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探险

2009-03-18李晓波童红霞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历险心理同学

李晓波 童红霞

课堂实录

师:老师看在座的同学,有面熟的,也有面生的;有认识李老师的,可能也有不认识的。不管怎么样,这会儿愿意接受老师的采访吗?

生(异口同声):愿意!

师(面向生1):你猜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

生1:我猜你会问我知不知道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师:那你猜我在想什么?

生1(挠挠头,笑):我猜不到。

师(提问生2):当老师站在你旁边,眼光看向你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2:我想您待会肯定要提问我了。

师:你的直觉还是很敏锐嘛!(提问最角落的同学)你坐那么远,你能告诉我你现在在想什么吗?

生3:我在想您现在究竟在想什么。

师:呵呵。这一刻所有的人似乎都参与到了心理大揣测的活动中。如果现在老师马上打出一个题目“老师的采访开始了……”你有内容可写吗?(生小声嘀咕)

可以写写自己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猜测别人的心理状态,甚至是老师的。多么有意思啊!现在猜到老师今天要上什么内容了吗?

生(小声):心理活动吧。

师:对!今天我们就要来谈一谈、学一学、写一写这块中学写作练习的重要内容“走进人物内心——学写‘心理描写”。(Dpt出示文字:真实再现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

师:你们觉得这写作要求难吗?怎样叫心理描写?

生4: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的东西写出来。

师:听起来还真不难。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细腻地用笔记录下来、展现出来。它对刻画人物性格往往有重要的作用。

师:咱们先来看一张电影海报。(展示《荒岛余生》电影剧照)你知道他扮演的是谁?

生5:我知道。他是汤姆·汉克斯。很厉害的演员。

师:你肯定是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但老师刚才问的是这个问题吗?我提示一下:有一天。爱冒险的他登上了一艘船,却被命运之神带到了一个荒岛……

生(抢着回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师:看着海报上主人公的眼神,你猜他现在心里想些什么?

生6:他在想:我一定要在这荒岛上活下去!

生7:他一开始对生活快绝望了,但他很坚强很乐观,所以很快就说服自己勇敢地活下去。

生8:他在想怎么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

师:在一个人独处的时间里,他想了很多,很多。在想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生活的信心。老师截取的是这么一段,也可以说是他心理变化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DDt出示文字)

于是我又想到。我这时所拥有的维持生活的东西,是多么充足。万一那只大船没有从它搁浅的地方浮起来,漂到海边。让我有时间把那些东西取出来,我又该怎样?假定我现在还像我初上岸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生活必需品,也没有制造或获取必需品的工具,我的情形又会怎样?……可是现在,这些东西相当充足,即使将来我的弹药用完了,还是可以活下去的。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考虑到将来的日子,不但考虑到我的弹药用完以后的情况,甚至想到我的身体和精力衰弱以后的情况。

师:通过这段文字,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鲁滨逊?

生9:坚强、乐观。

生10:勇敢。

师:反过来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是不是在他漂流到这个岛上之前本来性格中就有勇敢,坚韧的一面,所以他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

(生点头)

师:所以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应该要注意“合理性”——即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板书)

师:再来看示例二。(Dpt出示悬崖图片)。

在这悬崖上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你们学过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这么一个跟悬崖有关的故事?

生(抢答):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ppt出示文字)

反应真快。你们看: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哟,这里被省略掉了,还记得那时小亨特的心理活动吗?

生11:他想: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也很难爬。我该怎么办?

师:记忆力很厉害啊!但如果你忘了课文原话,根据这个人物的特点,你能猜想到他的想法吗?

生12:可以的。他本来体弱多病,又很少出去玩,攀登对他来说难度很大,所以他肯定会很害怕。再加上其他人都走了,就留他一人,他实在不知道该往哪走了。

师:分析得有道理。你们班上哪个人最勇敢?(生纷纷指向其中一个高大的男生)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他这么说,你们会相信吗?(生大笑,连说不可能。被指的男生也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描写人物心理时不仅要符合他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要关注是否与他的年龄、身份、经历等特定因素相符,这样,你笔下的心理活动才显得比较真实。

师:我们不妨再来验证一下。(ppt出示文字)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上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采。走不到半里多路,只见枯草中又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只见那两只大虫在黑影里直立起来……(划线部分空出,先让学生推测。)

生13:我先来猜最后一句。他可能会想天已经很黑了,万一再来老虎怎么办,还是赶紧下山吧。

生14:我猜第二句。他可能想提着老虎尸体去向别人证明景阳冈确实有老虎。

师:都挺有推理能力啊!那么第一句呢?

