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章:云起龙骧

2009-03-07

中华传奇 2009年2期
关键词:冷面李小龙艾伦

《精武门》封镜之后,李小龙仍有意为嘉禾拍第三部电影。

1972年大年初三,李小龙到九龙太子道罗公馆,给导演罗维拜年。

闲聊中,李小龙说,当演员终究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罗维笑道:“那还不容易,只要你向邹文怀提出要求,你随时可以当上导演。但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导出的影片才可能像个样子。”

李小龙若有所思,没有往下说。

在这之前,邹文怀曾与他俩商定,新片《冷面虎》,春节过后筹备开机。由罗维先弄剧本。没几天,罗维便把本子弄出来了,交李小龙过目。李小龙说他马上就看,若无意见,即可投入开拍。

李小龙看了《冷面虎》的剧本,极度不满,他将之弃在一边,决定另起炉灶。

等了三星期,实在等不下去了,罗维便去找邹文怀。

罗维说:“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是知道的,他这人一向做事都是个急性子。我把本子给他已经三个星期了,他一声不吭。”

“那你是什么意思。”邹文怀问罗维。

“什么意思?就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你给他打电话可能好说些。”

邹文怀便打电话问李小龙:“罗维弄的那个《冷面虎》的本子,你看了有什么想法,我想先听一下。”

李小龙在电话里说:“那个本子啊,我还没来得及看呢。我最近有点事缠身,实在是太忙了。这样吧,过几天我看了再说。”

放了电话,邹文怀无可奈何地说:“那就再等吧。”

又等了一个礼拜,还是没有动静。罗维沉不住气了,他也不再支会邹文怀,而是直接约李小龙面谈。他要李小龙不要拐弯抹角,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这次,李小龙没有绕弯子,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冷面虎》的剧本根本不行。”

罗维一听,急忙问道:“什么地方不行?你指出来吧,改写是很容易的。”

李小龙却诡谲地笑了笑,说:“我也说不上什么地方不行。这么办吧,我来亲自动笔,改好后再还给你。”

罗维心里气得不行,但表面上仍是强作笑容说:“那你快点哦。”李小龙微笑道:“不用你催,我李小龙办事从来就是急性子。”

结果又是好长时间没有音讯。罗维不停地催,他总是一句:“快了,快了。”或者是,“还有一处没妥。”总之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就这样又拖了三个月。罗维终于回过味来,他觉得李小龙成心是在糊弄自己,一气之下,他决定另外请人来演。“你想让我的《冷面虎》胎死腹中,我就生下个金娃娃给你瞧瞧!”

可是,要在港台演艺圈选中一个足以顶替李小龙的角色,除了王羽,没有第二人。

罗维与王羽却是一对人人皆知的冤家。

当年,罗维与王羽都还在邵氏时,王羽因与导演张彻闹翻,一气之下,应小导演程刚邀请,去主演他执导的《神刀》,而《神刀》的制片则是罗维的太太刘亮华。

没想到,《神刀》刚开机,王羽就与刘亮华闹了个不愉快,两人吵得很激烈。老板为了稳住王羽,便把刘亮华制片一职免掉,以平风波。事是由王羽挑起的,罗维被枕头风一吹,便怒气冲冲地跑到王羽在香港的寓所兴师问罪,“大刀王羽”当时正红得发紫,抽出大刀,一招“湘江断流”,当即宣布与罗维绝交。

现在罗维要请王羽,却不知如何去请,他老婆见他愁眉不展,当即挺身而出,决定亲赴台湾去请王羽。

谁也没想到,刘亮华此去台湾,不费吹灰之力,便说得王羽前来。

罗维跟王羽重修于好、携手合作的消息在报上刊出,李小龙恼怒不已,他觉得自己这次很丢面子;觉得罗维策划了一个莫大的阴谋在整治自己。他忘了自己早就打定主意把罗维的《冷面虎》彻底抛弃,这时他却认为《冷面虎》的主角本该属他,他演不演该由他定,请别人演,也该由他定。

李小龙满脸怒气闯进邹文怀的办公室。

“罗维居然敢甩开我,这一切你要负全责。”他那架势就要动手打人似的。邹文怀忙请他坐下。

“有事慢慢说,别生气。”李小龙刚坐下,又站了起来。他指着邹文怀的鼻子说:“都是你姑息养奸,罗维才敢胡作非为。”

“好好好。是我姑息养奸,有话我们坐着说。”

“还坐,我还坐得下去吗?有人已经骑到我的头上来了。”

“没有你说得这么严重。谁敢欺负你?谁又能欺负你?要是真有这么一个人,我邹文怀第一个不答应。”邹文怀这么一说,李小龙便不好对他继续吼了。他坐下说:“怎么没人欺负我,你明明说了对《冷面虎》非常喜欢,我在家里反复斟酌角色呢!”

