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消协:提防商家打折陷阱

2009-02-26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2期
关键词:刘女士陷阱发票

春节是商家销售旺季,春节期间,商家名目繁多的促销方式让人眼花缭乱,低价背后的数字游戏让人感觉像是雾里看花。消费者在购物时,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标志是否齐全(包括厂址、厂名、级别、成分、重量等),尤其要关注生产日期、有效期。

去年12月,消费者刘女士在某商店买了3条羊毛衫裤子。据刘女士反映,销售人员介绍说是名牌羊绒裤,搞促销,5折优惠。没想到,刘女士回家穿了1周就起球了。待她找到商家,商家早已人去楼空。

据湖北省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商家大致有两种促销方式:一是实物型促销,让消费者看得到赠送商品的价值。另一种就是返券的方式,很多消费者听到返券这个词都会动心,产生购买欲望,但买了商品以后才发现,返券活动所涉及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商品,更多的商品不能参加这个活动。

而且,在使用返券商品时,有时商家还要求凑够一定金额,否则返券还不好用。这样,就会陷入“买就返——返就买——买就返”的怪圈。

1月5日,湖北省消委发布今年第一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贪图便宜;要认准正确辨别产品能否保证质量,买的商品要保证使用。

注意防范商家优惠陷阱,参与购物抽奖前应问清规则,以免掉进多重消费的连环套;接受免费服务要多个心眼,事前了解清楚哪些免费、哪些不免费;赠品要检查是否接近保质期。

注意发票上的文字。不要轻信商家日后再取发票的承诺,防止商家拒绝“三包”;发票上的物品名称要写具体,皮制品一定要加上“皮”字,不要只写字母、代码或包、鞋等模糊字样,以防今后无法举证维权;谨防商家在发票上加盖“打折商品,一律不退”等章印,并借此推卸责任。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打12315投诉。

猜你喜欢

刘女士陷阱发票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陷阱
失物复得好心车长受赞扬
陷阱2
陷阱1
短信请假无回复视为旷工被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