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开的战场日记

2009-03-29

军事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冲锋越南人指挥员

泳 霖

编者按:面对越南对我边境的骚扰和领土侵犯,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战。

本文来自时任排长庞尔春的回忆。

避免红色

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军事演习时红旗舞动,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人在指挥。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几天部队伤亡很大,除了指挥程序有问题外,与举着红旗进攻有很大关系。红色在远处看得特别清晰,极易成为敌人射击的目标。

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部队里的一名班长和战士。有一次部队在往前开进时,班长叫一名战士背一个红色的米袋子,这位战士不肯背。班长问他为什么?他指了指在前面山坡上行进的部队,班长一看就明白了。原来那红色的领章和红色的帽徽是那么的显眼,就更别说那迎风招展的红旗了。于是班长取了一条绿色军裤,将米倒了进去,并将这一发现报告了上级机关。上级首长对此非常重视,马上下达紧急命令,红色一律禁忌。红领章、红帽徽和红旗在以后的战斗中就很少出现了。

不许自伤

逃兵,是怕死鬼,是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不少电影中有枪毙逃兵的镜头。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有一个紧急规定,就是不许自伤,枪毙逃兵要团以上机关批准。后来的战场实践证明,这一决定非常英明。

1979年2月16日晚,我们就进入了战壕。早上5点多钟就开始了炮火攻击,那时天还没亮,但整个炮火把天空都打红了。因为在平时的演习中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也没有见过打这么多炮弹的,我们有一些兵的腿不听招呼在那里哆嗦发软。在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有一位南方兵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是班长背着他往前进攻的。但缓过了这一阵子之后,这个兵反而变得很勇敢,打死了很多敌人,后来还成了战斗英雄。如果当时班长一气之下把他给枪毙了,岂不是冤枉了他:也给后面的战斗造成了非战斗减员。人总得有个适应时间,像我刚参加战斗时看见战友在前面倒下了非常害怕,可经过两三次后,子弹把耳朵打穿了,想都不想,只知道往前冲。大黑天在死人堆里睡得呼呼的。

打死不许动

部队在行进、夜间宿营的时候,尤其是打穿插时,会与敌人遭遇或遇到偷袭。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又作出了一个正确决定,那就是不许惊慌失措,打死也不许动。

这一招果然很灵,战斗进行到第五天,我们在晚上宿营时,越南人来偷袭,由于大家都能严格遵守打死不许动这一条铁的纪律,反偷袭战斗十分成功。尽管敌人是光着脚来,走路听不到声音;带着手榴弹来,不暴露打枪的火力点。但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对凡是走动的人或站着的人开枪就打,使得敌人难以实施从中作乱的偷袭计划。第二天早上天亮一看,打死的全是敌军。在行进中也是一样,遇到袭击,只要大部队不乱,用机枪和82无后座力炮,或派一个班就能很快把敌人消灭掉,或视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错一点都不行

或许有人不同意或不理解这种提法,认为“水至清则无鱼”,哪那些细事。我只能说,在战争中对于军人来说,错一点都不行。在战争中出错,对于军人来说付出的是生命与血的代价。

撤军的前一天,一个连队在一座山头上驻守。通信员拿了一封电报给连长看,连长不知咋想的,看也不看,就把它卷成一团丢在了山坡上。等到几个小时过后,发现山底下怎么有越南人在活动,再一看其它兄弟部队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时候才想起那封电报,等找过来一看原来是要他撤军的命令。时间耽误了。由此给这个连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炮火为先和一兵多能

在战场上需要怎样的运用,我是打过仗的,有我的经历和感受。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刚开始的时候是用炮火进行攻击的,后来步兵开始出击。由于对方的阵地上还有不少活着的越军,因此给冲锋的步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甚至是成片地倒下。一些指挥员马上醒晤过来,不能这么冲。于是调整了策略,规定凡发现敌人明显的、用枪扫射的,先用炮打。等到对方没有动静了,再派少量步兵前去察看情况,这样伤亡大大减少。有的部队打下一座山头也就只牺牲了两三个人。本身步兵营里就配有机炮连,大炮打完了,小炮也要发挥作用嘛。加上还有坦克车的配备,就更不应该实行大量步兵的冲锋作战。2月19日,我们在一座山上看坦克兵打对面山上敌人的火力点,简直是神了。从发现敌人的火力点算起,到我方坦克车的炮弹打出,最快只用了三秒钟。逼着越南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敢一个劲地扫射。按照坦克兵的考核标准,优秀是从发现敌人火力点到炮弹将目标击中是7秒钟。可见我方一些坦克兵的训练水平是很高的,那么作为军队的指挥员应该发挥他们的优势,而不要派大量的步兵去冲锋。这样的指挥员,就受到了战士们的很高评价。所幸的是在后来的战斗中,这样的指挥员越来越多了。

实战证明,步兵已经从过去的进攻主力角色发生了转变,作为指挥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就应该把步兵训练成:1侦察员——会发现敌人的火力点和重要的军事设施,会报坐标,以方便炮兵的开炮;2通信兵——对发现的情况要会报告,要会使用通信工具;3指挥员——要会指挥炮兵开炮,如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4最后才是步兵,将剩余的残敌消灭殆尽。作为现代步兵,不要只想到你手中这一杆枪,一定要想到在你的身后有炮兵、有飞机、还有导弹等等。不是你一个人和一个兵种在作战,而是诸兵种协同作战,不去贸然冲锋,这样伤亡就会大大减少。

应如何对待战俘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因善待战俘,反被钻漏洞被战俘伤害的伤亡人数竟占1/10 1因违反“铁纪”,像电影里副连长靳大来因砍一捆甘蔗给战友们解渴,牺牲后一等战功被取消的事太多了。

打到谅山时,我排损失过半。最后一次战斗中,我拉起一名受伤的越南女兵,给其包扎时,被人家在大腿上狠扎一刀,一直扎到刀柄,疼得我眼泪都挤出来了,再看看没来得及抬走的战友尸体,我端起冲锋枪将一梭30发子弹全部打在了这个女兵身上。

出院后我的战功因此被取消,背个记大过和党内察看的处分,并免去干部身份复员回乡当了农民。不过值!何况有条命回来,比死去的战友幸福多了。我认为:铁的纪律必须有,但不同人应不同对待。像淮海战役,人家国民党俘虏规矩得很,是得好好款待;否则——杀无赦!就像那个女人,一刀下去虽然我没死,但死了也晚了。打死她,判刑也值得!

猜你喜欢

冲锋越南人指挥员
森林火灾灭火指挥员研判火场制定决策的思考
我心中的党
军功章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黄色的冲锋板
鸡老大
贵州: 干好“指挥员” 做优“作战员”
指挥员
本 期 导 读
越南人身材苗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