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老总的四段情缘

2009-03-29孔庆东

军事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朱德

孔庆东

朱老总乃是中国军魂,红军之父,十大元帅之首。“总司令”这一称呼,仿佛专为他而发明。他年纪最大,资历最老,地位最重,立场最稳,威望最高,身经百战而体无片伤。其婚恋情缘在十大元帅中也颇具有典型意义。

中华民国元年,朱老总的现代婚恋正式开幕。1912年秋,26岁的滇军少校朱德,娶了昆明师院的18岁女学生萧菊芳,据说是朋友的妹妹,萧家曾经恩助过求学时代的朱德。朱德很喜欢这个没有缠足的进步姑娘。1916年9月生儿朱琦(宝书),朱德而立之年喜得一生中惟一的贵子,讨袁战场上又获得大捷,真是爽气弥天。但1917年初,萧菊芳不幸染疾,辗转病榻,到1919年不治而逝。朱德撰写挽联曰:“举案齐眉,颇自诩人间佳偶;离尘一笑,料仍是天上仙姝”。另有《悼亡诗》七首,其二云:“赞我军机到五更,双瞳秋水伴天明。每当觉察忧戎事,低语安心尚忆卿。”我评此诗为朱帅第一好诗。

看到朱德受病妻幼子拖累,其部属陈平辉便给他介绍了自己21岁的堂妹,名叫陈玉珍(贞),同时是朱德挚友、革命元老孙炳文(后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的外甥女,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陈玉珍也是个受过师范教育的大脚女性,帮助朱德照料萧菊芳和朱琦(1916-1974,即朱和平之父)。萧菊芳去世后,陈玉珍视朱琦如亲生,待朱德如骨肉,小家庭打理得温馨雅致(故居保存在宜宾南溪)。可惜朱德志在四方,已然混到堂堂旅长,西南名将,30多岁了还要跑出去打天下,救国救民。江湖上谣传朱老总丢下5个姨太太出川闹革命,那是没有根据的,未免有点神化伟人了。要是真有五朵金花珠围翠绕着,谁还革命啊?朱德是1922年8月出国的,1927年接陈玉珍小聚过一阵。南昌起义后,朱德一度听说陈玉珍被四川军阀杀害了。其实陈玉珍一直活到1967年,朱德的生母和嗣母都是陈玉珍奉养送终的。朱德抗战期间和建国后都给陈玉珍写过信,表示“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谢谢你……希望你努力加餐,为国珍重,将我和家乡忘掉好了,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爱我的。”朱德和康克清还于1960年到南溪登门看望。

1928年春,朱德率革命军攻下湖南耒阳,娶了活泼健美的当地女秀才、24岁的共产党员伍若兰。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说过,朱总司令就是个农民。此话不假,出身佃农的朱德,喜欢的女性都是高个大脚,还要识文断字,特别讲究个实惠。而伍若兰不但文笔出众,还是一员手使双枪的女将,一人可以抵挡一个班。二人刚过蜜月,朱毛会师井冈山,朱老总宏图大展。不幸次年井冈山第三次反围剿时,为掩护朱德突围,已经怀孕几个月的伍若兰率警卫班断后,在激战中负伤被捕,受酷刑而不屈。蒋介石亲发电报命令“割头示众”。今天有些朋友因为看到共产党的腐败就反而崇拜蒋介石,说蒋介石宽容民主,真不知是何心肠。朱德闻讯后,在毛泽东面前洒下了热泪。从此经常把伍若兰给他做的一双鞋带在身边。很多人都知道朱老总喜欢兰花,现在则应该知道他为啥喜欢兰花了吧?朱德1961年游广州越秀公园时,赋诗一首道:“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1962年在北京中山公园又写道:“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我藏有《朱德诗选》,青年时读到此诗,感觉写得很平庸,以为不过是领袖人物的应景之作,现在方体会到爱情之深,愈老愈醇。写此咏兰诗时,朱老总已经75岁啦。

朱老总如此“克妻”,谁还敢嫁?可咱革命女青年,就是有那不信邪的。1929年,43岁的朱德军长在井冈山与17岁的江西姑娘、红军女战士康克清喜结连理。康克清也是出身贫苦的健壮型美女,枪法好,觉悟高,当时文化稍差,经常请朱德教她认字。朱老总外表像农民,骨子里毕竟是留过洋的,便趁机向人家求婚。康克清境界不俗,要求打个胜仗才能结婚。朱德便约上老毛,一战打下长汀,歼敌2000多,果然保证了这桩婚事的大吉大利。毛泽东赞道:“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这一次婚姻延续了47载,称得上是“准金婚”,可谓白头到老。中央首长都称康克清为“康大姐”,我等百姓一般称为“康妈妈”、“康奶奶”。朱老总四舍五入,苦尽甘来,正应了《绣金匾》里唱的“德高望重人人敬,能过好光景”也。

猜你喜欢

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特殊的生日礼物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飘飞的烟火
月亮镇的交换节
珍贵的友谊
钥匙不见了
酸酸甜甜的“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