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实践与创新

2009-03-29吕金泽

中国经贸 2009年24期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网络实践

吕金泽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因此,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网络;实践;创新

一、网络信息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挑战

1网络文化对高校共青团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

在传统的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主体主要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话、开座谈会、作报告、印材料或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等方式,对受教育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现和价值观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方式的针对性强,反馈也比较及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可控性,但它要受场地、时间和活动经费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其覆盖面也是有限的。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大学生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而这种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传统的从老师、课堂、书籍中获取知识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快捷性、便利性和廉价性等特点,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但由于网上的信息广泛庞杂,其内容与教育者广泛宣传和灌输的观点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容易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疑虑和困惑。传统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共青团工作者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快速普及使上网的学生都可以采用匿名的形式自由发表意见。由于网络信息具有某种不可控性,网络世界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给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使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日趋复杂化。

2一部分青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上网的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总人数的19.1%。有67.1%的学生的上网目的是聊天交友、玩游戏、听音乐和发E-MAIL,仅有22.4%的学生的上网目的是查找专业资料、学习知识和了解就业信息。

网络的交互式功能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安全的与外界交流的平台和进行社交的场所。“网络的虚拟社区提供了一个能与他人进行深层次情感交流的场所,网络的匿名性提供了一个无需面对面的互动机会和自由想象的空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发生了新变化。但是许多大学生沉迷于QICQ、聊天和电脑游戏,“一网情深”不能自拔,以至于荒废了学业。我们从某大学学生处了解到,该校的“网痴”数量不下百人,这些学生自从迷恋上网络后,其成绩一直很差,经常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3导致部分青年学生情感迷失

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情感世界丰富的高峰时期。其喜怒哀乐的转换虽然比少年有所减缓,但其深度大为增加,情感张力急剧扩大,多重表现混合交杂,大学生的这种生理上的特点导致了他们的自控能力的降低和情感失衡的可能性增加。许多青年学生为了缓解现实交流的压力和痛苦投身于网络交流,并与网友恋爱。网络交流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满足了青年学生的渴望与人交流,得到他人关怀的心理需求,但这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它虽然暂时解决了青年学生心理问题,但这不能在根本上给予他们帮助,如果役有正确的引导,“网恋”的失败还必然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压力。

4网络文化对广大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接触互联网的人,都直觉地发现自己触及的不仪仪是技术,而且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活方式。“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及其平台,使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便利,网上教学、网上电影、网上书报、网上游戏、网上交流、网上文学、网上旅游等等形式多样、内容繁多。”由于网络具有交互式、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广大学生可以自由上网冲浪。网络世界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方式构成了网上群体的生活空间,以网上社会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塑造了网络的虚拟身份,这些都摆脱了现实的限制,使人类生活的适应性和建构性都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到来,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产生、传播、接受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由于信息技术的极大发展,其自身也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意义。网络文化一出现就很快被人们所接纳并迅速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然而网络文化在具有世界性的同时,还表现出民族性的特点,表现在价值观上就凸现出文化霸权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互联网中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共占约90%的内容,对于非英语民族和发展中国家而言,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驾驭本民族语言能力的下降,只能无可奈何地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伴随着语言上的‘文化霸权,美英等西方国家依据其绝对优势,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其他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网络上思维的集中化、多样化使广大青年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时很容易受剑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以及一些腐朽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因此摒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列主义转而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近年来,大学生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性解放观念也被很多大学生接受,极少数女大学生甚至不顾人格尊严在外面当三陪女,这样的负面新闻不时在报刊网络上出现,这些事例都说明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存在严重问题。“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做好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面对网络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特点和青年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新变化,高校共青团组织要认真研究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要以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既要看剑网络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挑战,也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网络信息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对策

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是一种现代科技,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从共青团工作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既有教育手段,更有教育观点和内容的现代化。换言之,共青团同互联网相结台,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相结合,也就更具有生机和活力。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在教育青年学生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善于运用网络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充分运用高校网络优势建设好共青团网站的信息交流平台

互联网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具有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的特点。高校的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互联网已经成