邹文怀啼笑皆非,明明是他自己主动抛弃的,这就跟三岁的小孩似的,给他糖吃,他扔掉;把糖给了别人,他又哇哇大哭说他早就想吃。邹文怀对他只得温言安慰,口里不停地批评罗维欠妥,并竭力慢慢把话题引到别的问题上。

李小龙不屈不挠,死死咬住《冷面虎》不放,责问邹文怀:“你是嘉禾的老板,《冷面虎》主角一事,你到底作何安排?”

邹文怀无奈之下,说了句差不多等于废话的话:“看看王羽是否接了别的本子,不愿再演《冷面虎》了,那我们自然会让你来演。”

没想到,这句“废话”倒起了作用。李小龙一听,火冒三丈:“你们把我李小龙当什么角色?王羽不愿演的本子,我难道会拾破烂捡来演!”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李小龙“大闹”邹文怀办公室一事,第二天传到罗维耳里,罗维给李小龙挂去电话,成心想再气一气他:“听说你对我很不满意,是吗?”

李小龙没好气地说:“是的,不错!”

罗维一副从容不迫的口气:“那我就要请问一声了,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李小龙大声道:“你为什么不征求我的同意,就把《冷面虎》里的角色给了旁人?”

罗维冷笑道:“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跟你商量过好多次了?是你自己下不了决心,怪我何来?”

李小龙厉声质问:“难道我不可以考虑吗?”

罗维说:“当然,你有这个权利,但我的时间宝贵。中国有一句乡里话:占着茅坑不拉屎。当然,你不是这样的人。”

俩人你一言我一句,在电话里足足“交战”了半个小时,罗维火了,质问道:“听说你在外面讲,你将要对我采取行动,请问这个‘行动二字是怎样解释的?是不是要打我?”

李小龙冷笑道:“怎么,你怕了?你放心,我不是××,我不会打人的。”

罗维没好气地说:“我现在要谈的,是我们俩个人之间的事,请不要牵扯到旁人身上,我不爱听!”说完“啪”地挂上了电话。

这之后,两人在公司见了面,既不讲话,也不打招呼,算是彻底绝了交,

《冷面虎》开拍不久,李小龙经过数个月的准备,一个新本子也酝酿成熟了。他找到邹文怀,他要成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协和”,跟嘉禾合股拍电影。

邹文怀早料到这一天,便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了李小龙的提议。事情既不可逆转,顺水推舟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李小龙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但以目前的实力,他还不具备独立制片的能力,于是,邹文怀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协和”公司的合伙人。

李小龙需要邹文怀,他需要有人扶他上马,而在香港,惟有邹文怀与他的利害关系最多、最大;邹文怀也需要李小龙,像李小龙这样卖座的明星,目前在港台还找不出第二个。

但协和制片公司既没有制片厂,也没有写字楼,一切都依赖嘉禾,实际上是嘉禾的附庸。这是一个典型的“皮包”公司。

然而,正是这家皮包公司,制作出了轰动一时的《猛龙过江》。

《猛龙过江》的故事情节也不复杂。

主人公唐龙,生长在被西方人视为“乡下”的香港,而唐龙又生活在被香港人视为“乡下”的新界。而他只知练功,极少出门,对香港知之甚少。唐龙的表妹在罗马开了一家中国餐馆,遭到黑社会的欺诈,唐龙因之去了罗马。

唐龙到了意大利,笑话百出。在餐馆里点错了菜,不知道如何使用抽水马桶,认为存钱等于将钱白送人家。他既不潇洒,也不解风情,对表妹的温存反应迟钝。最可笑的是,他竟莫名地跟着一位意大利女郎到了别人家中,当女郎坦胸露体,他才如见了妖怪似地,吓得夺门而逃。

