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章乃器在新政协召开前后

2009-03-30章立凡

中华儿女 2009年3期
关键词:陈云

章立凡

1949年1月,我的父亲章乃器到达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及《共同纲领》的制定,并于同年9月,作为民主建国会的代表出席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编制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财经组组长等职务,1952年被任命为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

参与筹备新政协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中达成的《双十协定》及随后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令社会各阶层对国内和平及民主建国充满憧憬。与此同时,在国内形成了一股组党风潮。父亲此前曾参与发起救国会及第三方面的联合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民盟的前身),1945年12月,他又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以民族工商业者及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建国会。

1947年,父亲在香港筹组了民建香港分会,创设了上川公司驻港办事处和港九地产公司,一面开展经营业务,一面从事民主运动。父亲与潘汉年、许涤新等中共人士联系频繁,公司的襄理黄玠然也是中共秘密党员(曾任陈独秀的秘书及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据许涤新回忆:“章乃器的上川公司是上海工商界到香港找党的自然形成的地点。乃器在那个时候,同我们的合作,是相当好的,他对于这件事,相当积极。吴蕴初和俞寰澄先后在他的办公室谈到要找党时,我刚刚走进章的办公室之门,故人相见,畅谈得更加融洽了。”此时,父亲对未来的新中国充满憧憬。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主张,得到了民主党派的积极回应。9月,在香港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民主党派领袖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秘密北上,抵达哈尔滨。

中共与沈钧儒等就召开新政协的协议草案交换了初步意见,又将修订后的草案向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凝、周新民、马叙伦、陈其尤、李章达、沈志远、彭泽民、章乃器、孙起孟、郭沫若等征求意见,于同年11月25日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决定了新政协筹备会的任务及人选。

不久,民主人士分五批先后到达东北。父亲是第三批离开香港的,同行者有李济深、茅盾、朱蕴山、彭泽民、马寅初、施复亮、孙起孟、柳亚子、翦伯赞、邓初民、王绍鏊等三十余人。他们避开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在1948年圣诞节的次日晚间,化装后分头登上苏联货船“阿尔丹”号,开始了北上航程。船至青岛海面时遇上逆风,加之坏了一个引擎,每小时仅行驶6海里,1月7日才抵达大连。

中共中央派李富春、张闻天专程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客人的接待食宿事先已作周到安排,还预备了御寒的皮大衣及皮帽、皮靴。首次体验“供给制”,父亲很不习惯,穿上昂贵的貂皮领大衣后,掏出钱包付款,却被告知全部免费。

到达东北解放区后,民主人士们被安排到各处参观。某次参观途中,同行的人们唱起一支革命歌曲,开头的歌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父亲感到这句歌词有些不妥,提议增加一个“新”字,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为从历史时序上,是先有中国,后有中国共产党。他的提议很快被有关部门反映给中共中央,不久,父亲到北京见到毛泽东,毛对他说:你提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

中财委提前成立

父亲到达东北后,由于战事仍在进行,新政协一时无法召开。此时新政协筹备会已迁至沈阳,他们除了参观、开会外无所事事。据鲁迅之子周海婴回忆,打发时间的方式之一是打桥牌,“凑足四人就玩起来,用自然叫牌法,没有固定的搭档。”参加的有章乃器、朱学范、沙千里、赖亚力(曾任冯玉祥秘书)等,其中章、朱“牌技不错”,李济深牌技“不算好”,其秘书林一元经常给参战的周海婴使眼色,别让李将军难堪,但周当时年少气盛,不肯让牌,至今犹感歉疚。此外,父亲与章伯钧静结伴去逛旧货市场,章伯钧一心搜集古籍,他则专注于抢救流散文物。后来,父亲将搜集的千余件文物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父亲于1949年2月25日到达北平,住进北京饭店。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民主人士前往欢迎。4月15日,父亲和黄炎培等民建领导人应毛泽东之邀,到香山双清别墅晤面聚餐,毛向他们详细阐明了目前的形势和中共的政策方针,并嘱托民建借助自身的优势,为接管上海多做工作。此后,在六国饭店多次举行过接管上海问题座谈会,父亲与经济界人士都参加了。

当时渡江战役尚未开始,新政协仍开不起来。民主人士中的专家学者难耐悠闲,只好自己找事情做。千家驹回忆说:当时董必武主持的华北人民政府登报征求财经人才,“我同章乃器、-沈志远三人给华北人民政府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在经济工作方面贡献意见。华北人民政府接到信后非常欢迎,不久就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来看我们,聘我们三人为人民银行总行的顾问”。这样,他们如愿以偿,提前进入了经济建设工作。

当时中共领导人很重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5月2日,父亲和千家驹在天津出席工商界座谈会,刘少奇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天津讲话”,鼓励发展生产,提倡劳资两利,后来在“文革”中成了他的一大罪状。

战争中的经济形势仍十分严峻,时任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陈云,于5月14日从东北赶赴北京,筹组中央财经委员会,父亲从那时起开始与陈云共事。他与陈云是老朋友,为解决接管上海后的粮煤供应,父亲曾力排众议,主张利用外轮运煤,最终被陈云接受。陈云在谈到他们的合作关系时说:

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经验很少,甚至在许多问题上是没有经验的……以前没有大城市,现在有了大城市,有了国际贸易问题。有一天,晚上十点钟,我还拖住章乃器先生给我上课,讲讲外汇问题。章先生就讲,在外汇中,进出口占第一位,侨汇占第二位,其他零碎的是第三位。所以,合作是必要的,只有大家合作,工作才能做得好。

