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下我们的工作好做啦”

2009-04-08张钰丛

北京档案 2009年1期
关键词:通州区宅基地档案馆

张钰丛

“你们可真帮了大忙了,太感谢了,这下我们的工作好做啦!”通州区某村的查档人员一个劲地对区档案馆查阅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档案馆利用室的工作人员到底为这个村帮了什么忙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通州的新城区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通州每个乡镇、每个村都在谋划发展、推进建设。这个村也决定重新规划本村土地,分期分批对原有村民住宅进行拆除、改建村民住宅楼;一是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二是为下一步新农村整体建设做好准备。按照村里的规定,自建村民住宅楼的分配面积要以村民现有住宅占地面积为依据。这下,可给分配工作带来了难题。因为,村民的现有住宅有的已经多次翻修、有的已经进行了扩建、有的翻建成了二层小楼、还有的私搭乱建;为了寸尺之地,邻里之间、亲戚之间、兄弟之间时有矛盾、纠纷发生,甚至大打出手。昨天,张家说李家侵占了自己的宅基地,但李家却说张家占了自家的便宜;今天,大哥说自己房后2米是自家预留的宅基地,而二弟则说大哥已经往后扩建了,占了自己院子;明天、后天又有新的矛盾出现,村委会天天要调解纠纷、解决矛盾,可还是摁下了葫芦起了瓢;这些问题给该村的拆迁及分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果按照村民现有的住宅面积进行分配,矛盾大、争议多,分配很难进行,村里的工作也不好开展,怎么办呢?经反复研究,村委会一致决定,以原住房批示中宅基地的面积为依据进行楼房的分配,所有私建、改建、扩建、加高的住房面积均不在计算面积内。村民们也对这一分配原则表示赞同。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种种原因,有35户村民的宅基地原始批示自己没有保存好、而村里也没有相关记录,这使得村里的拆迁与分配工作又被搁浅了。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村里马上派人到镇里去查找,最后经镇里档案人员的指点,他们来到了区档案馆。

了解到村里搬迁工作的紧迫性,档案馆为了不影响日常的查阅服务工作,专门抽调人员加班加点为他们进行查阅。在档案馆查阅人员的帮助下,该村找到了从解放初期到1983年村民住宅面积的原始批示,使35户没有批示的村民的住宅面积得到了明确。以原始档案为凭据,大家都认可。这下,很多矛盾、纠纷都会迎刃而解。而村里的搬迁、分配工作也会得以顺利完成。看着一份份盖着档案馆鲜红印章的证明材料,村里前来查档的人激动地对档案馆工作人员连连表示谢意。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进入到21世纪,档案的社会利用激增,特别是2005年以来,通州区档案馆平均每年接待利用高达6000余人次、出具各种证明5000余份;为利用者解决了房产归属、工龄时限、婚姻关系、户口等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用档案及时化解了一些矛盾与纠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猜你喜欢

通州区宅基地档案馆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