在这部片子里,初步显示出李小龙喜剧表演的天赋。

同时,《猛龙过江》的武打,也有新的突破。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两对,令人眼花缭乱。为对付西方黑社会的枪支,在影片中,李小龙用上了武侠小说中常描绘的奇门暗器——飞镖,令观众眼界大开。

在这部片子里,李小龙邀请了亦师亦友亦徒的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参与表演。这无疑是这部片子最眩目的亮点。当时,两人都处于体能与技能的颠峰期,这场真拳实脚的格斗,因之也就成了功夫片诞生以来最经典的场面。

格斗地点的选择,也看出李小龙的匠心。他将之安排在古罗马斗兽场。古罗马斗兽场,在其修造竣工典礼上,古罗马统治者曾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共同“表演”,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只要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斗兽场是死亡的象征,苍凉、古旧、空旷的圆形建筑,给人一种博大的悲剧气氛。

镜头里,惟一的观众却是一只小猫,仿佛这里一切不复存在,惟有生与死较量。

跟另几部影片不同的是,唐龙杀死对手后,没有表现出欣喜,而是显得异常悲壮。临走,唐龙拾起战袍,盖在对手的尸身之上,表达了对对手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就表达出李小龙对于武道的一种理念。

香港制片,一惯以省时省钱为原则,出国拍外景在众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可李小龙做到了,这是香港第一部到欧洲拍摄外景的影片。

《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演自导的。在片场,当其他人还没来,或都走光了,他却独自在摄影棚里潜心琢磨,研究即将拍摄的新动作,并会神经质似地比比画画。

休息对他来说,几乎不存在。这时的李小龙,已全然忘记了他曾大力提倡的一张一弛的好莱坞式的拍片方式。

在罗马拍外景时,为了省钱,必须在短时期内拍完所有的外景镜头。他们在交通最繁忙时,或天气十分恶劣的日子,都没有停机。他自己一丝不苟,也要求别人一丝不苟,动辄板起面孔,或大声叱喝。有人背后骂他是暴君,也有人发誓再也不跟李小龙合作。

《猛龙过江》于1972年12月30日首次公映。

在此之前,李小龙下了一个赌注,说这部电影的总收入会超过前两部电影,至少在香港会这样。他预计卖座会超过500万港币。

媒体已习惯了他这种口气,但这次觉得他的海口也夸得太大了点吧,在大篇幅的报道后,都不忘来一句看笑话的调侃。

首映那晚,邹文怀陪同李小龙夫妇去戏院观察观众的反应——观众的反应又是空前的热烈,影迷们再次为他绝世的功夫所折服,同时惊叹于他的喜剧天赋。掌声欢呼声如海涛江潮般汹涌。

《猛龙过江》的票房收入果真超过500万。曾经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等待《猛龙过江》公映之时,李小龙早已开始筹拍他的第四部电影——《死亡游戏》了。

他的创作冲动来自一个宏大的心愿——那就是让全世界最伟大的武术家和运动家,同在一部影片中出现!

恰好这时,李小龙的弟子依鲁山度受香港武术界邀请,要来做访问。李小龙觉得这一机会实在太过凑巧了。于是他给依鲁山度写信,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他,请他在港多停留些日子,一道拍摄《死亡游戏》的镜头。

依鲁山度很高兴地接受了李小龙邀请。在香港,他们筹划了一个星期,然后拍摄了一些零散的,但又极富有刺激的搏斗场面。

同时,李小龙还把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阿布杜尔•贾巴尔(Abul•Jabbar)邀来香港拍片。贾巴尔身材高达7英尺4英寸(约合2.23米),李小龙站在他面前,犹如一个小孩,离贾巴尔的肩头还差5英寸。

贾巴尔是美国职业篮坛最辉煌的球星,有篮坛五星级上将之称。在美国,贾巴尔的名气远比李小龙要大。然而,贾巴尔却是李小龙的学生。

贾巴尔是洛杉矶湖人队的主力队员,十分繁忙。李小龙—个电报,便把他召来了。李小龙在片中与他演对手戏的目的,就是展示他的截拳道,如何抗御和制服比他身材高大并且武艺高超的敌人。

