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蚕豆高产栽培群体发育动态规律研究

2009-04-06熊国富

长江蔬菜 2009年20期
关键词:叶期蚕豆分枝

熊国富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西宁,810016)

春蚕豆高产栽培群体发育动态规律研究

熊国富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西宁,810016)

青海春蚕豆以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而著称,通过对青海春蚕豆高产(5.625 t/hm2以上)栽培技术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其群体发育动态规律,旨在为春蚕豆高产栽培和研究提供详实、便捷的技术依据,使蚕豆栽培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春蚕豆 高产栽培 群体 动态

1 高产栽培春蚕豆生长发育进程

高产春蚕豆生长发育进程与一般生产田基本一致,其共同特点是:生育前期长、花期短、后期长。如西宁地区,青海12春蚕豆从播种到开花约需60 d,约占全生育期的40%,开花至鼓粒约需30 d,约占全生育期的20%,鼓粒至成熟则需60 d以上,占全生育期的40%。青海春蚕豆这种生育期“长—短—长”的特点,有利于形成大荚大粒,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2 分枝消长动态

高产春蚕豆一般3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出苗,5月10日左右开始分枝,5月26日至6月10日(开花期)分枝达到高峰,然后分枝开始消亡,直到7月10日左右分枝消亡稳定至有效分枝数。春蚕豆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分枝期可长达30~40 d,分枝最高数可维持15~20 d,分枝成荚率高于一般丰产田。因此,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春蚕豆要以主茎成荚和分枝成荚并重的途径获取高产,这与前人研究的一般高产田(4.5~5.3 t/hm2)主要依靠主茎成荚,争取部分分枝(25%~30%)途径获取丰产的栽培技术是有区别的。

高产春蚕豆分枝消长动态呈近似抛物线型,其数学模型可表达为:=exp(2.3452+0.0124-0.00052)(r=0.9273**),其中,表示群体分枝数(万枝),表示分枝后天数。综合近几年超高产(5.625~6.375 t/hm2)栽培资料,大荚型春蚕豆(青海12号)品种群体合理的分枝动态:保苗15万~18万株/hm2,最高分枝数75万~90万枝/hm2,有效分枝率40%~45%,成荚176.5万~198.5万条/hm2,荚粒数1.8~2.2粒,百粒质量170~175 g。

分枝成荚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据调查,春蚕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5月25日以前为有效分枝期,分枝数可达60万枝/hm2,5月26日以后发生的分枝也可达30万枝/hm2,但多为无效分枝。如何控制无效分枝的发生和使其迅速消亡,是超高产栽培建立合理群体的技术关键,在蚕豆现蕾期采取深中耕、盛花期(5月25日前)采取水肥调控和摘顶取尖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地控制最高分枝的持续时间,使更多的有效分枝形成大荚大粒。

3 主茎叶龄与分枝的关系

蚕豆植株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是内在生理过程变化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将主茎叶龄分别作编码代换,即:1叶期1;2叶期2;3叶期3;4叶期4;5叶期5;6叶期6……分别进行编码代换。试验表明,单株分枝数与主茎叶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基本符合一元一次函数关系,其线性模型可表达为:=-4.8342+1.4677(=0.9713**),其中:为单株分枝数;为主茎叶龄。通过叶龄指数与分枝数的相关性,准确掌握荚形成进程,为蚕豆生产提供较简便实用的方法,采取相应栽培措施,促进荚的发育,争取荚大粒多,对获取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幼荚形成规律

通过对高产春蚕豆品种青海12号幼荚形成规律的观察表明,蚕豆具有无限生长习性,茎尖(顶芽)不断进行营养生长,直至荚果成熟才停止,在这一过程中,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步进行,共进期可达60~80 d,这段时期器官的蕾、花、荚不断分化发育,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增长,而茎尖在植株体内养分的吸收和分配上始终占主要地位,致使下部花荚养分缺乏,植株只能通过减少花荚总数,来保证剩余花荚的养分供应,所以说,上部营养生长对下部生殖生长的竞争影响大,限制了大部分花荚的结实发育,因此通过适时摘尖打顶可增加蚕豆的结荚率,提高产量。

