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向东:打造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党报

2009-03-11王志勇

传媒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党报日报合肥

王志勇

2009年11月8日,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委机关报——《合肥日报》正式创刊,从已有52年历史的《合肥晚报》手里接过了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的接力棒,全面履行党报职能,同时《合肥晚报》转型为都市报。日前,笔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合肥晚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向东。

《传媒》:长期以来,《合肥晚报》作为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形成了自己“党报性质、晚报特色”的独特风格。这次新创办了《合肥日报》作为党报,《合肥晚报》转型为都市报,就合肥晚报社而言,主要的战略出发点是什么?

张向东:创办《合肥日报》是合肥城市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今年前三季度,合肥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季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完成GDP1392.68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1817.4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9.7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03亿元。至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30.96亿元,比年初增长22.5%。在这样一个城市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合肥晚报》同时承担市委机关报和晚报的双重职能,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办《合肥日报》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报纸分众化趋势更加明显,把《合肥晚报》的党报职能分解出来,让《合肥日报》接过党报的接力棒,专职履行机关报职能,有利于做到“术业有专攻”,更好地满足媒体分众化的需求。

《传媒》:《合肥日报》较同类报纸而言有哪些创新之处?

张向东:我们的目标是办中国最好的城市党报。目前,《合肥日报》共设8个版。头版为“要闻”;二版的“政声新闻”与三版的“民生新闻”对称设置,力求达到“互文见义”的效果,四版是“经济新闻”,五版为“时评”与“理论”、“县区”、“热线”的轮版,其中,理论版至少每周两次,每次半个版面,力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以更好地武装头脑、教育干部群众,争取在理论版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办出自己的影响。其他三个版分别是“文体新闻”、“中国新闻”和“国际新闻”。

《合肥日报》采取“导读置顶”的新模式,把当天最精彩的新闻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头版的报头之上,为更好地体现版式、风格的优越性,聘请视觉设计专家为《合肥日报》量身打造版式、栏目,设计并严格推行《合肥日报》的VI系统。

在体制机制上,《合肥日报》在筹办之初就突破了党报长期以来的事业编制框架,把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放入档案,以岗定薪,激活用人体制,这在全国党报中目前是唯一的。

在《合肥日报》的民生新闻部、摄影部、校对室等以年轻人为主的部门,创造性地推行“轮流负责制”,让每个年轻人都有机会担任为时3个月的部门负责人,通过实践锻炼后再择优选拔部门领导。

除了采编以外,《合肥日报》还在广告经营、发行上推行新机制,广告、发行实行代理制,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能提供优质服务、信誉度高、专业性强的广告经营和发行投递公司。

《传媒》:请介绍一下合肥晚报社的总体架构和近期规划。

张向东:新闻方面,随着《合肥日报》的创办,目前合肥晚报社已建立起《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今日生活报》、《合肥在线》“四报一网”,党报、都市报齐全,日报、晚报、晨报、周报、手机报、网络等全媒体联动的发展格局。经营方面,报社拥有广告、发行、印务、投资等子公司,主要是围绕主业,拓展产业链。

按照合肥市委关于组建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的战略部署,当前报社的中心工作就是筹建传媒集团,目前集团架构、薪酬体系等相关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等待上级领导机关的审批。

报纸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既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又具有产业属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我们将通过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全国一流、省内领先、合肥特色的标准打造合肥报业传媒集团这个全新的新闻宣传工作平台,以推动新闻采编、报业经营、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事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传媒》:在发展非报产业方面,合肥晚报社近期有哪些措施?

张向东:近年来,合肥晚报社一直致力于拓展非报产业。我们的主导思想是拓展非报产业必须要围绕主业来延伸产业链,这样既能避免报社的发展过分依赖报纸,降低市场风险性,又能给非报产业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今年报社对SP、便民服务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对外商业印刷、代购代销新闻纸方面也有较大增长,目前正在谋划教育广告参与社会力量办学,汽车广告参与汽车经销,平面广告向户外广告、楼宇广告、风景区广告、高架广告以及DM杂志延伸等拓展业务。另外,已成功举办8届的“中国·合肥龙虾节”将在明年首次尝试扩展到省内,与蚌埠、淮南等地联办,节日期间将推出系列美食、旅游、文艺、经贸等活动。我们主要承担非报产业拓展工作的投资公司也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谋划上市。

《传媒》:我们知道合肥的报业市场也是硝烟弥漫,除党报外,分属3家报社的5份都市报竞争十分激烈。您认为合肥晚报社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石是什么?

张向东:正如您所说,合肥报业市场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较其他省属媒体而言,合肥晚报社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强烈的本土属性,有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坚定支持,在市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另外就是差异化办报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在报社“四报一网”的媒体架构里,《合肥日报》是党报,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较小,《合肥晚报》、《江准晨报》、《今日生活报》是都市报,其中《江准晨报》早晨出报,《合肥晚报》依旧坚持下午出报,两者在出报上有时间差,在新闻内容上也可以互补。近期《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分别进行了重大改扩版,《合肥晚报》主打“合肥市民家庭生活报”,《江准晨报》则主打“新合肥、新市民、新晨报”,两报都大大增强了合肥本地新闻的分量,着重报道身边的新闻。另外《今日生活报》是时尚类生活周报,是省内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份时尚类报纸,而《合肥在线》则是网站。可以说,目前我们4个子媒体都有各自的读者群,分众化程度很高。

再者,这些年报社吸引、培育了一批有志于新闻事业和媒体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与同城其他媒体竞争的坚实基础。

《传媒》:刚才您提到我们有一个合肥在线网站,据我们了解,目前不少国内纸媒创办的网站都是平面媒体新闻内容的堆积和分类,是报社新闻的电子化或网络化。您对网络媒体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张向东:我个人这些年也一直关注着新媒体的发展,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去年汶川地震后我曾写过一篇《未来媒体:“新”主沉浮—一从抗震救灾报道看新媒体优势与传媒新生代成长》,可以说我本人对发展新媒体是十分重视的。

报社的合肥在线网站是安徽省重点新闻网站。最近,我们在即将成立的集团框架下组建了新媒体事业部。近期的规划是成为安徽省知名的区域门户网站,进入安徽省前三名。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BBS论坛用户数、发帖数、人气,网络视频及直播,分类信息频道、人力资源频道进入安徽省前三名,房地产频道、汽车频道和户外LED广告等进入合肥市前三名,另外手机增值业务年收入要达到200万。

猜你喜欢

党报日报合肥
合肥的春节
打了疫苗还感染,为何还要打疫苗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两会党报传播力总榜出炉:浙江问鼎
灵感日报
小小书画廊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