汉正街》为优秀奖;姚鄂梅因近年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获得“新人奖”;杨秀武的诗集《巴国俪歌》因2007年荣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特授予“荣誉奖”;罗时汉、何存中、童喜喜、吕志清、阎钢、王芸、阎志、邓斌、吴治平、李鲁平、杜李等人的作品获提名奖。本届文学评论奖空缺。(闻雪摘编)

●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揭晓

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日前在北京揭晓,铁凝的《笨花》,乔以钢、林丹娅主编的《女性文学教程》,王光美的《我与少奇》、顾秀莲主编的《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等60余种图书分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之文学创作、理论批评以及荣誉奖项;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荣获本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之组织奖。本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由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委员会、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国内著名民企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自2009年4月启动,历时近半年,经过了初评、复评、高评三个阶段的层层筛选,最终在近300种申报作品中评选出60余种获奖作品。本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由国内知名人士张炯、陈建功、马延军、薛宝根、于青、阎晶明、胡平、李敬泽、吴义勤、贾秀娟、吴思敬、陈骏涛、盛英、谭湘等5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出。(闻雪摘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建成开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开馆庆典日前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中宣部、国家民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政领导出席开馆仪式。建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代表55个少数民族。该馆是我国首个专门研究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的基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2005年开始筹备,2007年5月30日举行奠基仪式。目前建成的文学馆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又有现代特点的文化气息浓郁的花园式建筑。其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合署办公。截至目前,文学馆已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55个少数民族的1500多位少数民族作家的著作、手稿、书信、照片、实物及有关资料。文学馆共设8个展厅,馆内珍藏有骨雕独本《蒙古秘史》等珍贵文学版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之一。广大少数民族作家用自己手中的笔,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本,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闻雪摘编)

●茅盾被收入《孔子世家谱》

在孔子诞辰2560年之际,历时10多年,耗资1300万元人民币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终于宣告完成,颁谱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孔子后裔超过190万人登记入谱,女性更是首次被纳入。孔子第77代孙、《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德墉在接受采访时称,正因为女性被纳入家谱,结果竟然发现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雁冰)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原来,茅盾的妻子正是孔子后代。从1998年起,《孔子世家谱》开始历史上第五次修订,在新录入孔氏族人时,首次将女性后裔收入谱中。统计显示,谱中新增140多万份后裔资料中,约有20%是女性后裔。在此次修订中,女性与男性一样以大字标注,其配偶则以小字标注,跟随其后。如果其子女跟随孔姓,也可列入家谱。正是有了这个新修改,才使得著名作家茅盾(沈雁冰)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孔氏家谱中。孔德墉说,此次修订过程中,类似有趣的发现还有好多。(闻雪摘编)

●凌力推出新作《北方佳人》

曾以《少年天子》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历史小说家凌力又出力作。继创作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星星草》《少年天子》《倾城倾国》《暮鼓晨钟》《梦断关河》之后,凌力又潜心八载,史海钩沉,实地踏访,精心构筑了长篇历史小说《北方佳人》。这部被列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作品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并被北京市评为重点图书、重点扶持项目,一经面世便广获好评。10月2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办公室、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作家协会和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北方佳人》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首都近50位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人以及著名文化记者与会,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对当代历史小说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该书以女性视角,挖掘出了被以往历史描述所遗忘的女性命运,具有广阔的人文空间,是女性的,也是全人类的。该书第一次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形式表现了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称霸世界之后的苦难与悲怆,令人震撼,具有深刻的社会反思意义与艺术冲击力,堪称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佳作。(闻雪摘编)

●《长恨歌》美译本差点改名“上海小姐”

今年9月份,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访问美国时,遇到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系副教授白睿文(Michael·Berry),他向铁凝披露了一段在美国出版王安忆小说《长恨歌》的插曲:几年前,白睿文把译好的《长恨歌》拿给一家出版社,后者一听是中国当代文学就表示没有兴趣。在白睿文的竭力推荐下,出版社方面勉强看了部分译稿后同意出版,但提出书名要改成《上海小姐》——理由是有这样一个书名做噱头,“肯定能卖得好”。由于译者坚持,去年初,忠实于原名的《长恨歌》(英译名为“the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终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在中国作协召开的文学创作座谈会上,铁凝以此为例感慨地说:“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将不断碰到由文化的不对等带来的冲击。”(闻雪摘编)

●《精变》荣获中国网络文学节最佳作品奖

近日,国内知名原创网络文学网站——一起看小说网推荐的职场小说《精变》荣获中国网络文学节最佳作品奖。《精变》是从搜狐读书、新浪读书、腾讯读书、盛大文学、潇湘书院、逐浪网等几十家文学网站推荐的几百部精选的网络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的。与此同时,长江文艺出版社以纸质图书出版,中文在线将以全媒体方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数字图书馆同步出版。《精变》由名家潘石屹、刘震云、曾子墨、石康、安波舜等联袂推荐,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职业女性成长的故事。中国网络文学节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组委会、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中文在线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闻雪摘编)

