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009-03-29李明伟

中国经贸 2009年24期
关键词:会计政策影响

李明伟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国家会计政策的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本文结合案例探析了企业所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应当如何披露会计政策方面的信息。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影响;会计政策披露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当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企业自己实际情况的政策,并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我国的会计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强制性的会计政策。强制性会计政策是国家在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由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内容。如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的起止日、记账方法、记账本位币、会计要素划分及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会计报告的构成、格式及编报期限等。另一类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常见的重要会计政策有: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收入的确认方法、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权益性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企业合并的方法等。最典型的会计政策是会计方法。

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财务报表,并影响到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

以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为例,如果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影响到销售成本的计算和期末存货的价值,同时会对企业的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项目产生影响。

[案例1] 2009年11月长城公司A商品期初余额为500公斤,单位成本20元,11月5日又购入100公斤,单位成本18元,购货款已由银行存款支付,10日出售350公斤,单位售价25元(不含增值税),销贷款已存入银行(增值税税率为17%)。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案例分析:购进A商品支付1800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306元;出售A商品的销售收入8750元,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1487,50元。A商品的销售成本为350×20=7000(元),期末库存A商品的成本为500×20+100×18-350×20=4800元。

财务报表:货币资金8131.50元,存货4800元,应交税费1181.50元(350×25×17%-100×18×17%);主营业务成本7000元;主营业务收入8750元;当期利润8750-7000=1750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8750+1487.50=10237.50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800+306=2106元。

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案例分析:购入A商品支付1800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306元。出售A商品的销售收入8750元,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1487,50元。A商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单位成本=(10000+1800)/600=19.67元;A商品的销售成本=19.67×350=6884.50元;期末库存A商品的成本=500×20+100×18-350×19.67=4915.50元。

财务报表:货币资金8131.50元,存货4915.50元;应交税费1181.50元。主营业务成本6884.50元;主营业务收入8750元;当期利润8750-6884.50=1865.50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8750+1487.50=10237.50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800+306=2106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选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不同的会计政策下的当期利润差额是:1865.50-1750=115.50元。

我们再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为例,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既要计提折旧,或者进行摊销,还要计提减值准备;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平时不计提折旧,也不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由于是按公允价值对其期末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因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存在减值的问题。

[案例2]宏明公司将一出租用厂房出售,取得收入60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厂房的账面价值为640万元,宏明公司对该厂房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出售过程中以现金支付清理费用10000元,同时接售价的5%缴纳营业税。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000000

损失(营业外支出)71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6400000

库存现金1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00000

财务报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减少640万元,“营业外支出”项目增加71万元(利润总额减少71万元)。?

如果宏明公司对该厂房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其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其中厂房原值为1200万元,已提折旧64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其他资料同上。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折旧64000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60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12000000

库存现金1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00000

利得(营业外收入)690000

财务报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减少12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折旧”项目减少6407j"元;“投资性房地产减值”项目减少60万元;“营业外收入”项目增加69万元(利润总额增加69万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增加当期利润69万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减少当期利润71万元。两种不同会计政策下的当期利润差额是:69-(-71)=140万元。

二、企业会计政策的披露

会计披露是指会计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集中揭示和报告会计信息。企业会计政策方面的信息一般属于表外信息,因此会计政策也就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原则上应从两个方面去披露会计政策的内容。一是企业应当披露采用重要的会计政策,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可以不披露;二是企业应当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会计政策的披露,不得用于纠正财务报表本身的错误。

为避免企业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而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可见,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项目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在对国家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度程序,保证其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会计政策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新准则下境外子公司合并报表编制的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的比较研究
浅析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