7月1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陈云任主任,父亲等经济界民主人士被聘为委员,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尚未成立,但中财委已先行开始了工作,开国大典后才并入政务院。中财委成立五天后,父亲和千家驹应陈云之邀,一同前往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专车途经真茹时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击,打坏了火车头的水箱,更换车头后才到达上海。他们深入细致地对经济形势进行调研,并与上海的工商界人士座谈。父亲利用自己的影响,积极宣传新政权的经济政策。共和国成立后不久,陈云主持大规模反击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纱布、粮食投机活动的经济战役,父亲曾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并得到采纳。为稳定金融和发展生产,父亲还曾向周恩来、陈云建议发行公债。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共同纲领》的制定

父亲在8月底回到北京,作为民主建国会的代表出席了9月举行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会议,筹备会的工作按任务分为六个小组,其中第三小组

的任务是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文件属于临时宪法的性质,新政权的合法性即源于此。第三小组由周恩来任组长,父亲是成员之一。该小组又分为政治法律、财政经济、国防外交、文化教育、其他(包括华侨、少数民族、群众团体、宗教等)五个分组,父亲是财政经济分组的召集人。

《共同纲领》中最难产的是经济政策部分,几经修改,最后由毛泽东敲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通过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同纲领》草案七易其稿,由毛泽东、周恩来最后审定后提交新政协大会通过。宣布“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保留了联合政府的理念框架。《共同纲领》颁布后,各民主党派随即宣布以《共同纲领》为本党的纲领,并加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表述。

新政协的召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个由各党派、各阶层和利益集团的著名精英所组成的会议,虽不是经由选举产生,但较此前任何一届制宪会议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色彩。

围绕新政协代表的提名,各民主党派内争不断,如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即因争取代表资格与沈钧儒发生争执;另据救国会代表宋云彬日记的记载,沈钧儒对力争代表资格的庞荩青说:“名单必经统战部同意,而代表亦非运动争取得”;竺可桢日记中谈到9月30日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时,采取了将名单整体提付表决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名单中有章士钊,为多数代表所不喜,若不以整个名单付表决,章必落选无疑也”;黄炎培也在日记中谈到,代表名单“取合及先后完全以中共提出为凭”,民建内部多人反对提名冷通任政协代表,但“潘汉年坚持,越反对越坚持,卒不敢有异议”。刘少奇在1949年7月给斯大林的报告中说:“它们的组织散漫,内部极不团结。例如所有民主党派都无法提出自己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名单,因为他们内部争吵。它们的代表名单,都必须由共产党发表意见,才能提出。”

新政协召开前,即已传出救国会不久将解散的风声。会后不久,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并入民革;救国会宣布解散,其成员溶入民盟并掌握了领导权。救国会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与中共关系密切,事实上改变了民革、民盟的内部成分。据说当时还有进一步合并民主党派的方案,为此,民进的马叙伦等已被安排为民盟中常委,合并方案又被临时中止。新政协的11个民主党派最终减少了3个,形成了延续至今的8个民主党派格局。

9月30日新政协大会通过《共同纲领》时,父亲任执行主席;周恩来代表主席团常委会对纲领草案作了一些必要的说明。现场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李庄记述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当主席征求“代表们还有什么意见”时,没有人发言,会场静悄悄的。一刹那间,全场响起一阵如雷的掌声。主席再问大家对纲领有什么意见,还是没有人发言,还是如雷的掌声。他第三次重复发问,所得结果依然相同。……当执行主席章乃器提出“赞成的请举手”时,六百多位代表,几乎是同一时间举起手来。全场没有一人投反对票与怀疑、弃权票的。大会执行主席至此宣布:“共同纲领全体一致通过。”会场上立刻爆发了持久的海潮一样的掌声。

联合政府的人事安排

各民主党派在政府中的职务安排,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共。当时周恩来曾就安排父亲出任政务院政务委员的事,特地找他谈话,说到各党派的朋友都要求安排,特别是部长职务,感到很为难。父亲表示:自己是做事的人,不想争地位,“叫我做银行顾问也好,国营企业经理也好,甚至农场会计也好”。周说对你的才干我们是了解的,今后会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倚重你。三年后,周恩来提名父亲出任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除毛泽东出任主席外,6位副主席中有宋庆龄、张澜、李济深3位非中共人士;沈钧儒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非中共人士约占半数;政务院名单中,非中共人士黄炎培、郭沫若出任副总理,章伯钧、马叙伦、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竑、谭平山、蒋光鼐,朱学范、李书城、梁希、傅作义、沈雁冰、张奚若、李德全、史良、何香凝、李四光担任了政务委员及部长以上职务,联合政府的色彩浓厚。

联合政府的人事安排,曾在中共党内引起不满,其中对李济深、张澜出任副主席争议很多有“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反革命”等议论。对此,毛泽东回答说:安排民主人士“好处很多”,“第一,可以‘赚人,各方面的非党人物都有当副主席、部长、司令员的,‘朝里有人,国民党不打自垮。……第二,可以。‘赚来四万万人民,赚来土地改革。第三,可以‘赚一个社会主义。这叫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五四宪法”,首次明确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前提,并对政府机构作出重大调整,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不复存在,国家最高层职务完全由中共人士担任,实现了“党政合一”。原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务院副总理的党外人士,皆转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共产党领导地位日渐突出,联合政府色彩开始淡化。在1949年建国时起过重要作用的政治协商会议,最终定位于“统一战线团体”。

猜你喜欢

陈云
陈云“审问”新收录机来历
陈云:我能长寿得益于戒烟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陈云与于若木:“老实人合得来”
My plan for new term
陈云拒礼
秒杀团杀与媚杀!双十一女白领酿血案谁之罪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另一面的陈云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