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乔奇的几次交往

2009-03-27陆汉文

上海戏剧 2009年2期
关键词:老乔文化局局里

陆汉文

1958年,我在上海市文化局党办工作。为向领导及时反映知识分子的情况,办公室办了一份不定期的内部通讯《动向与问题》,由我任编辑。

一天,乔奇的夫人、电影演员孙景璐打电话给我,说“乔奇要和我一起拜访你”。我忙对她说:“不敢当,我去拜访你们。”

乔奇家在枕流公寓的底层靠左边一套,房间靠里是床和衣橱,靠窗是沙发和一只小小的写字台。双方落座,乔奇就向我打招呼:“景璐给你打电话,事先没跟我说过,我埋怨她不该惊动局里的干部。”孙景璐说:“我们找你,主要是反映我们的住房困难。”她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这是大间,还有一个小间,小孩子住。老乔与我同时有角色要背台词时,就互相干扰。要乔奇向单位打报告,他又爱面子、不肯写。所以我就不跟他打招呼,给你打电话了。听老乔说你是局里的联络员,待人热情,所以我不揣冒昧,打了电话,”我对他们说,分房子的事是由其他部门管的。你们的房子的确是小了一点,我会把你们的困难向局领导汇报的。

回去后,我立即向党办主任汇报此事,按主任的要求打电话给乔奇,让他写申请给单位再转文化局,我并把这次走访了解的情况成文发在《动向与问题》上。不过,由于当时上海的住房十分紧张,因此尽管领导看到了这个材料并作了明确批示,但这个问题还是在过了一年多后才得以解决——有一位干部从枕流公寓迁出,他腾出来的房子分给了乔奇。

这一年,我被选为局团委书记,发动团员、青年开展了“勤学苦练,又红又专”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举办报告会,邀请名家谈如何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专业上获得优异成绩的经验。先后邀请的著名艺术家有周信芳、盖叫天、李玉茹、袁雪芬、丁是娥、石筱英、刘天韵、田双亮、黄贻钧、周碧珍、高重实等,包括乔奇。

乔奇得到邀请后,多次向我来电了解局系统团员、青年的思想表现。我也去他的单位——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他作了一次长谈。

由于作了精心准备,加上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乔奇的讲演极其成功,成为当时几个影响很大的报告会之一。如今虽已过了半个多世纪,但当时青年们在听他报告时所发出的笑声、掌声,依然在我脑海里轰响。报告中的一段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有人说,乔奇的朗诵能抓人,是因为爹娘给了他一副好嗓子,这个说法我只能同意一半。我的好嗓子是父母给的,但嗓子好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要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随后,乔奇回忆了自己在成名之前长期刻苦练功的往事,绘声绘色的叙述让在座每一个听众感同身受。

此后,由于工作调动,我与乔奇的联系便少了,“文革”时,他被“造反派”视为“反动学术权威”打入“牛棚”;我则被戴上“走资派”帽子,过上了挨批斗和扫厕所的日子。

1967年,我被宣布“解放”。不久,我单位组织去“人艺”参观交流,我和几个刚“解放”的人也去了。在那儿,我看到了几位熟识的院团领导和著名演员,他们排成队,低着头,正听“造反派”头头的训话。我看到乔奇也在队伍之中,一时不胜凄惶。

猜你喜欢

老乔文化局局里
400年古城墻崩塌敲響了文化局管理保護好政府的文化財產的警鐘
線上虛擬場景豐富文化體驗
分手
照相馆
灯塔与自由
捡到钱了
专车
袁庄老乔
还不到时候
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