●《最后的女皇》在美国出版

在中国历史上,宋美龄堪称是位传奇女性。生于中国,留学美国,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唯一可以区别我和西方人的,就是我的这张脸蛋。”她的交际才能过人,身为蒋介石夫人,她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优雅绰约的身姿。1937年,《生活》杂志称她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1938年,宋美龄和蒋介石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人物。1941年,海明威在重庆和她共进晚餐时称她为中国的“女皇”。近日,美国知名女性传记作家海纳·帕库拉完成了最新的传记作品《最后的女皇》,以787页的篇幅及大量生动的细节,详尽描述了宋美龄漫长、传奇而又丰富的一生。帕库拉此前曾为罗马尼亚的玛丽皇后和德国的腓特烈皇后写过传记。在这本新作《最后的女皇》里,帕库拉通过对政治历史的研究,抓取宋美龄生活中的细小点滴,以讲故事的口吻,生动地叙说了宋美龄的一生。(闻雪摘编)

●毕飞宇决定不做先锋小说家

毕飞宇日前在《南方周末》刊文称决定不再做先锋小说家。他说:1994年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创作突然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写作越来越累,那种伴随着写作强烈的生理快感找不到了,写小说没有乐趣了,也发现不了我内心情感的涌动。我意识到在创作上可能出了问题,但究竟是创作道路还是自身创作能力的问题,不清楚。那时有两件事情对我触动特别大。某一个深夜,我重读博尔赫斯的小说,他以前在我心中是文学的惟一式样,是高不可攀的范本,但是那天夜里,我作为一个人去读的,我发现,我一点都不爱他,伴随着巨大的沮丧的同时,我也发现我可以离开这样的文学道路了。第二个就是感谢汪政,有天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小说里的人物到哪里去了,以前的作家是伴随作品中的人物在一起的,到199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们只知道作家,至于这个作家写的哪些人,确实想不起来,我觉得这两点对我的刺激比较大。我决定从先锋文学的道路上往回撤,我重新开始去找一种语言,一种叙述方式,甚至逗号句号都要重新分配,那时候作品写得很糟糕,难以辨认的面貌。一直到了《青衣》我才找到写作的感觉,语言要平实,人物要鲜活,对话要生动,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塑造人物这方面的弱点,就把精力往这块投放。在创作上我回到了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回到说人话、心贴心的写作上。(闻雪摘编)

●莫言强调作家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日前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莫言在演讲中表示,作家之间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互相阅读彼此的作品,是更重要的交流。而交流对话是消除误解最有效方法,也是中国作家来的目的。同时他认为,“作家在对话交流时,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还强调:“文字必须抓住社会热点,否则文字就是一纸空文。”莫言谈到在法兰克福书展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主宾国像中国这样对书展的重视和向往:“我知道这次来的不少同行都将参观歌德故居,1763年,曹雪芹逝世,那时候歌德14岁。10年后,歌德写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他不会想到这部作品在很多年后能在中国那么多读者里引起那么大情感共鸣,这是因为文学揭示了人类的普适价值。歌德晚年提到了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也是文化交流,了解各种文化观念。今日我们发现,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已经突破了文学的范畴,多样性的思想是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这也是对歌德文学理想的实践。”(闻雪摘编)

●马原认为研究越深入离小说家就越远

著名作家马原日前在接受《读书报》的记者采访时说:“好赌不好色,好色不好赌”。研究分析名著,越来越耽于理性,感性完全被破坏了。我做小说家时,是感性的,当教授时,又是职业理性,对写小说没有任何帮助,不是说研究一百个作家就成为好作家。相反,研究越深入,离小说家就越远。当记者说也有评论和写作结合得很好的作家,比如萨特时,马原则表示萨特是一流评论家,但只能算三流小说家,加缪的评论和小说都是一流的,但这样的人整个地球也就那么一两个。(闻雪摘编)

●周大新称“似曾相识”是创作大忌

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军旅小说有三类,一类是战争小说,直接表现战争,历史上的战争、边界战争、自卫反击战;一类是和平年代的军营生活,这是难写的,要写出跟同行、前辈不同的作品很难。这也是我不轻易去写的原因;还有一类是写历史上古代军事博弈的小说。这三类小说,我都尝试过。我想军旅小说要发展,一个与军队的宽容度有关,应给作家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对作家来说,要发现新的题材领域、发现新的人物、讲述新的故事。凡是别人讲过的,似曾相识的人物故事,都不应出现在自己作品中。当下军旅题材作品,相似的东西太多。“似曾相识”是创作大忌。(闻雪摘编)

