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2009-03-06

消费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对策

谈 晓

[摘 要]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绝好的生态本底条件,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适度开展生态旅游,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共识。本文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并着重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对策

一、引言

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生态旅游定是一种普通的旅游产品,强调从传统旅游的“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转移到“自然景观”,生态旅游的初衷就是享受自然美,实现人地和谐。1995 年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给“生态旅游”定义为:它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色彩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强调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的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风景旅游活动。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具有良好的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二、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经济基础

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结构的局限性,我国极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有限的政府拨款。我国自然保护区投资每百公顷为0.5美元,仅为世界平均的1/25,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建设费用缺口占需求额的60%,管理费用缺口占需求额的26%。由于资金的极度缺乏,许多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仅停留在日常维护上,对于自然保护区开发所必须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均无法开展。生态旅游业为自然保护区开发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使得自然保护区许多环境保护设施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二)生态旅游可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让旅游者亲自游览自然保护区,增强对其了解和认识,发挥扩散效应,加上媒体的宣传作用,让更多人知道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有助于采取措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例如,浙江天目山位于黄山和东海之间,是浙江最主要的一个自然保护区。1986年天目山成为首批颁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随着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之后,天目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从上海、杭州来天目山旅游的人很多了,源源不断的游客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座座造型独特小宾馆在天目山脚下安家落户,政府为了使外地的游客能更方便的出入,还修建了高标准的道路。

(三)生态旅游可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业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地方餐饮服务行业、住宿服务行业、土特产品市场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减轻自然保护区的压力,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使直接受益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责任,生态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当地居民应共同关注与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提高其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及经济发展统一的关系的认识,使直接受益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工作,从而带动周边社区的发展。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许多地方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恣意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往往景区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科学论证与总体规划前提条件下,盲目地组织人员进行大规模开发。由于许多地方存在“重开发、轻保护”观念,造成不可再生生态资源浪费和破坏。如我国最著名的石窟,俗称千佛洞的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由于以前的盲目开发,致使窟内的佛像,壁画遭到破坏,造成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许多地方在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力,执法不严,不少极其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许多景区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许多地方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已造成生态严重失调

近几年来自然保护区景观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发展趋势愈来愈显著,使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已受到建设性的破坏,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如在我国许多古代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索道往往不仅破示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如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非法建设空中索道和旱地滑道等旅游设施案件;内蒙古九峰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采煤企业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案件。

(三)许多地方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已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加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也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加上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自然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游客走到哪,随手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如较为典型事件为: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小水电站案件;云南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建设水电站案件;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非法建设空中索道和旱地滑道等旅游设施案件;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违法建设交通设施案件。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被大众所瞩目,置身原始自然的美丽风光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开发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来思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以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满足现实需要的开发与保护现有生态环境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对核心。实施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以及旅游开发会带来何种影响的研究,应该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检测部门,并定期对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进行监测,为和谐平衡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应注重资源与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增加旅游者享受乐趣和给地方经济带来效益,将所在地区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内。可持续旅游发展可以也应该成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关系问题的衡量标准之一。

(二)政策引导,加强管理,综合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保护,需要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以规范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管理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发挥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科研、教育等方面政策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保护环境,应该大力宣传生态旅游的知识,加强游客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应大力加强政策和旅游宣传教育,可以使社会形成开发保护的共识,使旅游者成为文明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者。通过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 建立高质量的生态旅游基地和景点网络,可以促进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合理景点与景物的规划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可行性论证基础之上。在制订生态旅游规划时,必须科学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行性,计算保护区的环境容量,合理划分功能区,如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区,划分为森林游览景区、野生动植物观赏景区和游客活动区等等。做到在充分利用河、湖、山、绿地和气候条件,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景观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自然保护区本来的风貌。通过制订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以确保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后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并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珍贵的自然、人类遗产进行保护,减少生态资源的自然损耗,延长其生命周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快培养生态旅游高素质专门人才,积极推广绿色旅游

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开发和保护主要依靠人,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门人才,才是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一方面通过引进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来景区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可以开办一些知识讲座或者培训班来提高现有保护区内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生态旅游点,应设法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如可以在保护区周边建造生态旅馆,旅馆的建筑材料可部分地利用再生原料。旅馆的废水可直接用于浇灌植物园。在旅游地及其附近要求使用太阳能驱动或电能驱动的小车和自行车作为生态交通工具,或者要求旅行者以步代车。景区内设立专门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化妆品、纯棉服装、手工艺品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书籍和小型技术设备。

参考文献

[1]万绪才,朱应皋,吴芙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 2004,20(3):15-19

[2]蒋明康,吴小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J]旅游管理 2000,06 :1-4

[3]董海山, 欧阳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保障措施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21(5):184--186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对策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