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09-04-06

群文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形象性声乐美育

安 洁

美育是一种属性,它的作用是表现人的修养、品格、情感等。习惯上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一般通过美学基础知识学习、审美教育和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社会教育,起到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和完善人格修养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内容就是审美教育。声乐教学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审美中完成教学的。

一、将美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

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声乐技能、技巧的教学中,作为声乐老师在声乐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声乐教学中的量力性原则

歌唱的量力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接受能力以及生理条件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声乐学习中,无论是哪一种技巧的训练,都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不断地提高。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要求,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适得其反,形成难以更改的弊病,使学生丧失学习声乐的乐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进行。

(二)声乐教学中的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由旋律、节奏、节拍等音乐语言所组成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声乐教学正是借助这些具体的形象来启发和感染学生的。例如在发声练习中发“u”的时候,怎样发出的声音才正确呢?我们就可以用形象性来解决,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火车在运动时,火车头发出的“呜”的声音。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声音的形象性。

(三)声乐教学中的愉悦性原则

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音乐教育没有其他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而是通过音乐引起人情感上的激荡和共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愉快的情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学生通过广泛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欣赏音乐,演奏、演唱优美的乐曲、歌曲等,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感化。

二、将美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声乐作品的正确选择能够起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它还能够体现作品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而且还能充分地注意到教学内容的艺术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接受性,力求通过声乐教学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声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声乐作品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可以把声乐作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第一类:起到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诱导作用(思想性、哲理性较强、反映历史的声乐作品)。例如《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激发人民对中国民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第二类:对人的身心起到陶冶作用(根据民族素材创作的现代歌曲,具有号召力、时代感强的特点)。如《红旗颂》,作者用舒缓优美的旋律来歌颂红旗,对祖国的亲切感、责任感、自豪感和无限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类:对生活中风土人情的感知作用(起源于劳动产生中,并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的传唱和艺术加工的民歌)。如《嘎达梅林》,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歌颂了为保卫蒙古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举行起义的英雄业绩。

第四类:表达细腻的情感生活,提高审美力(情感性强,旋律优美动听的作品)。如《谁不说俺家乡好》,歌曲优美流畅,热情爽朗,它反映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情,它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的向往也倾吐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情赞美。

三、将美育渗透到发展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之中

(一)教与学

音乐审美观的高尚健康或庸俗低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思维方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起初声乐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随着教学与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了,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学生,既要保持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又要克服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在师生共同的创造中,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调节、培养和塑造,建立自己的演唱风格和个性。

(二)技与艺

正确处理好技与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技指歌唱发声的技术,艺则代表歌唱时情感的表达,二者构成歌唱的整体,不可分割。声乐学习应避免出现重技轻艺的现象。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告诫我们:“不要把时间单放在发声练习上,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声音上也会提高,如果有了认识,即使走弯路也不会太远”。我们应该懂得,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

四、结语

总之,声乐课应该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可以通过音乐实践的方式来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欣赏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可以不断挖掘出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并将声乐课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周忠厚.美学教程[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叶林.艺术歌曲的发展问题[J].人民音乐,2000(8).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

猜你喜欢

形象性声乐美育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一年级看图说话的形象性写作策略指导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美育教师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