5 叶面积变化动态

叶面积随地力水平的提高随之增大,据试验调查表明,超高产春蚕豆(青海12号)叶面积系数的变化动态是:苗期0.64~0.72,现蕾期0.76~1.22,分枝开花期4.79~6.87,鼓荚期8.13~10.72,成熟期0.47~0.83。叶面积生长呈单峰曲线,高峰在鼓荚期,其变化动态符合方程:=exp(-2.2131+0.1686-0.00072)(= 0.9763**),其中为叶面积指数,为出苗后的天数。

超高产春蚕豆成熟期叶面积系数为0.47~0.83,除受品种本身的特性决定外,主要是由于超高产的栽培条件造成的,也是高额丰产田的有利因素。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尽管在蚕豆鼓荚期间环境条件有很大差异,但由于气候、栽培措施和品种特性引起的产量变异,多半是与叶面积持续生长时间的长短有关,特别是在蚕豆鼓荚期比较干旱的环境条件下,叶面积持续时间对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可见,维持叶片正常的功能期是保证高产的重要环节。

6 干物质积累动态

蚕豆体内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和运转是决定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关键。据研究认为超高产春蚕豆干物质积累过程基本符合一般作物生长变化规律,即干物质积累可分为开始缓慢阶段(出苗至现蕾期),迅速增长阶段(现蕾至鼓荚期)和缓慢阶段(鼓荚后期至成熟)3个时期。

6.1 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

群体干物质的积累是获得蚕豆高产的物质基础,研究资料表明,蚕豆单产5.625 t/hm2以上,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一般在20~22 t/hm2,其中现蕾前25~28 d,干物质积累1.25~1.55 t/hm2,占6.25%~7.05%;现蕾后干物质急剧上升,从现蕾到鼓荚30~35 d,干物质积累9.55~12.5 t/hm2,占47.75%~56.82%;鼓荚到成熟65~70 d,干物质积累7.95-9.2 t/hm2,占39.75%~41.82%,主要是籽粒干物质的增加,所以,现蕾至鼓荚和鼓荚至成熟,是干物质形成的2个关键时期。

群体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符合库柏茨(Gompertz)生长函数增长,即:=3.7543×exp{0.2113[1-exp(-0.0287)]/0.0287}(=0.9973**)。

6.2 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

超高产春蚕豆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略呈 “S”型生长过程,其特点为“慢—快—慢”,即开花后的21 d左右积累较慢,以后干物质积累加快,百粒日增量(干质量)1.5~1.7 g,有时为1.9 g以上;籽粒干物质积累盛期处在开花后的22~44 d,即7月25日左右,温度最适宜籽粒干物质的形成;在开花后45~60 d,籽粒绝对含水量比较稳定,则随干物质的不断积累逐渐下降,当籽粒含水率降至35%以下时,干物质积累基本停止,有时甚至出现物质倒流现象。因此,超高产春蚕豆要严格掌握适宜收割期,争取最大粒质量,为创造更高产发挥其粒质量优势。

蚕豆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符合一元三次函数增长,其拟合数学模型为:=-1.7380+0.4713+0.0621-0.0004(=0.9936**)其中:为籽粒百粒干物质量,为花后天数。

此方程不仅真实地描述了籽粒干物质的增长动态,而且可通过对方程求导,得出开花后每一天的灌浆速率及最大粒质量的日期,反应出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和灌浆速率与籽粒干物质量的关系。

[1]法朗士J,索恩利J H M著.金之庆译.农业中的数学模型[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Study on Dynamic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High-yielding Spring Broad Bean in Qinghai

XIONG Guofu

Qinghai spring broad beanis famous for high-yield,good quality and high commodity rate.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stattistical data of culture technique was analyzed to provide with basis for higher yield and quality of broad bean.

Spring broad bean;High-yielding cultivation;Population;Dynamics

10.3865/j.issn.1001-3547.2009.20.017

熊国富(1965-),男,副研究员,从事作物育种栽培研究,电话:0971-5311179

2009-05-06

猜你喜欢

叶期蚕豆分枝
“建昌红香芋”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一株吊兰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蚕豆大嘴巴
玉草迅克
红花群体自交结实及分枝性状探究
30%氰草·莠去津悬乳剂与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濒危物种灰叶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枝系构型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