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募捐校长真有情 拳拳爱心铸师魂

2009-04-08高牧原宋依芬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2期
关键词:兰陵王伟教委

高牧原 宋依芬

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王中军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为了南横山村小学的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学生,为了能替他筹集到做手术的钱,从2005年10月到现在,王中军在兰陵镇教委人员的协助陪同下,几乎跑遍了县上所有的部门和乡镇的教委、学校,发动各个单位开展了慈善募捐活动。到2006年8月底王中军共募捐到14万多元。在这期间,王中军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除了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他其余的所有时间都在募捐活动中度过了。当学生的手术宣布顺利完成的那一刻,王中军觉得在募捐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委屈、辛劳都值得,所有的付出也都有了回报。同年《沂蒙晚报》《齐鲁晚报》分别追踪报道了他的事迹,也使得他的募捐活动得以正常开展。2007年他被评为“临沂市教师师德标兵”和“2007年感动临沂年度人物”。感动临沂年度人物评委致词:“赤诚之心融化庸俗和冷漠,滋养善良和温暖。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能为生命点亮一盏航灯。他,用无私的关爱,给我上了最精彩的一课。”并且临沂市推荐王中军参加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

“为了学生,硬着头皮也要顶上去”

7年前,也就是王伟9岁那年,他被查出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当时他已经是南横山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而现在,眼看着同龄人已经走进了中学的课堂,今年15岁的他依然是南横山村小学的学生。因为身体不好,王伟的小学就这么断断续续地上着,可他学得十分努力,成绩一直都很优异。为了给他治病,王伟家里前前后后已经花了十几万元,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跟亲戚朋友借的,有的亲戚甚至借了3~4次。可王伟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地加重,从每月换血一次缩短到每18天就必须换血。看着四壁空空的家,王伟的父亲王时坤绝望了。

看着王伟时而出现在学校的身影,看着他逐渐消瘦下去的身躯和苍白的脸色,看着孩子眼睛里还存在的对于学习的热情和未来的希望,王中军的心也被揪紧了。这个小学,王伟已经在这里读了9年,难道就这样让孩子倒下去吗?王中军这样问着自己。为了孩子的最后一线的希望,王中军想到了骨髓移植,这样能够彻底治愈王伟的病。非常幸运的是,王时坤的血型与儿子吻合,可以给儿子进行移植。可做一次这样的手术,前期费用就高达20多万元。怎么办?望着王伟和他无奈而疲惫的父亲,王中军说:“到了现在,什么也顾不得了。为了学生,硬着头皮也要顶上去!”连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不够,王中军都没有去向外人借过钱,可为了学生,他放下了一切,开始了艰辛的募捐活动。

让王中军高兴的是,兰陵镇教委和兰陵镇党委、政府对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05年11月,兰陵镇所有的小学都被发动了起来,他们一共捐了1.6万多元。王中军受到了鼓舞,他精心制作了一份募捐倡议书,准备向全县各单位派发,发动全县的力量来救助王伟。当倡议书发出以后,兰陵镇石膏矿的老板们首先行动起来,王圣启、吴元发等人都送来了捐助款。随后,向城教委捐了6000多元,卞庄教委送了8000多元,还有鲁城教委、兴明教委等乡镇教委的捐款也陆续送到。其中兴明乡教委主任送来的是一个牛奶箱,其中盛满了1毛、1元的硬币和1毛、2毛、5毛的毛票,最后经过数算,共有4000多元,这些都是学生们一点一滴凑起来的。还有,县实验小学捐助了1万多元,志成小学也捐助了6000多元。看着这些各方送来的捐款,王中军觉得自己的辛苦仿佛一下子消失了。为了扩大影响面,王中军又出发了……

王中军这次把目标定在了县直各单位上。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王中军跑遍了各个部门。为了能见到各单位的领导,王中军在他们的办公室里等,第一次见不到就来两次、三次。捐助活动在这里同样也进行得很顺利。县交通局、新华书店、国税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县团委等单位都慷慨解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也纷纷进行了捐助。再加上兰陵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国税、地税等单位的捐助,捐款总额已经达到了12万多元,但离手术费用还差1万多元。这时候,兰陵镇党委、政府再一次进行了无私的援助,在民政方面破例拨出了1万元作为王伟的手术费用。

