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如何写好想象性作文

2009-04-08宣其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逆向角度想象力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受人关注。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习惯于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写实”:记实事,写真人,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们也看到,为了保证学生在写作时写实求真,有的教师给了学生诸如立意、选材、表达等方面的指导,提出诸多要求甚至限制,因而导致了部分写作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畏惧作文,避之犹恐不及。笔者以为,对学生的写作,教师不能没有要求,放任自流难以达到写作训练之根本目的,但若对写作规定得太细太实,也无疑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钳制学生的思路,不利于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常常“戴着镣铐跳舞”,我们能指望他们欣欣然跳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吗?几年前某省的中考作文题《孝敬父母或做人从什么开始》之所以颇受非议,主要原因也许就在于它将学生的思路框死在一个小范围内,不利于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水平。

目前市场上讲写作技法、作文教程的书多如牛毛,它们似乎无一例外地在向学生传授写作的诀要,写作的各种“绝技”。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对他们的写作也会有一些帮助,但学生如果片面接受,只会机械地照搬照抄,而不能有所取舍,灵活运用,甚至为技巧而技巧,那就走向了我们意愿的反面。过早过多地教给学生技巧技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明显弱化和想象力的严重退化。以笔者之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规矩太多,必然导致死板僵化,矫饰虚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知识相对较易,难的是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或许不需要多少时间,我们就能教会学生“误会法”、“巧合法”,而学生能娴熟地运用这法那法,绝非朝夕之功。“思维是无形的作文,作文是有形的思维。”在写作指导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在技法训练上费时费力太多,恐怕是得不偿失的。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素质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其实质是表象的改造过程。想象性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它以想象为主,但所想象的东西又往往源自真实的生活,只不过将所获得的表象进行了新的组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想象的机会,加强对学生想象性作文的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有明显的孩童的特点,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写作气氛相对宽松、自由,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驰骋于宇宙,穿梭于古今,可以曲折地表现潜意识要求,可以发挥潜在的创造力,并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日常教学中,我较多地教学生练习“连词成文”,即借助联想,将刚学的部分词语敷衍成文。有些词语,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学生经过一番认真思索,常常能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文理都很有可观之处。如此,既巩固了词汇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我曾以《与(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相遇》为题让九年级的学生写作,学生写作热情很高,积极展开想象,借用、参考所看过的古代圣贤的故事,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作文内容,写出来的作文文笔生动,情节有趣,很能体现个性特色。

想象性作文训练,可以通过相反角度的逆向性想象转换角色来进行创作。逆向性想象,就是 “逆向思维”的一种表现,其特点是以反常角度,从相反方面着眼,改变习惯思路,加工创造出与一般形象相对的、富有创意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质疑,或者自我的设计,站在与原来思考角度相对的一方,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研究写作素材,得到全新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相反角度的逆向性想象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在写作上推陈出新,同时,有意识的进行换位思考,对学生的为人处世有大有裨益。譬如学生会这样想:“我们常常不满老师家长对自己的严加管教,那么要是我做老师家长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我们习惯于从“人”的角度来观察、评判周围的“物”,但若反过来以周围的“物”的角度来看待“人”,情况又会如何呢?”经常进行类此逆向性思考,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借助想象去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写作训练,因其选材范围广,趣味性强而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构思、写作时,学生跳出了传统的写作心理定势,摆脱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其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便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作文取材之精,构思之巧,表达之妙,有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曾以《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我是一只(鸟)》等为题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多有佳作出现。

想象性作文训练,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发散性想象来创作。发散性想象,是由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让想象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加工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在一堂作文课上,我把一个被咬了一口的红苹果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自由想象,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新奇的命题方式深深吸引了学生,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能动性——有学生说这是母亲先把苹果的坏部分吃掉,好让自己的子女吃得更香甜;有学生说这是沙漠中干渴的旅行者刚咬下第一口的最后一只苹果;有学生说这残损的苹果好比是人生不可能完美总有缺憾的地方……这堂作文课,学生大胆放飞想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根据这个苹果加工创造出了一个个新的形象,有生活也有哲理,有故事也有伦理情感。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想象性写作训练时,不过于讲究文体与字数,从眼前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现实角度讲,对学生的应考也是有利无弊的。获得普遍好评的2007年的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好想有个这样的暑假》就是想象性作文的典型范例。

当然,进行创造性想象能力训练,应采取灵活、恰当、实用的方式方法,同时还必须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所说:“当创造性思维运用不同寻常的思维方法时,一定不能违背正常的思维方法——或者更确切地讲,它必须是某种能让正常思维迟早会理解、接受和欣赏的思维方式,否则其结果就是古怪的而不是创造的。”

宣其燕,教师,现居浙江诸暨。

猜你喜欢

逆向角度想象力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想象力
角度不同
人啊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