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3414”施肥效应试验研究

2009-04-09朱春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期
关键词:籽棉钾肥氮肥

兰 涛 朱春玲

摘要棉花“3414”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为基础的同等条件下,钾肥施入量的多少对棉花提高单铃重、公顷产量和皮棉产量效果明显。

关键词棉花;施肥;“3414”试验;产量;生物学性状

中图分类号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81-02

为了掌握棉花需肥规律,了解氮、磷、钾3种元素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为指导大田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2008年土肥站特安排棉花“3414”施肥效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设在城关镇西长村一农户的责任田,面积2 800m2,土壤属垆土,前茬作物棉花,土壤肥力中等。0~30cm土壤养分含量为:氮22.84mg/kg,磷30.51mg/kg,钾74.15mg/kg。地形平整,灌水方便。

1.2供试材料

氮肥为46%的尿素,磷肥为12%的过磷酸钙,钾肥为60%的氯化钾,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1号自留种。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方案中 “6、8、9、10”试验编号的处理,为求得在氮、磷为基础条件下钾肥的效应方程,确定抗虫棉产量和品质与钾肥数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试验设计和田间实施方案见表1。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为K2区,处理2为K0区,处理3为K1区,处理4为K3区,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0m2。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氮肥和钾肥分别施入总量的70%和80%,剩余氮肥30%和钾肥20%作为追肥在花铃期施入。

1.4田间管理

试验地于上年冬禾秆还田,3月27日旋地灌水,4月6日机播,播量为45.0~52.5kg/hm2,采用单膜覆盖,14日出苗,17日打扎,24日封口,27日间苗,5月3日定苗,密度为5.01万株/hm2。全生育期防蚜虫9次,中耕除草4次,灌水1次,6月25日花铃期追施剩余的氮肥和钾肥,8月20日开始采收。

1.5调查方法

“三桃”调查期(7月15日、8月10日、9月5日)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每点调查10株,分别调查棉花蕾、花、铃、果枝、脱落。另外,还分别对伏前桃、伏桃的株高进行调查,出苗情况(4月14日)和现蕾情况(5月30日)也分别做了调查,通过室内考种,测定单铃重,并计算出单产和皮棉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不同化肥用量处理试验结果见表2,对表2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F=13.96大于F0.01=9.78,表明不同处理间有极显著增产效果。用新复极差法(LSR法)检验,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比较结果见表4,结果说明:处理4比处理2极显著增产,增产为925.20kg/hm2,增产率为24.9%。处理4比处理3显著增产,增产为547.65kg/hm2,增产率为13.4%。处理4比处理1虽有增产,但不显著。处理1比处理2极显著增产,增产为712.65kg/hm2,增产率为19.2%。处理1比处理3增产不显著。处理3比处理2显著增产,增产为377.55kg/hm2,增产率为10.2%。说明处理4排第1,处理1排第2,处理3排第3,处理2排第4。

2.2对棉花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棉花生物性状调查结果看,处理4的产量、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分别比处理1、处理3、处理2增加212.55kg/hm2、547.65kg/hm2、925.20kg/hm2,-0.4个、0.9个、1.9个和0.27g、0.36g、0.49g。说明施钾肥对棉花产量有明显影响,钾肥的施入对棉花株高、果枝、脱落、百籽重也有影响,但不明显(见表5)。

2.3效益分析

处理4(K3区)投资60%的钾肥150kg/hm2(4.9元/kg),46%尿素274.5kg/hm2(2.5元/kg),12%磷肥625.5kg/hm2(0.68元/kg),合计投资1 846.5元/hm2,处理1(K2区)、处理3(K1区)、处理2(K0区)尿素和过磷酸钙投入同处理4,钾肥投入分别为100.5kg/hm2、49.5kg/hm2和不施。合计投资分别为1 603.5元/hm2、1 354.5元/hm2和1 111.5元/hm2

处理4比处理2增产籽棉925.2kg/hm2(棉花按5.6元/kg计),增值5 181元/hm2,净增值3 334.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8。处理1比处理2增产籽棉712.65kg/hm2,增值3 991.5元/hm2,净增值为2 388元/hm2,投入和产出比为1∶2.49。处理3比处理2增产籽棉385.5kg/hm2,增值2 158.5元/hm2,净增值804元/hm2,投入和产出比为1∶1.6。

3结论

K3区与K2区、K1区、K0区比较,可显著增加产量,增产分别为212.55kg/hm2、547.65kg/hm2、925.20kg/hm2,增产率分别为4.8%、13.4%、24.9%。净增值3 334.5元/hm2,投产比为1∶2.8。K2区与K1区、K0区比较,分别增产335.10kg/hm2、712.6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8.2%和19.2%,净增值2 388元/hm2,投产比为1∶2.49。K1区与K0区比较,增产377.55kg/hm2,增产率为10.2%,投产比为1∶1.6。从试验结果看,在氮磷为基础的同等条件下,钾肥施入量的多少对棉花提高单铃重、公顷产量和皮棉产量效果明显。

4参考文献

[1] 海日古丽·吾斯曼.棉花“3414”肥料试验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08(4):36.

[2] 罗昭宾,王新平,伍琦.棉花3因素4水平施肥效应试验[J].江西棉花,2008(4):13-15.

猜你喜欢

籽棉钾肥氮肥
新棉价格上涨
江苏省水稻减肥增产的潜力与机制分析
论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技术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
籽棉调湿工艺中热损失的仿真与试验验证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关于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相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