终于,手术的日子在8月中旬来临了。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的手术室里,王伟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当宣布手术结束后,王中军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辛苦了这么长时间,总算可以稍稍休息一下了。

“我个人算什么,这都是政府、社会的功劳”

回想着这几个月走下来的路,王中军感触良多:“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大家说这十几万是我筹集到的,可我说,这是政府筹集的,是社会奉献的。我个人算什么,没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镇教委、县教育局的支持,我连1000块钱都筹不到。”对于募捐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艰辛和有些人不理解的眼光,王中军没有过多提起,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社会各界的援助和自己的感动。

募捐活动一开始,就是在兰陵镇教委的指导配合下进行的。兰陵镇教委的王雷副主任在这几个月里的工作就是陪伴着王中军,从乡镇到县城,从苍山到济南,走遍了募捐活动的每个地方。其他乡镇教委的捐款活动,就是兰陵镇教委联系筹集的。兰陵镇党委政府在募捐活动中更是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发动工作人员捐款,到发动全镇学校捐款,再扩大到在全县范围,募捐活动的每一步,兰陵镇党委政府都在密切关注,也随时提供着帮助。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也捐助了近6000元。王中军说,如果不是有这么好的领导,如果募捐过程中没有这么多热心人、好心人,我不知道活动会不会夭折,还能不能取得今天的效果。

募捐活动进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很多热情的手伸了过来。在东方双语学校里,一名学生把刚拿到手的100元的奖学金拿了出来;一名平时以卖冰棍为生的残疾人捐出了100元;在小饭店里遇上的陌生人听说了情况后,也每人捐助了100元;一个家境十分窘迫的老师也拿出了50元……一提起这些人。王中军的眼眶就湿润了。直到今天他还在懊悔不应该要那个残疾人的钱,因为谁都知道他生活非常不容易。还有,沂水县泉庄中学初三(七)班的全体毕业生寄来了一封信和54.5元钱。在两张信纸上。满满写上了每个学生的名字、捐钱数和他们分别亲笔写的一句鼓励王伟的话,希望王伟能尽快康复,回到学校的课堂上来。望着上面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邵群、王秉泽、赵伟等34名学生,还有那每人1元、2元的捐款。这54.5元,是王中军自己到邮局取回来的,钱并不多,可王中军觉得自己手里一直沉甸甸的,心里热得发烫。

在济南,有些好心人在看了报纸上的报道以后,直接到医院把钱捐给了王伟的父亲。济南军区总医院也在最大程度上了减免了王伟的部分医疗费用。一提起这些事情。王中军就讲个不停,什么单位捐助多少钱、什么人捐助了多少钱,这些他都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大家还要多多帮助这些困难中的孩子”

王中军从没有向别人开口借过钱,可募捐活动开始后,他对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进行募捐,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仅见过几面的,甚至还有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当然,他遭到了不少人的白眼和误解。面对那些怀疑和敌意的目光,王中军只能坚强地面对。

为一个无亲无故的孩子募捐,不要说一般人,就是家里人也不理解。为了募捐,王中军在这些日子里早出晚归,家里的活一点也没时间去干,时时为怎么去找人募捐发愁。日子一长,他的妻子有些不满,可王中军依然坚持了下来。面对那些没有捐助的人,王中军也表示理解。他说,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募捐就是让人们发挥自己的爱心,是个人的自愿行为,虽然自己还是有点失望,不过,说不定这些人下次再有这类活动就会捐钱了。

王伟的手术完成后,后期的药物等辅助治疗还需要一大笔钱,王中军还是在发愁。他下一步的打算是发动更多的人,走出苍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王中军说:“我在跑募捐的时候发现,有些学校里也有几个有病的孩子。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参加到募捐活动中来,也有人能为他们募捐,尽量多帮助这些困难中的孩子,让更多的王伟能有新的希望!”

目前,王伟已经康复,已到兰陵镇韩塘中学就读初中,但是王中军依然还在继续关注着王伟的学习和成长。

猜你喜欢

兰陵王伟教委
在偏城的山坡上
小 蝌 蚪 的 尾 巴
火车在油菜花田中
地理学视角下的兰陵文化保护
警察街头“捉”小孩“捉”住就开点赞单
兰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气象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防范校园欺凌决不能“捂盖子”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