生15:他可能想快点打死它离开这个地方。(其他人又笑)

师:有道理啊。仔细一想,跟刚才第一个同学的想法实际上有联系。你们想,那个景阳冈是个什么地方?阴冷无人之地,此时天色又是苍茫一片,更糟糕的是这里盛传有老虎出没,哪个汉子不怕?刚开始武松是借着酒劲,等这一搏斗,酒肯定早就醒了,一想,没准还有老虎,再遇上,肯定送命,趁早下山,免得送命。你们说,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合情合理?(生表示同意)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应该关注具体的情境。这样读者看后也会觉得比较合理。合理了自然让人觉得真实。

师:看了那么多心理描写片段,我们来打开自己记忆的大门,走进记忆中的情景,四人小组合作,说说各自的历险故事。

说完之后,评一评哪位同学的心理活动讲述得最为精彩。

(小组内交流。5分钟后。学生推选代表在班里交流)

生16:我这个故事其实历险系数也不大。那次学校举行秋游。其他同学都在下面的寺庙里休息。我跟几个同学很无聊,就到后山上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块木牌,写着“禁地,不准通行”。本来不想往前走了,可是刚好有几个女生在那让我们不要再往前走。她们越这样说,我们偏要走。其实里面也没什么可怕的东西。但是路确实比较难走,估计是只有少数人进去过踩出了一条小路。一不小心,一个同学脚下一滑摔倒了,幸好旁边有棵小树,他抱住了树干。我们吓坏了,把他扶起来后,也不敢开玩笑了,几个人赶紧小心翼翼地下山了。

师:你们说这次历险的危险系数大吗?

生(纷纷说);挺大的呀,搞不好要出人命了呢。

师:确实是一险。且里面几个波折中几个同学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值得一写。

生17:我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要是那次真出事了,你们现在就见不到我了。(生笑)三年级时,我跟我哥和表哥一起去河边游泳。表哥小时候挺坏的,特别喜欢欺负我。他看我站在岸上不敢下水,就趁我不注意推了我一把。我一下就沉下去了。嘴里、耳朵里,都进水了,我感到自己在不断下沉。我想,完了完了,今天我就要死了。可是,过不了多久,我感到有人把我托起来了,还一个劲地往一个方向拉。那是一双手,我心里马上有了希望。快点快点,那时候脑子还会想。再后来就不知道了。醒来后他们告诉我是我哥救了我。(生不自觉地鼓掌)

师:大家鼓掌,一为庆贺他现在还好好地活着,二来,肯定是觉得他讲得好。确实,刚才在讲的过程中,他投入感情了,将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回忆了一遍,包括自己遇险的心理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到了真实,还非常具体、生动、形象。所以老师觉得,在掌握必要的心理描写方法的基础上,事件、情感的真实、详细地叙述,也有助于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

听了别人的故事,我们也该小试牛刀,该写一写了。

(ppt出示文字)

选材范围:你的一次亲身历险。(挑选心理活动最为丰富、细腻的一段场景)

写作要求:以心理描写为主。最好拟一个精彩的标题。

(几分钟后,有学生完成,展示)

生18(读自己的写作片段):

周日的一个下午,家里安静极了,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我却觉得一阵阵地阴冷。同学借我的那本“午夜凶铃”就放在桌旁,我赶紧把它反扣在桌上,又去检查了自己房间的门锁,一步奔到了床上。刚忍不住看完了这个故事。心里一阵阵发慌,也不知道在怕什么。突然,“铃铃铃——”“啊!”我反射性地钻进了被窝。“不会吧,书里的铃声跟到我家采了!”“铃铃铃——”催命鬼似的,响个不停,我从来没听过自己的心跳竟能够这样大声有力,眼前不断地闪过一个个书里的恐怖画面,爸呀,妈呀,你们赶紧回家呀!

