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战机

2009-03-29傅万春王权翔

军事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土里敌机伤员

傅万春 王权翔

中国士兵穿上外国军服

1965年春季的一天,一位清瘦精干、留着胡须的异国老人来到了湖南长沙。他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

“主席,我是来向你求援的呀!”胡志明是个性格爽朗的人。毛泽东请胡志明坐下,自己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口,然后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风趣地说:“胡主席,你从越南来,我是湖南人,两人都占个南字,是一家人嘛。有什么困难不要客气,尽管讲,你要人有人,要物有物……”

这是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气派!在那个国际风云险恶的年代,只有具有这种中流砥柱气魄的领导人,才能带领一个国家的人民真正站立起来!

毛泽东知道,1964年8月5日,美国一手制造的“北部湾事件”,是为侵略越南北方,从而扼制威胁中国在找借口。那时,美军在越南已有18.8万人,如果任美国人这般咄咄逼人,就会留下后患。

秘密出兵,抗美援越!毛泽东签发了出兵的命令。

空军的高射炮部队、工程部队与陆军老大哥部队闻令而行。

政委王保奎穿上越南人民军的军服,戴上宽沿盔帽,总觉得不太得劲,到底是头一遭。换装那天,他到各连队转了转,不禁笑了,得,一夜之间,都成外军了。

“你们记住啦,我们团现在的番号是越南人民军高炮第1师23团。”王保奎一遍遍地叮嘱着战士们。

1965年8月20日下午6时,高炮团到达中越边境友谊关。

夕阳的余晖将层层叠叠的山峦染就出一片神秘的色彩,在两边大山的夹挤下,友谊关显得更加险峻。

王保奎和秦团长让部队待命,他们俩双双跨出了国门,与越军前来迎接的军人接上了头。双方商定:部队于当日下午6时30分进入越南,任务是驻守谅山和宋化,保卫横跨市内的圻罗河铁路公路两用桥和车站。

生死防空战

11月16日,一个惨烈悲壮的日子。

美国人在高射炮团的阵地上空丢尽了面子,他们无法理解无数的重磅炸弹为什么就炸不垮这小小的高炮阵地。

这天一大早,秦团长和王保奎政委跑出指挥所,两人站在一个山坡上。秦团长指着远处一个高射炮阵地说:“那里的高炮还要隐蔽一下。”王保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几个直愣愣的炮管矗在那儿,的确隐蔽不够。

“太静了,静得让我不放心。”秦团长如同一个老猎手,凭着直觉就感到了危险。

果然,当他们回到指挥所,马上就接到了上级的敌情通报:敌机可能今天扩大袭击规模。几个小时内,同样的通报又传来两次,并且一次比一次口气要急迫严重。

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15时02分,天空中隐约传来嗡嗡的响声,渐渐,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空气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震颤出一波又一波的临战气氛。

官兵们首先看到的是2架F-105,它们看样子早就选好了目标,先投下2枚烟幕弹,这是过去未曾有过的,浓烟直径200米左右,高达300多米。

“注意!敌人可能有大的行动。”面对这一特殊的情况,指挥员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敌人的企图:一是为后续敌机指示目标;二是造成屏障,影响我对其观察射击。

接下来的一幕可谓惊心动魄。

美国飞机此次放弃轰炸大桥、公路、民用设施,而集中飞机来对付高射炮阵地,显然是一次被激怒后的报复行动。犹如“群狼”扑食,危险至极。

这些飞机用各种手段,有在我,战斗队形外侧骚扰的,有对我雷达施放干扰的;攻击时有佯攻机,有主攻机;有利用云层偷袭的,也有超低空扫射攻击的,由一个主攻方向变为多方向攻击……所有的招数都用上了。

这阵式虽然够吓人的,可高射炮团也自有对付的高招,这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当敌机在阵地进行骚扰时,高射炮手根本不理睬它。只要敌机开始俯冲投弹,高射炮就一顿猛打。嗵嗵嗵……高射炮的炮管都打红了。

一批敌机钻出云层,呼啸着冲阵地扑来。

“开火!开火!”阵地的炮火都在集中打云层下的敌机时,不曾想到,另一批4架敌机在云层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4连阵地上空。

“快,用雷达诸元打!”秦团长下令。这是对付云上目标的最有效打法。

“敌机俯冲了,开火。”4连副连长王守义喊了声。

就在高射炮开火的瞬间,敌机身下两个黑点一闪。“敌机投弹啦!”

“别管它,瞄准敌机,狠狠地打。”投下炸弹的敌机还没来得及爬升,就被地面高射炮一个长点射打了个空中开花。

尖利的啸叫声越来越刺耳,2枚重磅炸弹落在了4连的阵地上。

“团长,政委,快看,4连被炸啦!”团指挥所里,通信员带着哭腔叫起来。

“喊什么。”秦团长冲通信员吼了一嗓子,同时转过脸向4连方向看去。只见4连阵地被巨大烟尘盖住,什么也看不清,与指挥所的有线、无线电中断,团长连续呼叫都听不到回音。

沉默。一瞬间过后,指挥员们各就各位。

“各阵地注意敌机的偷袭,7连、8连派人前去4连救援。”秦团长沉着指挥。

这时,一批5架敌机钻云直行临近,团长命令用雷达诸元打。6连首先击中其中1架,敌机拖着浓烟坠毁在我阵地外围。此时,又听到4连电话员常焕斌呼叫:“我刚从土里爬出来,身上4处负伤,我爬着找到了被炸断的线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保证线路畅通。”

在4连协助指挥的副营长尹德志肺部负伤,他爬起来拿着话筒向团长报告:“4连遭攻击,2门火炮被推翻出老远,4门火炮大半截埋在土里。有的同志负伤,有的被埋在土里,快派人来抢救。”

在4连阵地工作的政治处主任金恭接过话筒,向团长报告了4连受损的情况。

指导员王海潮身上6处负伤,已昏迷过去。苏醒后,因脚部骨折不能站立,他坐在阵地上高喊:“我们的血不能白流,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班长吴大俊从土里爬出来忍着伤痛高喊:“跟我来,到2炮位继续战斗。”副连长王守义带着伤边跑边喊:“跟我去抢救人。”大家都举起了手,负重伤的丁汝明同志躺在地上还举手喊:“副连长,还有我一个!”医生贾永熙头部负伤,鲜血染红了前胸,仍坚持抢救伤员,同志们求他下去,他说:“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还没有完成任务,不能下去。”卫生员许正炎接到抢救雷达连伤员的任务后,冒着敌人的轰炸扫射跑到阵地,迅速包扎伤员,突然一个伤员停止呼吸,他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持续半个多钟头,最终这位伤员得救了。在场的同志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整个战斗历时1小时37分,共击落敌机4架,击伤3架。

敌机群飞走了。

战场的硝烟徐徐散尽,山谷之中重归宁静。精疲力竭的官兵们瘫坐在地上,大家脑子里还乱哄哄的,人都有些发呆,个个从头到脚都是尘土,如泥塑一般。

在4连的阵地上,空气凝重得似乎要把人压垮了。展现在救援的

猜你喜欢

土里敌机伤员
敌机不可怕 让民工吃饱更重要
春芽
初恋热恋苦恋
十万个为什么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单兵扛导弹
离别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