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009-04-06杨晓琛

群文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美育音乐教育

杨晓琛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审美教育又是素质教育关键的所在。霍姆斯基曾说“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融德、智、体、美育等为一炉,充分展示它在感染、想象、陶冶、启迪等方面绚丽的火花,从而铸造跨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

一、音乐教育与美育

美育,就是指审美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核心。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净化心灵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判断等,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意识、观念,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天鹅》将许多高贵的品性赋予拟人化了的天鹅。使它成为纯朴、优雅、娴静、高洁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这些品性的赞美和向往,给人愉快、安谧的感觉,使人陶醉于音乐的美感之中。学生在欣赏这首乐曲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音乐美的熏陶,使心灵得到净化,让教育与自我完善融为一体。

(二)调节情感

音乐通过人们的审美感知,能直接迅速地调节人的情感,并引起共鸣。优美流畅的音乐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欢快跳跃的音乐则令人感到轻松愉快。《运动员进行曲》能让运动员充满了精神和力量,《江河水》则让人感受到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者的凄惨。学生听《松花江上》,那含着热泪、悲愤交加的哭泣控诉,无不激起对反动统治者与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迸发出振兴中华的爱国激情。

(三)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

审美感知是审美能力培养、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审美主体的感情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并做出判断。学生在审美感知过程中,通过体验、品味、思考、联想、判断等并对感知对象进行补充、丰富和创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感染。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审美感知与实践过程当中,学生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审美能力,积累丰富的审美知识与经验,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二、音乐教育与德育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德育作用并不是通过说理的、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音乐艺术会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培育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感染下,使人受到教育,这是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显著特点。

学校音乐教育中选用的教材,都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本身就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确立正确人生观的好教材。如教唱《彩色中国》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祖国大好河山,心里无比激动和自豪的热情。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予以深刻揭示,唤起学生的共鸣。

三、音乐教育与智育

世界公认的智力概念包括七个方面:语言、逻辑推理、音乐、空间、身体运动觉、自我、人际。可见,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智力教育中是何等重要。

各种音乐实践活动都需要听觉、视觉、运动觉的积极活动和相应的协调。如学习钢琴时,大脑和十指协作,眼、耳、手密切配合,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分配,极有利于智力的开发。音乐的表现和欣赏活动,尤其是音乐创作活动需要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对于这些能力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音乐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平衡左右大脑的功能,加速各种智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各种音乐教育活动都需要学生们的全身心参与,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瞬息万变的“操练”,青少年学生的智能会得到启迪和发展。音乐教育中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配合其他学科学习,可更好地认识社会和自然,掌握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

四、音乐教育与体育

音乐教育与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体育是健与美的结合,音乐是心灵的“体操”。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活跃生活,给人们带来愉快和幸福,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的音乐教育注重音乐与身体运动的结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特点就是注重音乐与人体运动的紧密结合,这种“体态律动”能使学生反应敏捷,耳聪目明,发挥了怡情健身的功能。音乐、诗歌和舞蹈的结合,是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现代的许多体育运动也离不开音乐的配合,如艺术体操、韵律操、花样滑冰等等。

总之,音乐能“以美辅德” 、“以美益智” 、“以美健体”,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音乐教育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和平. 新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文献研究[J].音乐探索,2008(2).

[2]牛少岩. 对高师音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9).

[3]段晋中.大学音乐美育教程[M].北京: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缪裴言,曹理主编.中学音乐教育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刘桂腾.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科学研究院,1998.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

猜你喜欢

美育音乐教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教师
音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