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高校后勤育人

2009-03-18潘国华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

潘国华

摘要:后勤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对后勤育人作用的体现与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育人的途径。以期在后勤改革中注意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好后勤育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后勤管理;后勤文化;后勤育人

中图分类号:G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1-21-02

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综合性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已成为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和行动。而管理、服务和环境育人,都与高校的后勤工作紧密关联。虽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精彩纷呈,莫衷一是,但无论高校后勤体制怎样转变,在校大学生仍然是高校后勤主要的服务对象,后勤具备的教育属性不会改变。新形势下,后勤如何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作用,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后勤育人的体现

高校后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办学的基本条件,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保障的重任。年轻的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和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亟待加强与深化,而他们的生活无不与后勤工作息息相关,后勤的育人作用时刻都在体现。

1、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治理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整洁优美、典雅宁静的校园会赢得大学生的喜爱。赏心悦目的感知可以培养他们爱学校、爱集体、爱国家的意识;激发他们奋发进取、努力成才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及美学情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后勤员工的形象与素质

后勤员工的精神面貌、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服务态度乃至于个人价值取向都在无形地影响着在校学生。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更会使大多数学生产生自然的亲近感。

3、后勤管理的机制与体制

后勤为约束和量化工作而制定的多种规章制度、宣传和公布的后勤工作流程。会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科学规范、井然有序的工作氛围,以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行业特点明显、职业种类多、对外联系广,加之社会化改革中的“输入输出”,后勤的社会特征明显,这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二、后勤育人的特点

后勤的育人不同于教学、科研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也异于学生工作部门的思想管理教育。后勤育人的次要地位,并不妨碍其育人作用的发挥,在校大学生从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后勤服务体系中一定能够得到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后勤育人具有其特殊性。

1、后勤育人的零散性

在后勤管理服务中,每一个静态事物或动态过程,都会与人数不等的学生相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关注。正面或负面的印象,自然会对学生情绪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因人而异,深浅不一,但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2、后勤育人的柔韧性

柔韧性体现在,后勤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强制色彩,属于以感染为主的被动角色,也不可能借助于考试考核手段来衡量教育效果。韧性表现在“润物细无声”,它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3、后勤育人的普遍性

学生吃喝拉撒睡、课堂以外的生活更多接触的是后勤管理,后勤不同身份与工种的员工都在与学生朝夕相处,有的甚至要陪伴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各个环节都充斥着后勤管理与服务,这决定了后勤育人的空间广阔。

三、后勤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高校后勤姓“教”的原则。决定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新形势下后勤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寻求多种途径与方法让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落在实处。

1、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确立育人理念

建设好后勤队伍是开展好后勤育人工作的关键。后勤员工思想上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心与决心;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甘当无名英雄;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似爱家,办事热心细心;专业上精通工作业务和技能,并知晓教育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后勤员工要树立“我是学生行为老师”的意识,将“校风”、“师德”、“育人”自觉地贯穿到平时的工作中去。

2、后勤工作的规划。以育人为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应该成为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中心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人的主体作用,维护人的切身利益,为人的健康成长服务。后勤工作中的人不仅仅是系统内的员工,更应该侧重于在校的学生。

3、后勤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体现育人文化

任何工作有序开展,以制度为基础,后勤事务面广量大,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是优化部门内涵、提升团队形象的重要手段。公示、公约、承诺、守则、规范等内部约束公开化,既宣传了后勤管理工作,又能增强学生对岗位管理的认知和从业的意识。

4、提倡“学生参与”,育人与工作结合

后勤多项具体事务中,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服务、参与评价有不少成功的做法。这对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造就崇尚节约、尊重劳动的思想品质是非常切实可行的。总体上看,在校学生介入高校后勤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有关认识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客观上也确实存在学生的时间紧和对兼职学生从业管理难等问题,但只要我们努力尝试,是会有实效的。

5、借助于后勤管理信息化平台,优化育人手段

后勤管理信息化,建立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和综合后勤组织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生产、经营效率和水平的同时,对后勤育人的渠道起到了进一步拓宽和优化的作用。服务一站式、社区虚拟化、商务一卡通等都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建设好后勤服务网站,能使管理服务、环境育人的作用得到升华。

后勤育人是高校全方位的育人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后勤文化是校园文化一个组成部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是高校后勤永恒的主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让后勤工作在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
试分析加强油田机关后勤管理的方法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探究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作用及其运用分析
关于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做好医院基本建设管理工作
如何进行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