●希拉里·曼特尔获得布克奖

今年的布克奖竞争十分激烈,J.M.库切、A.S.拜厄特和萨拉·沃特斯这三个名字,就已经让评委们十分为难。最终,布克奖的评委们还是没有照顾那些频繁出入布克奖颁奖晚会的老面孔,选择了英国书商们最希望获奖的作家希拉里·曼特尔。曼特尔花了5年时间创作《狼厅》,不过这部作家花了大力气完成的历史小说现在已经名利双收。就在获得布克奖之前,小说还登上了英国图书畅销榜,甚至与丹·布朗的《失落的密码》不相上下。自2002年的布克奖获奖作品《少年Pi的生活》以来,《狼厅》成为近年来最为畅销的布克奖作品已经没有悬念。现年57岁的曼特尔曾做过社工,写过电影评论,写过短篇小说和传记《失效》,2005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黑暗之上》。在获奖之前,曼特尔告诉伦敦的读者,假如能获奖的话就像在火车里被撞飞了出去,“在那个时刻,我会高兴得飞起来。”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詹姆斯·诺蒂表示,之所以将布克奖授予《狼厅》是因为,“这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叙事和情节大胆……奇特之处在于,用一位评委的话说,希拉里·曼特尔用当代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16世纪的历史故事。”“今天早上我们几位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谁会最终获奖。”诺蒂说,“我想我们对整个投票过程都感到非常疲惫,不过让我们振奋的是,我们最终挑选了一部配得上布克奖荣誉的作品。”据透露,《狼厅》以3比2的票数获奖。(闻雪摘编)

●《百年孤独》对世界文坛影响最大

英国文学杂志《瓦撒非利》在多国作家中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在过去25年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乃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小说《百年孤独》。“瓦撒非利”系斯瓦希里语,意为“文化游子”。该刊于9月25日迎来创刊25周年,为此向各大陆的25位作家发去问卷,《百年孤独》独得三人垂青,并且是唯一一部被两人以上选中的作品。凭借《午夜的孩子》和《撒旦诗篇》,萨尔曼·拉什迪一人两次入选。入选书目还包括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雷蒙·卡佛短篇小说集》、《伊丽莎白·毕晓普诗全集》、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VS·奈保尔的《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JM·库切的《耻》,乃至巴拉克·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闻雪摘编)

●《你不会死》作者获2009年“德国图书奖”

德国女作家卡特琳·施密特近日凭借小说《你不会死》获得德语文学最高奖“德国图书奖”。2009年度“德国图书奖”近日在法兰克福市政厅揭晓,51岁的女作家卡特琳·施密特凭借《你不会死》获奖,奖金为2.5万欧元(1美元约合0.68欧元)。小说描述了一位女性在医院里醒来后,失去了大部分记忆,并痛苦地重建新生活的故事。其他5位入围作家包括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他们每人获得2500欧元奖金作为鼓励。“德国图书奖”是德国最著名的小说奖项,2005年开始在每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前夕颁发。该奖项也因“适应大众阅读口味”受到一些德国文化精英们的批评。(闻雪摘编)

●“公共诗人”托尼·哈里森获首届品特奖

英国诗人和剧作家托尼·哈里森(Tony Harrison)因为“明确而激昂的观点”,获得了首届笔会·品特奖。该奖由英国笔会新创,以已故大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命名,意在表彰的作家,如品特本人所言,须以“无所畏惧,始终不渝”的目光关注世界,并呈现出“强烈的知识分子之坚强意志……来描述我们人生和我们社会的切实真相。”评委会包括品特的遗孀、作家安东妮娅·弗雷泽和著名的先锋剧作家汤姆·斯托帕。“一俟提及托尼,讨论即告终止。”斯托帕说,“我们都马上感到,他是笔会·品特奖的不二人选,笔会·品特奖恰似为他量身打造。哈罗德料也会为此举杯”。哈里森1937年生于英格兰利兹,以1985年写于煤矿大罢工期间的长诗《V》成名。1995年,他亲往波黑,在前线为报纸现场作诗。2007年,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哈里森说,“诗歌凭啥不能表现昨天发生的事,而后在报上发表呢?没错,我是多愁善感,可我也会怒与骂,你可别不把这当回事”。(闻雪摘编)

●艾略特获选史上最佳英国诗人

已故英国大诗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以微弱优势战胜了约翰·邓恩和牙买加裔配诵诗人本杰明·泽凡尼(BenjaminZephaniah),在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公布的公众在线投票结果中,获选为最受喜爱的英国诗人。当天是英国的全国诗歌日。此次评选是BBC诗歌季活动的一部分,主办方共收到了约1.8万次投票。排名四至七位的诗人依次是威尔弗里德·欧文、菲利普·拉金、威廉·布莱克、WB·叶芝、约翰·贝杰曼、约翰·济慈和狄兰·托马斯。多少令人意外的是,战后英国诗坛的头号风云人物、担任英国桂冠诗人长达14年的特德·休斯未能跻身十甲。(闻雪摘编)

猜你喜欢

布克奖文学奖作家
作家谈写作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布克奖破例开“双黄蛋”,两女性获奖
2019年布克奖获奖名单公布
我和我的“作家梦”
韩国作家首度入围布克奖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文学奖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