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入学孩子家庭作业辅导例谈

2009-03-14谭燕萍

中小学德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检查习惯

谭燕萍 张 颉

从孩子背上书包,兴高采烈地跨进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儿童生活的航船便扯起了新的征帆。小学6年的时光,将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的里程。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只有六、七岁的孩子也许会碰到许多困难,一下子难以适应过来。这个时候,他们尤其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帮助与正确指导。比如,小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对此,作为家长的你会去辅导他吗?那么你是否知道怎样的帮助才是可取的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镜头以及相关的评价和建议吧——

镜头一:孩子为一道难题冥思苦想。一会儿,爸爸走过来,说:“别磨蹭了,这道题还不简单吗?”说着拿起笔帮孩子刷刷两下就做完了。

评价:这位家长的做法,兴许我们都经历过。但这个做法却是不妥当的。

建议:作业中孩子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这时正是训练其思维的好时机,应该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其独立完成。如果确实不会做,再对他进行必要的启发,争取让孩子在启发下自己做出来。如果他不能完成,再进行讲解,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否则,孩子可能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遇到稍微难做一点的题目就等着家长来帮忙,难以养成动脑筋思考的习惯。

镜头二:像往常一样,孩子做完作业后,把作业本一推,就到一边玩去了。家长开始检查作业,一发现有错,就叫孩子过来改正,检查之后把孩子的书包整理好。

评价:家长对这个场面不会陌生,但不一定会觉得这样做不对。事实上,这个做法也是不当的。

建议:家长这样做,可能导致今后孩子一心求快,因为做完后可以玩,至于对错,反正有爸妈检查,自己就不用管了。久而久之,就可能养成作业马虎的不良习惯。建议家长调整检查的方法,如果作业是对的,可以这样说:“你认为做对了就行,妈妈相信你。”如果发现有错,也不要具体指出错在哪了,让孩子自己再仔细检查。

镜头三:孩子做作业,妈妈在旁督促、指导,孩子学什么,她也学什么。督促过程中,看到孩子做小动作或走神了,妈妈立即指出,不能这样,应该那样,直到孩子最后完成作业才放心。

评价:这种做法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是可行的,一来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习惯,二来可以加强督促,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建议:对此,家长要注意把握分寸。若经常坐在孩子身边唠唠叨叨,指指点点,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紧张或厌烦心理。时间一长,容易使孩子害怕乃至讨厌学习。家长不妨换一换方法,只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而不必全程陪着,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再略作引导,相信效果会同样好。

镜头四:孩子完成作业后,刚放下本子想出去玩,父母急忙叫住,拿出精心准备的附加练习,要求孩子接着完成。

评价: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好的,但很可能辛苦一场,效果却不怎样。为什么呢? 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规律。小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学校里一节课只有40分钟,课中还会安排课间操。如果强迫孩子做附加练习,孩子也许会坐下来,但注意力却没办法集中,这样做往往弊多利少。

建议:适当增加一些练习是可以的,但要适时和适量。是否要加练,首先应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攀比超前。在实施中尤其要尊重孩子,提前告知,避免太随意。

(作者单位:杭州市四季青小学)责任编辑余志全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检查习惯
婚前检查与孕前检查资源联合应用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习惯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检查版
检查版三
Playjng with ch &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