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

2009-03-18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真情红领巾人格

王 炯

文章贵有真情实感,这已不是什么时髦的话题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文章的人若无真情实感。何以能打动读者的心呢?但我们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深感苦恼的是:学生作文中说套话、编假话、扯废话的现象屡禁不止。几天前。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让我帮他检查作业,其中有一篇看图作文《爱护红领巾》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这样写的:小冬踢足球踢得满头大汗,在用红领巾擦汗,另一位女同学小玲跑过来,严肃地对小冬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你怎能用红领巾擦汗呢?”小冬便惭愧地低下了头。看后,我不觉哑然。我在“惊叹”儿子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的同时。又有着深深的忧虑。我担心的是,他“作文是一套。心里是另一套”。不出我所料。我问他“你真的看见有同学用红领巾擦汗时,会这样说吗?”他笑着摇了摇头。我追问道:“那么你会怎么说呢?”他答:“红领巾是不能用来擦汗的。要擦汗用毛巾。”“那么你为什么要编大话呢?”在我刨根问底之下,他只好无奈地说:“老师说。不这样写,不能得高分。”

是啊,为了得高分,我们的孩子们不得不在作文里编一些假感想,假故事,作文渐渐成了与他们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正如《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所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学生)为了得高分,他们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学生)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失去了学生自己。”这一切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忧思呢?

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价值。正如纸花虽美却缺灵气,木偶虽活却少魂灵一样。叶圣陶也曾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用真情实感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更是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表达寞情。可见,那种“为文造情”而造出的“假、大、空”,“高、大、全”的作文越来越不合时宜了。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言真情”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作文教学的一些误区,鼓励学生说真话

多年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范文解读。轻生活感悟;重技法指导,轻人本体验”的现象。有些老师过分强调文章的立意要高。构思要巧,从而助长了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乎,“送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考试时向同学借笔”等题材在学生作文里便屡见不鲜了。前面谈的“儿子写作文”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有的老师过分强调“文贵曲”,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要求。只得去胡编乱造、生搬硬套。

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革除这一写作教学的弊端。因此,我们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而应该重视综合性活动的实践。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学生的独特感受多了。“条条框框”少了。写出的文章才更真实、更感人。至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在“读写结合”或作文讲评中加以指导。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综合性活动是“走进大自然”,我在活动过程中利用星期天领着学生到公园里“游玩”了一番。回来写作文时,我没有给学生进行什么方法的指导。而是让他们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由于老师鼓励他们自主写作,倡导他们自由表达,所以他们写得更自由、更舒展,写出的文章也更有生活情趣。记得有一位同学在写作前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我在湖面上划船玩得最开心。我写它会不会离题?”我笑着说:“你在湖面上划船不也在感受自然吗?写它怎么会离题呢?”于是。他放心大胆地写起来,并且写得非常生动。近年来中考或高考的作文命题以“话题作文”为主。也是在鼓励学生写出真我,写出个性。“文无定法。重在习得”,因此,我们应该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多亲近自然,多关注生活,多积累写作素材,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引来了源头的“活水”,找到了“下锅的好米”。就不愁学生笔端涌不出“甘泉”。桌上端不出“佳肴”。而那种只重视写作技法却忽视生活体验的做法,只能是高耗低效。只会使学生越来越畏惧写作、厌恶写作。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言真情

平时,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写的日记、随笔等,如果说了真话,一般不愿给同学看,更不愿给父母亲朋看。这是因为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有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些真实的想法或情感,怕表露出来被人笑话,有伤自尊。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真诚地和学生做朋友,把作文作为师生心灵交流的天地。例如我在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活动中,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1,“让我悄悄地告诉你”。每个同学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不必署名,然后全班同学在一起交流:“对于这些烦恼,我该怎么看?”“假如我有这种烦恼,我该怎么办?”2,致“快乐的小天使”。每位同学给快乐的小天使写一封信,尽情地倾诉自己的苦闷、忧愁。3,“大朋友信箱”。让同学给自己信赖的老师或亲朋写封信,倾吐自己的烦恼。以上三个活动的编排,由于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保护了他们的“隐私”,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写作中既尽情地倾诉了心声,又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生做“真人”。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学生因要写真话而在作文中讲些离谱的或格调不高的话,只要教师能真诚对待他们,用自身高尚的人格去影响他们;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对他们进行熏陶和感染,相信他们一定会在“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下茁壮成长,他们就一定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并能真切而有创意地表述自己对生活的见解。

三、激发学生的“感悟点”,教会学生抒胸臆

我们一些老师普遍感觉到新教材的写作教学或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比较困难。因为它们设定的话题往往比较大。让人有一种“老虎吃天——无法下口”的感觉。如人教版的“单元活动”一般都有好几项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大胆地进行取舍,努力激发学生的“感悟点”,引导学生写真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综合性活动”是“黄河,母亲河”。这一活动对于黄河岸边或见过黄河的学生来说,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但对于其他地方的学生而言。要写出真情的确有些困难。怎么办?教师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写一写家乡的大好河山。同样可以产生异曲同工的效果。再者,有些话题太大或太抽象,我们要教会学生“化大为小,化实为虚”。如“生活的启示”这一话题就比较大,学生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感悟点”。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拿来几块砖头,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由此及彼,使学生从中受到触发。一开始学生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经我一番点拨后。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发言。如有的同学由“砖与砖亲密无间,团结合作砌城墙”,联想到同学之间要团结一心,携手共进;有的同学由“砖头要经过框一、压、烧等过程才能变得坚硬”,联想到一个人的成材历程需要磨练,需要经受考验;有的同学由“砖头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联想到做人要正直、朴实等等。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悟,使他们明白“汝欲要学诗,功夫在诗外”的深刻道理,使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文字。

“真情是文之灵魂,不管是滔滔巨浪,还是涓涓细流,只有自然而然地涌自心泉。才会引起人们心灵的回音。”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作文其实是在教学生“做人”,只有善于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言真情,才能逐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他们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真情红领巾人格
我用真情守护你
红领巾要戴好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红领巾》的“童年照”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以心换心见真情
“红领巾”是谁
真情扶贫见实效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