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艺术类项目在高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

2009-03-29

中国经贸 2009年24期
关键词:艺术类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丁 梅

摘要:目前传统的体育艺术类项目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本文对体育艺术类项目开展背景与现状,发展趋势和改革对策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时尚健美操教学改革

一、高校体育艺术类项目开展的背景

1现在,由于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和激烈竞争,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所具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直接面对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接受其检验和挑选。体育艺术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运动能力和积极态度,满足学生通过美的情感体验,表现内心需要,展现自我,并可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故深受学生喜爱。

2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能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自身健康,对体育的锻炼价值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人才进行。

3国家教育部已将艺术体操、健美操、集体舞列入了中、小学体育教材中,这就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教学能力。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1—6级》中的等级动作,由于教学内容高度统一、单调枯燥,学生自主选择性差,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健美操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近年来,时尚健美操的兴起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带来了新活力。

二、高校体育艺术类项目开展面临的问题

1无论是艺术类项目中的哪一个,都要进行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训练,要进行姿态训练等,并且都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例如形态美、动作美、音乐美等,要把美学贯穿教学的始终,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优美、安静的教学环境,是完成艺术类项目教学仟务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对学生产生一系列良性的刺激,增加学习和练习的欲望,达到预期的效果,

2体育教师是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具体实施者,学校体育的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质量如何,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美学、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三、高校体育艺术类项目改革与对策

1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由于大学生年龄阶段所处的特殊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惰性以及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重升学、轻体育的“文雅”教育的影响,使他们更愿意参加轻松活泼、上手性强和对抗性弱、无身体接触、运动量相对较小而现代感较强的体育项目,如有氧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现代舞等,他们参加此体育项目普遍存在着“锻炼身体,改变体型,好找工作”的需求心理。根据学生的现状和顺应市场需求,对体育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改革,增加学生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方面的训练,使其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美的情操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合理安排体育艺术项目的顺序和时数

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学科课程本身的逻辑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艺术类各门课程虽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归为一大类,但艺术类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开设的顺序是课程整体改革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艺术类课程的开设顺序的先后,依据的是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第一学期应以芭蕾基本功训练、乐理欣赏节奏训练等基础课程设置为主,并加大学时,第二学期开始逐步加入后续课程设置,如健美操等,健美操是以舞蹈、体操等基本动作编排出来的。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都应作为体育艺术专业的主打课程,时数应分配均匀。因此,艺术类课程的开设顺序依次为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和团体操,是一种较合理的顺序。

3加快体育艺术项目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创新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际,应将体育艺术类项目作为体育课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和必修课来开设。增加体育艺术项目教学时数,调整课程设置的顺序,加大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将各门课程中共性的部分综合,减少不必要重复,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艺术类各课程大都有相似的教学内容,例如,灵敏练习、姿态练习、柔韧练习和平衡练习等,在对教学内容改革调整时,可将这些共性部分综合,以减少过多的重复。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上可侧重改革,例如,体育舞蹈侧重基本功的训练,介绍它的不同步伐、姿态等

4改善教学环境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挖掘潜力,努力为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继续加大场地器材建设、加快课内外一体化进程。在继续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学院体育馆在教学外不对学生开放,体育艺术项目大多集中在体育馆内,因此不开放既是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课内外一体化进程和终身体育的培养。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继续强化体育教师辅导制度,合理安排运动量、教学项目,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艺术类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