李小龙与贾巴尔,也只是拍了些零散的镜头。

李小龙在美国好莱坞曾立下三大宏愿:

一是推广弘扬截拳道,使中国功夫传遍全世界;

二是使华语片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认识中国电影;

三是在欧美的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

前两大宏愿,可以说已基本实现。

在拳术方面,他是美国武术界传奇式的英雄,中国功夫由西向东突进,渐成热潮。继而是欧洲的功夫热、拉美的功夫热、澳洲的功夫热。这种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使得对武术有所疏远的华人,再度热衷于古老的中国功夫来。

李小龙主演的影片,虽说不是第一个打进国际市场的,但他却是第一个最成功的打入者。他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先在东南亚闹了个满堂红,继而又风靡贝鲁特、罗马、布宜诺斯艾利斯、悉尼等大都市,在美国还创下了在港人眼里近乎天文数字的6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现在,就差最后一个宏愿——在欧美影片中担任主角了。

应该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欲邀其拍摄《无声笛》的计划,是他实现这一宏愿最好的机会,可是李小龙回绝了好莱坞。为此,还得罪了老朋友施立芬。

在好莱坞,除了施立芬之外,关注李小龙的也大有人在。华纳公司前任副总裁弗烈德•温特杜尔就是其中之一。

温特杜尔曾做过纽约一家夜总会的经理,后加盟华纳公司担任创作副总裁,并担任过《福斯托音乐会》、《神探智擒色情犯》等著名影片的制片人。他看过李小龙演的好莱坞电视剧后大发感慨:“我希望今后所有的惊险片,都要进行类似武术打斗那样的徒手肉搏,那比拿枪狂扫一番要刺激得多。”

温特杜尔跟李小龙有一些私人交情,他由此而动念为李小龙筹划一部中国式的功夫片。1969年,温特杜尔把自己的构想提交公司高层,结果被否定掉了。这一切,李小龙均蒙在鼓里,温特杜尔是不会把高层的秘密泄露于外人听的。

后来,李小龙回港发展,红遍半个地球。温特杜尔认为请李小龙主演好莱坞影片的时机已成熟。这时,他遇到一个志同道合者——道具及美术设计家保罗希勒。

保罗希勒也是来自纽约,曾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讲师兼舞台美工师。他后来到好莱坞发展,除干美工的老本行,还担任过《驯悍记》一片的制片人。保罗希勒也很欣赏李小龙的电视、电影。

当温特杜尔和保罗希勒有了拍摄好莱坞第一部中国功夫片的意向后,便一起去拜访金像奖剧作家史达灵•施立芬。

施立芬表现得很热心,他非常赞同他们的意向,说:“早就该为李小龙拍一部中国功夫片。”但施立芬拒绝合作。他说,“我掺合在里面,会使李小龙重新勾起印度之行的旧怨,反而会搅掉你们的计划。”施立芬表示,他可提供中国功夫及李小龙截拳道方面的资料。

温特杜尔和保罗希勒请人写了一部《血与钢》的电影文学剧本,上报华纳公司,很快就得到批准。

温特杜尔设法与李小龙取得联系。这次,李小龙没有放弃他盼望了快10年的主演好莱坞影片的机遇,他毅然停止《死亡游戏》,答应了温特杜尔。

李小龙不无炫耀地将华纳公司邀他主演电影的消息告诉了邹文怀。

邹文怀也显得很高兴,他说:“你现在不只是个职业演员,还是制片公司的老板。现在是他们有求于你,你干嘛不以协和公司的名义与华纳公司合作。影片成功,不仅你出名,你的协和公司也出了名。还有你获的利不只是片酬,还可按比例分成。”

邹文怀的建议使李小龙非常兴奋,他几乎有些手舞足蹈了。“对,如今我的协和,也可跟国际大公司华纳平起平坐,平分秋色了!”

