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氧》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

2009-04-08朱敏江

数码影像时代 2009年3期
关键词:女警录音丈夫

朱敏江

《缺氧》——第三届大学生影像节颁奖典礼当晚最大的赢家:最佳短片、最佳导寅、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音乐七项提名并最终收获“最佳短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录音、最佳音乐”四项大奖。

精神濒临崩溃的玉华终于不再在丈夫的阴影中逆来顺受,她绑架了自己的丈夫,开着丈夫的卡车踏上了玉石俱焚的旅程。荒野中,在公路的哨卡处,玉华遇见了一位女交通巡警。两个女人的心慢慢接近,就在玉华被融化、准备打开心房的刹那,不可预知的灾难突然而至使得两个女人的命运发生了斗转星移的变化,玉华也在自己人生的分岔路口再次面临选择……

——《缺氧》剧情梗概

写在前面导演的话

小时候,每一天都有梦在心里面滋长,长大了,每一天都有梦在心里面死掉。每一分钟我们都在面临着失去一惊天动地亦或平淡无奇,大到天灾人祸生离死别,小到繁琐的工作、拥挤的交通,我们正背着有史以来最复杂与沉重的压力以最焦虑的姿态前行着。鲜有人再去关照内心,也就在惯性中丢失了自己。人在面临创伤的时候是个什么反应?又能、又该调整到什么状态?这是《缺氧》故事的源起。

我想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所以必须要有商业的元素掺插其中,比如悬疑,命案,追捕……我想讲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所以一定不会为了商业而商业,所有的设计必须有效地让观众步步逼近主角的内心和她一同起伏跌宕峰回路转,总之定不能降低影片本身深刻的主题。这在剧作上是一次冒险也是一个挑战。“鱼与熊掌”的困惑是整个行业的困惑却终究不是乌托邦。《缺氧》的第一稿和现在有很大的区别,甚至人物性别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都不同。在大半年的煎熬之后它终于呈现了我所要的气质和形态。

合适的空间于电影好比水于干枯的树叶只有如此才能让树叶的翠绿和经脉一览无遗地展示。我对《缺氧》的环境要求是苛刻的,就着网上张毫无来由却有感觉的照片,我和制片主任吴向伟凭着直觉和坚持最终找到了张北的公路和官厅的水库这两个影片中的主场景。其实在张北就有满山遍野的风车,如果一气儿拍完是省时省力的事情。只是我坚持当地环境的线条过于硬朗,而故事的最后希望女主角内心已经被融化,需要的是个柔和的、透气的、有代表“活”的河水的场景,于是多花了几万块钱大部队转战却只为了最后场戏,最后一个镜头。

从一开始的选景到带主创复景再到舞美等的置景,2008年3月《缺氧》终于正式开机了。冷到造雪机都被冻坏的天气,场景和道具的临时状况,没有专业设备下“车戏”拍摄的艰难和无奈连同我给演员讲戏时那不慎被卡车头压得错位的颈椎和脊椎都成了有点不堪回首的记忆。每天凌晨4点出发,晚上8点收工,等总结完当天的拍摄拟定完翌日的拍摄计划就又是凌晨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只是为了把自己热爱的故事变成影像,为了更接近自己的电影梦想我没有放弃。真得特别感谢为这个片子付出的每一个人,向伟从本子阶段就陪我一路走了90多天摄影艾政扔了早就说好的电视剧,副导演倪妮放下了自己的托福考试,录音严俊和雅荃没有带够衣服在极度寒冷中一丝不苟,“女警”硕硕放下自己的服装店,不会开车的女主角任伟为了车戏硬着头皮上马为了水下的戏临时学潜水得了中耳炎……浩浩荡荡的二十多号人跟着我无怨无悔地放逐在荒郊野外近10天,没有一分酬劳没有任何抱怨只为完成我的一个理想,我想正因为大家都是热爱影像的人。

大伙儿开玩笑说咱拍的是《缺氧》,整个过程也快缺氧了。杀青饭那天我谢完每一个剧组成员后不胜酒力提前退场了,在黑暗中我像个孩子一样痛哭了一场——我们没有资金,我们没有社会关系但是我们是在用“电影”的标准在完成每一个镜头。不是委屈也不全是释压只是为了我终于能给每一个真心付出的组员,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代了。

在第三届大学生影像节颁奖典礼上《缺氧》终于有了回响,得到了最佳短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音乐七项提名并最终收获了“最佳短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录音、最佳音乐”四项大奖,成了当晚最大的赢家!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等到压轴的两个大奖最佳短片和最佳导演颁奖时好友映雪悄悄司我:老朱你说实话你最想得到哪一个,我毫不犹豫地说“最佳短片”——因为这不是一个单项奖而是对影片全面素质的最高肯定,是对每个付出的人的肯定。近知《缺氧》又陆续入围了几个影展的重要奖项,前日还收到了日本横滨电影节的邮件告诉了我现场极佳的放映效果……然而,凡此种种于我而言《缺氧》的路就由它自己去走吧,我要开始我的下一段影像旅程。

关于《缺氧》剧本分析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执着且因依赖而生习惯又因习惯而生安全感,一旦贪上这点安全感也就夸大了依赖,混淆了习惯——所以每个人都很难从执着中走出。

女主角玉华的“挟夫出走”对她自身而言是反抗却不是觉醒。她在和胖女警的邂逅中渐渐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这种存在是独立而不依赖于任何人任何情感的——生活中值得自我珍惜的东西太多了于是玉华渐渐把心打开。胖女警突如其来的离世让玉华对“害怕”恢复了知觉,这种“害怕”注定了她会在最后对丈夫放手,这种害怕让玉华第一次直面生命的脆弱,这也注定了她最后对丈夫的放手不仅仅是对这段终结了的爱情的接受,更是内心真正的自由和“放下”。

于是,玉华和丈夫之前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就不重要了,最后玉华的去向也再不重要,我们关注的只是在这短短的旅程中灵魂绽放的姿态和灵魂落地时清晰的声音,在这短短十几分钟中体味过山车般的人生浮沉,体味“放下”时的如释重负。

这算是个女人戏,演员的表演至关重要。必须要帮助她完成复杂的情感体验让她具有克制的爆发力,必须够敏感够精准,此外还要求演员在表演上能具有我要的一种“开放性”。这真的是个纯粹的女人戏?用常规标准算是吧。然而,我只是借由这个性别来表达每个人都会有的暖昧微妙的内心感受。也因此,“爱情”绝对不是我要去纠缠的主题只是我借题发挥的载体。

整个故事的本身有点灰色,在拍摄中却不想晦涩。

叙事中会加入悬疑、幽默等元素。

色调上突出冷暖的对比。

灯光上慎用漫射光,强调光线的造型功能表意功能。

节奏上要求一气呵成不留旁支。

配乐上要求不落“清淡简约”的窠臼,追求浪漫洒脱的气质。

鉴于故事情感的复杂要求影片镜头一定要简练大气,避免琐碎,尽量多用演员的调度。有克制的机器运动也一定要流畅、不着痕迹,不破坏整体氛围。

《缺氧》进行时拍摄手记2008年2月26日

算是正式启动了,只是进展很是缓慢,资金、人员、器材——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如果没有些许创作的冲动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在准备《缺氧》

猜你喜欢

女警录音丈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早期国外警察态度的研究综述
民国女警诞生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