了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空间。高校校园网发展非常迅速,普遍采用在学生公寓、教育活动中心、信息中心等处设立计算机终端的形式,使网络遍布全校。为了与时俱进,高校团组织也纷纷上网,开辟自己的宣传教育阵地,利用信息网络集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特点,架起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让青年学生凭借终端设备就能自由地传递或获取所需的信息。网络为共青团的工作打开新局面提供了新平台和新载体。网络的跨时空特点,使团的工作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改变了过去共青团工作主要依靠课堂、讲座、谈话、讨论、报告等方式开展教育的传统做法,摆脱了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团工作的覆盖面。同时,信息网络超文本的检索方式,可以方便地加人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音乐、动画等方式,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达剑生动、直观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2密切共青团组织与学生的联系,鼓励建立学生社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各类社团较多,每个社团都是有不同爱好的学生的组织,如果发动每个学生社团的能动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共青团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共青团工作者应密切联系学生。并发动学生组织有利于培养积极观念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组织,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与爱好,此外,多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活动,如:相关的讨论会、座谈会、计算机应用技能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网络辨证地看待,并可以正确克服网络心理问题。

3利用互联网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群体交往空间

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人们交流的时空距离,使人们在不同语言、不同环境之间的快速交流成为现实。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互联网开通之后,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上交友日趋流行。网络具有广泛性、间接性、隐蔽性、安全性等优点,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极大地扩大交际面,可以与各类朋友畅所欲言,而不会有心理上的顾忌。相对而言,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可以感受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稀少的真心关怀。高校与高校团组织、高校与地方各级共青团组织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没有地域的界限,交互式远程教育为团的工作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高校的“围墙”概念将逐步消失。不同地点的团组织,既可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教育资源,也可以在网上展开自由讨论和交流,使得高校原先相对狭小的团的工作空间,变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工作空间,进一步拓宽了青年学生与团组织以及与社会的交流渠道,大大减少了以往团的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的难题。

4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

网络传播的信息中,学术信息占很大比重,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网络学术资源,提高自身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让青年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示。把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成是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到达自由王国的前提,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对个性自由程度的不断解放,一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过的重要思想。毫无疑问,以电脑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个人和人类的解放者,它为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化、多样化与全面化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同时,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青年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时尚热点、心理等信息,并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形成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以加强青年学生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技术也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工具。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运算、存贮和交换功能,为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定量定性分析及纵向横向比较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团组织和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快捷的通讯渠道,从而有利于提高青年团员的全面素质。

5强化服务与引导意识进一步完善网际空间团工作

共青团以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为己仟,充分体现团组织为青年学生服务的功能是赢得广大网上青年学生信赖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网上教育、引导功能的实现最终离不开服务,网上团工作的开展必须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要关注校园网的重点版块,尤其要把握好作为网上“晴雨表”的BBS信息,通过关注、解决问题,使BBS逐步向有序和理性转化。在此过程中,要把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与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材结合起来,着力体现共青团的群众性与亲和力。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促成有关部门及时满足学生在网上提出的诸如有关招生就业、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后勤服务、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以赢得学生的信仟,增强团组织网络阵地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6整合团组织活动资源,开创高校网上团工作的新局面

开展网上团工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团组织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使团工作在网上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一是要与校园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协调。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除了团组织有了网上阵地以外,学工部、宣传部等部门还有各自专门的思想教育网站。团组织的网络阵地应与这些网站积极协调好,既积极参与建设,同时又保持自身网站的特点,使其与全院相关教育网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网上育人的大格局。二是既重视网上,又重视网下。网际空间带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和反映,加之在虚拟空间里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以及辨别信息能力的强弱均取决于平时在网上网下接受的教育与获得的经验,况且对于学生在网上提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还要靠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分析、研究并逐步解决。因此,我们应创造一种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新格局,通过网上网下的良好互动,增进情感交流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方式,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消除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生活的沉溺和迷恋,塑造全面健康的大学生道德人格。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又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团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转变,不仅有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含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深刻变革。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认真分析和充分认识互联网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既不能过度夸大互联网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客观地把握、评价互联网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既不要把网络媒体的影响估计过高,也不要低估了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互联网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便利条件,使高校共青团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共青团工作网络实践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商校共青团工作对学生正能量影响研究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共青团政工的发展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