于是,邹文怀作为协和公司的合法合伙人,同李小龙一道飞往美国,同华纳公司商议合作事宜。

华纳公司对李小龙一行高度保密,但是李小龙的面孔已为美国观众所熟悉,无孔不入的记者将他的行程探得一清二楚。在他们飞抵美国的第二天,消息就刊在洛杉矶的报纸上,在好莱坞引起较大的轰动。

李小龙被美国的传媒炒成东方第一位功夫影星,《血与钢》被炒成好莱坞巨片。

好莱坞的大制片公司如美高梅、哥伦比亚、联美等,也都派要员四处活动,竭力想把李小龙拉过去,许诺的条件比华纳优惠,只是苦于一时泡制不出功夫片剧本来。

在这种情况下,华纳公司破天荒地纾尊降贵,他们没提任何条件,单方面地全部接受了协和公司提出的条件,并率先在合约上签了字。

这份合约商定,《血与钢》由华纳公司和协和公司联合拍摄制作;制片资金由华纳公司负责,拍摄与制作在香港;剪辑好底片后,英语版的后期制作在华纳公司,国语版则由协和公司负责,票房收入按两种版本进行划分,其它事宜则另附细则,或再商议。

这实在是一大奇迹。按照惯例,协和这样的小公司怎么可能跟好莱坞巨头平起平坐!

李小龙又创造了一个神话。

这部影片的制作资金预算是60万美元(但实际上用了80多万),60万在好莱坞属一般标准,但对港台公司来说,无疑是一部巨片。这使得依然是空壳的协和公司名声大噪,大有与邵氏、国泰等大公司平分秋色之势。

该片的英文片名是《ENTER THE DRAGON》,中文片名为《龙争虎斗》。李小龙喜欢以“龙”为片名,一则取自自己的名字,二则象征中国。

1973年元月,华纳公司的人飞赴香港。他们有:制片人温特杜尔、保罗希勒,导演罗勃•高洛斯,演员杰凯利、约翰•萨克逊、安娜姬贝莉等。

高洛斯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早年曾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

《龙争虎斗》的拍摄可谓多灾多难。

嘉禾厂的拍摄条件远比好莱坞差得多。而故事情节大部分是在荒僻岛屿上展开的,嘉禾在选定的一个岛上搭建了大规模的外景场地,生活条件差得没法想象。

辛苦自不用说,最糟的因水土不服,每一个美方人员都染上疾病。拍摄工作一度被迫停下。

李小龙力图使这部影片超过前三部,他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苦思苦想,吃的苦头、付出的精力自然比任何人都大。同时,他又把对自己的这种要求,强加于别人头上,不光是对演员,对灯光、美工、化妆等人员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小心翼翼,不敢马虎,但却腹诽不已,觉得他在吹毛求疵。

分镜头剧本与拍摄几乎是同步进行,即边拍边写,依据整个故事框架和拍摄的实际状况与效果。操刀人是好莱坞的资深电影剧作家米歇尔•艾伦。

一开始,李小龙就对他颇不满意,认为他根本不懂中国功夫、中国的风俗习惯。李小龙对他很不恭敬,与他谈论剧情发展及人物对白,不是以商榷的口气,而是在质问。在外人的眼里,好像艾伦不是邀请而来的,而是因犯滔天罪行来接受审判的。

李小龙对艾伦写出的场面片断,不仅仅是挑剔中国功夫之类的常识问题,而是要与他想的完全一样——然而,谁也不知道李小龙肚里是怎么想的,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说一些玄之又玄、空之又空的武道哲学,再叫艾伦用具体画面表现出来,并且要形神兼备。有时,他昨天讲的意图,第二天一早就推翻了,但责任却要由艾伦担当,谴责艾伦把他的话当耳边风。

艾伦也是一个执着的人,他非得把剧本写好写完不可。结果,李小龙声称:不能跟艾伦共事下去!

李小龙对艾伦的不满,导致与制片人温特杜尔的冲突,李小龙声色俱厉地指责温特杜尔在剧作人选上的严重失策:“他根本就不懂中国的功夫!什么都不懂!若是我,比他强一千一万倍!你应该知道谁适合写我主演的剧本,你这样做,是存心要把剧本弄得一团糟!”

