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五大消费名片 培育重庆消费热点

2009-03-31张兴益

当代党员 2009年3期
关键词:餐饮美食重庆

张兴益

根据我市的条件和优势,把重庆打造成“宜居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活力之都”和“养身之都”,既能为促进本地居民消费制造热点,又能树立起对外消费的五大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消费者来我市消费,使重庆成为未来的消费天堂。

打造“宜居之都”。重庆打造“宜居之都”,就是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城市风貌、安全稳定的地质结构特点和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优势,吸引更多的人到重庆生活和发展,在衣、食、住、行、娱等各方面带动庞大消费。要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充分体现重庆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别要抓好主城两江四岸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危旧房拆迁进度,加快城市公用设施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大力打造“畅通重庆”,加大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建设,打通城市微循环,构建立体型、枢纽型、网络型的大交通格局,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商业交易成本和人们的出行成本;加大节能减排和“森林重庆”建设力度,改善重庆生态居住环境,为人们购物、娱乐、就餐、休闲、旅游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

打造“购物之都”。重庆历来是西部时尚的风向标,打造“购物之都”,就是要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进一步确立和巩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商贸中心的地位,增强城市商业气息和人气,加大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加快建设和完善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中央商务区,让其成为西部消费风尚的引领区和高端消费的集中区;巩固提升主城区现有五大商圈,加快建设茶园、西永、北部新区和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商圈,支持各区县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打造中心商圈,以时尚消费带动平民消费,形成消费梯度层次,逐步建成区域性购物中心;以西部唯一的内陆保税港区为平台,充分利用可以引进款式更新、价格更低的境外奢侈品牌商品的有利条件,定期举办奢侈品博览会,建成西部奢侈品集散地,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吸引高端消费能力;培育百亿级流通企业集团,引导中小流通企业向社区和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络,加快培育全国性或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专业特色市场,完成国家农资配送体系、边贸市场体系等工程项目建设。

打造“美食之都”。重庆美食天下闻名,是重庆最重要的城市形象之一。打造“美食之都”,就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重庆餐饮业,增强“重庆美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要大力推进渝派川菜和重庆火锅发展,挖掘民间菜肴,荟萃国内菜系,形成丰富的菜品体系;支持餐饮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把“重庆小吃”、“重庆火锅”培育成中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鼓励餐饮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继续做好“中华老字号”的推荐命名工作;定期开展餐饮技能竞赛和餐饮优秀企业家、名厨师、服务明星等评比活动,努力营造与美食之都相适应的餐饮文化氛围,突出重庆美食的巴渝文化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推动创作大量的文艺和影视作品,提升重庆餐饮的文化品位;大力发展数字餐饮,积极推行电话点餐、网上订餐,促进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转变。

打造“活力之都”。重庆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运动气质的城市。重庆打造“活力之都”,就是围绕建设“健康重庆”,做大做强体育消费,推动全民参与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展现重庆人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蓬勃生机。要加大各级政府对体育设施和场地的投入,为城乡居民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积极承办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通过定期举办全市范围的社区运动会、学生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各类非专业体育赛事,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推广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展山地高尔夫、蹦极、攀岩、划船、游艇等各类体育休闲和竞技活动,打造国际知名的山地运动和水上运动品牌;大力扶持和发展体育服务企业。

打造“养身之都”。养身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重庆打造“养身之都”,就是要适应养身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做大做强养身产业。要积极培育养身需求,落实带薪休假等政策,倡导科学的养身理念,增强全市居民的现代养身意识,推动重庆走向大众养身时代;增加养身产品供给,大力扶持和发展养身产业类企业;大力打造养身品牌,如“温泉之乡”、“富侨保健”、“整形美容”以及缙云山的“道家养身”、“农家乐”等,形成独具的竞争优势,增强重庆养身产业对外地消费者的吸引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养身之都”硬件系统,并加大宣传营销投入,提高“重庆养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者系重庆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餐饮美食重庆
重庆客APP
可怕的餐饮外卖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美食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