(生笑着听完)

师:厉害!真是厉害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叙述了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心理活动入情入理,紧紧抓住了听者的心。

(生19读所写的片段……)

师:由于时间关系,你们的历险故事只能等到课后再跟同学分享了。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交流的主要内容——描写人物心理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注意描写的合理性;尤其要注意符合特定的情境,生动而真实。老师也相信,一个故事,一篇文章,也将因为你生动的心理描写而更精彩。今天大家回去后的作业是:将你的这个片段充实成一篇文章,或者选择更好的故事题材,记一件亲身历险的事,题目自拟。要求运用合理生动的心理描写,注意详略得当。字数不少于500字。下课!同学们再见!

写作范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节选)

(美)马克·吐温

我在深林中溜溜达达,最后我断定已经离岛尾不远了,我带着枪,可是我还没有打过什么;枪是为保护自己用的;我打算快到家的时候,打几只鸟儿。大约就在这时候,我差点儿踩上一条挺大的蛇,它在花草丛中游走了,我追过去,想打它一枪。我跑得风快。猛一下,双脚踩在一堆还在冒烟的篝火灰烬上!

我的0一下窜到嗓子眼里。我一眼都不敢再看,松了枪机,踮起脚尖,尽快溜回去。就好像有人把我喘的一口气砍去了一半,我只剩下半口气,而且还是小半口气。

回到宿营地,我觉得方才那兴致没有了,我泄了气;可是我心想,现在不是磨磨蹭蹭的时候。于是我把所有东西搬回小划子里,不让人发现。我灭了篝火,把灰撒在四下里,让人瞧着像是去年的宿营地,然后爬到一棵树上。

我估摸着在树上已经有两个钟头了:可是我什么也没瞧见,什么也没听到。可是我不能永远呆在树上呀,于是我最后还是爬了下来,只是在密林里呆着,始终留着神。我手头能吃的东西只有浆果和剩下的一点早饭。

到了晚上,我肚子饿得直叫。到天黑尽了,趁月亮还没上采的时候,我划开岸边,向伊利诺亥州河岸划去——大约有四分之一哩先景。我上岸进了林子,做了一顿晚饭吃,正打定主意要在林子里过夜的时候,忽听见“得——得,得——得”的声音,我对自己说:马队来啦;紧接着我又听到人声。我急忙把所有东西搬回划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树林子,看看外面的情形。我还没走远,便听得一个人说:“要是找不到一个好地方,咱们就在这儿宿营也不错;马都快跑不动啦。咱们看看四下里的动静。”

我不等他们来看,就一溜烟跑开。悄没声儿地划走了。我在老地方系好划子,决定在划子里睡。

我没有睡多长时间,不知怎么睡不踏实,因为心里有事。每次醒来,我都觉得似乎有人揪住我的领子逮着了我。这样睡觉一点不解乏。过了一会,我跟自己说,这样过日子可不成,我得弄清楚和我同在这个岛上的人是谁:不弄个明白,我就完蛋了。这么一想,我的心情立刻松快多啦。

于是我拿起了桨,让划子离开岸边一两步路,然后由它在树影里顺流而下。月光明亮,阴影之外跟白天差不多。我一路巡视了一个钟头。整个世界都睡熟了,没半点儿动静。这时候,我差不多到了岛尾。一阵波纹似的凉爽的轻风吹来,它等于告诉我夜快尽啦。我用桨拨了一下,船头便触着了岸;接着我拿起枪,溜上岸,进了树林子边沿,在那头一根木头上坐下,透过叶丛张望。我看着月亮下沉,黑暗罩住了河面。可是不多一会,我见树顶上一抹鱼肚白,知道天快要亮了。我拿了枪,溜向当初我碰上那堆篝火的地方,走上一两分钟,就停下来听一会。可是不知怎么我不走运,找来找去找不到地方。可是过了一阵子,透过树丛,我果然一眼看见了远处有火光,我小心地慢慢朝它走去。过了一会。我走近了,能细细看上一眼了,原来有一个人躺在地上。我吓得几乎簌簌发抖。他盖着一条毯子,只露出凑近火堆的脑袋。我在一簇矮树丛后边坐着,离他六尺左右,我两眼定定地望着他。这时天色已经由暗转灰。不多久,他打了个呵欠,伸探一下身子,拉开毯子,原来是华珍小姐的杰姆!我见了他高兴死了,我说:“哈罗,杰姆!”我跳了出去。

猜你喜欢

历险心理同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的“历险”记
我的“历险”记
我的“历险”记
我的“历险”记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