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中的永恒

2009-04-08

时代人物 2009年1期
关键词:尼科夫梅尔美术学院

于 佳

“梅尔尼科夫的艺术创作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的苏联艺术发展水平,梅尔尼科夫不愧为俄罗斯当代伟大的艺术家。”

俄罗斯著名艺术大师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梅尔尼科夫是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副主席、院士、人民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巨匠。曾多次获前苏联国家奖金和勋章,并获得国家艺术最高奖—列宁奖章。他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绘画艺术,在思索与探寻中勇攀艺术的高峰。

艺术丰碑

1919年2月22日。安德烈·梅尔尼科夫生于伏尔加河岸的帕夫罗斯克小镇。大学就读于列宁格勒的全俄美术学院(现今的列宾美术学院)。原本在建筑系学习的他,被绘画艺术深深吸引,两年后转入绘画系专攻壁画。青年时期的梅尔尼科夫对自身的绘画创作已有深刻体会,他说:“我不想简单地描述事情的经过,我力图让人从现在看到未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正是在创作中不断深思和自我完善,使他凭借1946年创作的《波罗的海海军的誓言》而一举成名。《在和平的田野上》描绘的是夏季的大自然风光,一群妇女扛着篱笆欢乐地走在田野上,壁画式的明快对比与传统绘画的写生色彩相结合,显得多彩、生动而又亮丽。此作是“梅式风格”成熟的标志,也让他首次获得斯大林文艺奖章;1961年,他为新建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大礼堂设计红色旗面上的列宁侧像;为地铁站创作了镶嵌壁画《丰收》;同期的《觉醒》、《告别》都曾深深打动观众,并被载入俄罗斯艺术史册。

20世纪60~90年代。他钟情于富有激情的浪漫历史题材,其代表作《反法西斯三联画》、《马德里的一场斗牛》、《柯尔多瓦的十字架》及《加西尔洛尔卡之死》等,均获得前苏联艺术学院的金质奖。这得益于1970年的西班牙之行,西班牙人民的斗争精神、西班牙的艺术大师,激荡了梅尔尼科夫创作的灵感。他巧妙地处理了写实与写意的关系,透过方、圆、动、静的变化,组成有律动感的画面。这也是梅尔尼科夫艺术创作高峰期的作品。

梅尔尼科夫在抒情的肖像与风景画上也很成功。肖像画一直是梅尔尼科夫喜爱的题材,他画的最多的是他的亲人和熟人。画他们不易觉察的微笑和惊、喜的神态,并用恰到好处的环境来加以衬托,因而显得更加亲切动人,富有诗意。在风景画中,以色彩来抒情是梅尔尼科夫的特长。他善于用丰富、饱满的色彩来表现景物的特点,也善于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坚实的写实基础和熟练的古典技巧,使他笔下的夸张和变形的人物显得很有表现力。

平面性与立体性的结合、装饰性与纪念性的结合,是梅尔尼科夫油画创作的又一个特点。他在平面处理中追求装饰性,在立体造型中追求雕塑感和纪念碑效果,打破了架上绘画和壁画的严格区别,在这两者的结合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梅尔尼科夫钟情于古俄罗斯壁画和东方绘画,在色彩语汇上做了大胆的革新。他自由地把原涂和薄敷相结合,造成特殊的肌理效果;有意识地把笔触和刮刀的痕迹,作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以此传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他尤擅于黑、褐、红、绿等色彩的运用,巧妙地运用色调的微妙变化,使色调更加丰富的多彩。

20世纪90年代以后,梅尔尼科夫的艺术生命走向成熟。他娴熟地将壁画的艺术形式与古典写实绘画结合起来,并把20世纪70年代的《梦》、《夏季》、《裸女》、《在澡堂里》等一系列关于女性题材的作品深入发掘,摒弃了以前的“口号教条”,取而代之以一种接近耳语似的低吟,表达了对生命轻柔的抚摸、哭泣与赞叹。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顽强的艺术老兵在见证前苏联一个世纪的斗争后,依然保持赤子的热情。

中国情结

1956年,时任圣彼得堡美术学院油画教研室主任的梅尔尼科夫,被苏联政府作为权威专家学者派往中国武汉负责教授一批中国学生。《中国重庆画家肖像》就是他那时的作品。当时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助教的重庆画家,有幸成为梅尔尼科夫先生笔下的人物,他在画中的姿势也是由梅尔尼科夫先生亲自设计的。该作品经过四五次修改才最终完成。两个月后,当梅尔尼科夫先生完成使命要回国时,那位重庆画家曾希望他将这幅作品留在中国,但梅尔尼科夫先生不忍割爱,还是将作品带回了俄罗斯。

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邀请72岁高龄的梅尔尼科夫大师来华讲学,他在翻译佟景韩教授的全程陪同下,在北京、杭州两地办班讲学、观摩交流、开座谈会,为中国美术专业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观摩学习俄罗斯艺术大师现场绘画教学的机会。梅尔尼科夫大师是中国人民熟悉和热爱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2004年2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举办纪念梅尔尼科夫诞辰85周年个人画展。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高度iNf'r了梅尔尼科夫的艺术成就:“梅尔尼科夫的艺术创作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的苏联艺术发展水平,梅尔尼科夫不愧为俄罗斯当代伟大的艺术家。”艺术科学院院长在开幕式上正式宣布了筹建梅尔尼科夫艺术博物馆的决定。并将正式文件赠与大师本人。开幕式后,梅尔尼科夫大师深情地说,“中国观众非常理解和喜爱我的艺术创作,每年来俄罗斯访问,我很受感动。我把《中国重庆画家肖像》原作带回中国,让许多当年曾经见过这幅原作的中国老朋友们能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温我们的友情,也让中国青年朋友们能够欣赏到我年轻时代的作品。我很想见到画中人物,想看看他如今的音容笑貌,相信会引起我们彼此美好的回忆。”《中国重庆画家肖像》的画中人是四川美院原副院长蔡振辉教授。梅尔尼科夫大师在自己88岁生日宴会上,欣然命笔,为蔡振辉院长创作了《赠蔡振辉留念》速写作品。

梅尔尼科夫如今已年近90岁高龄。虽然享有盛名,内心却充满孤独。几年前爱妻过世,惟有爱女维拉陪在身旁。在绘画道路上,维拉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让梅尔尼科夫为之欣慰。

梅尔尼科夫一生与画相伴,许多作品已成为经典,被俄罗斯国家美术馆收藏。近年来随着梅老年事日高,他的佳作进入中国的也更加稀少,能够集中欣赏到他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2008年7月在涅瓦河畔,俄罗斯国家列宾美术学院为梅尔尼科夫举办的名为《变体》的画展,画展集中展示了大师晚年的精品佳作,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

猜你喜欢

尼科夫梅尔美术学院
梅尔:我的追求塑造了梦
梅尔维尔鲸
“熊”视眈眈
俄著名导演涉嫌欺诈被拘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梦想是眼睛,第一个攀上珠峰的盲人探险家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对一个人的认识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被疑上吊自杀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