作为投资方的制片人,会存心把剧本弄糟?这是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但没有人能说服李小龙。温特杜尔哭笑不得,为了大局,温特杜尔忍住火气跟李小龙解释。“是的,是的。艾伦对于中国功夫,理解有着障碍,但艾伦,艾伦是一名杰出的电影剧作家。我们要协调,使艾伦能够有效地按你的意图来构思。”

在这种情况下,艾伦忍不住反驳李小龙,说:“你是武术指导,中国功夫不传神,武术指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小龙暴跳如雷,立即宣布炒艾伦的鱿鱼:“你滚,回你的好莱坞去吧。我一辈子也不愿再见到你!”

李小龙其实没这个权力,编剧是受雇于制片人的。但美方为了顾全李小龙的面子,遂将艾伦劝离片场宿舍,并且把艾伦的行李也拿走了。

温特杜尔跟邹文怀商议后,把艾伦安排到一家高档酒店住下,一切待遇不变。

温特杜尔仍希望李小龙回心转意,但李小龙没有,他说:“我来写!”然后一头扎进写字间。但此时的他,已经无法静下心来,没多久,不得不悻悻地出来了。他要干的事委实太多,他除了主演兼武术指导,还要越俎代庖管制片、导演、摄影、灯光、道具……等等。

李小龙总是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

没有了脚本,拍摄只好停了下来。停机就意味着浪费大量的资金。剧组不得不开会,会上,李小龙一个劲地说剧本不行,温特杜尔说:“我们会请好莱坞最优秀,也最擅长写动作片的电影剧作家重新创作,比如史达灵•施立芬……等等。”他一连说了五六个人名,然后看李小龙的反应。李小龙却回答说:“我要最好的!”

李小龙刚回到住处,温特杜尔的电话就打过来了。两人在通话中再次谈及编剧人选事宜,温特杜尔再一次以暗示的方式推荐施立芬。李小龙仍是那句话:“我要最好的。”

“李小龙已经不需要施立芬了。”

温特杜尔与保罗希勒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怎么办?两人一筹莫展,最后只好再打电话跟他商量。没想到,在这最后一次通话中,李小龙却责怪温特杜尔没请施立芬来!温特杜尔当时就蒙了,又好气又好笑,直觉告诉他,李小龙神经只怕有了毛病。

现在惟有施立芬能拯救剧本。

其实,在华纳公司总部,早已有人在做施立芬的工作。施立芬最初怎么都不同意,他苦笑道:“我现在无法讨到李小龙的好。”

华纳公司没辙,这一消息传到片场,大家都傻了。

“让我试试看!”琳达对温特杜尔说。

“太好了。琳达,现在惟有你能拯救剧组了!”保罗希勒说。

琳达接通了施立芬的电话,口气近于哀求,她说:“帮帮他吧,他现在十分困难,很需要你的帮助,也只有你能帮助他。”

施立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不用再说了,我马上就动身。”

施立芬与李小龙在片场见面,没有任何客套,马上就开始讨论剧本。

两人在工作中,也常发生争执,不过,很快就能达成一致。有时,李小龙还会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主动做出让步。这使温特杜尔感到惊喜,看来李小龙已完全恢复理智,如果把施立芬得罪走了,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赶来香港“擦屁股”了。

米歇尔•艾伦在暗中仍参与着剧本的创作。因为剧本的前半部是他写的,施立芬在许多问题上需要跟他商量。一天,李小龙在九龙街头看见悠闲散步的米歇尔•艾伦,李小龙惊诧莫名,正欲追过去问话。

“被李小龙撵回美国去了”的米歇尔•艾伦自知不妙,很快就从李小龙视线下消失。李小龙找到温特杜尔,向他大发雷霆:“你竟然欺骗我,那个家伙,让他立即买好飞机票,给我滚回美国去!”

温特杜尔无奈地摊摊双手。

艾伦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回美国。临走时他伤感地说:“平心而论,李小龙确实是个完美主义者,一切都想弄得好上加好。可我无法忍受他的作风,在我看来,他不仅像个暴君,而且像个疯子。”

《龙争虎斗》预计四个星期内拍峻,但事实上拍了十个星期。困难比想象的要多得多,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在这里寸步难行。

猜你喜欢

冷面李小龙艾伦
Noodle or Roll?
我家的“冷面杀手”
高原往事
吉米问答秀
做最真实的自己
谁动了我的烤冷面
风之彩
野餐篮丢失案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成为传奇的花边,还是传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