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物的传承与进化

2009-02-24

中国经贸 2009年22期
关键词:传承可持续发展

李 珂

摘要:通过对自然造物到人工造物的演化进程的阐述,分析当今建筑、工业产品方面人工造物对自然造物的学习,借鉴与发展。阐明两者之间传承性与内在的异同。明确当今设计人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无机物;有机物;能量循环;环境亲和力;可持续发展,传承

在自然造物的过程中,从无机到有机的分界线(生命的起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下面介绍几种著名的假说。一个是生命起源的创造论(或神造说),《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人类是否真的与上帝有着密切的关系恐怕只有到上帝来审判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知晓。我们不能否认创造论,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科学可以证明它是否是真正的真理。

一个是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说,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亚里士多德说的“……有些鱼由淤泥及砂砾发育而成”。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生命体开始以基于有利于生命繁殖的方向改造非生命的世界,我们可以说,造物的权利从神的手里部分地转交到了生命的手里。最终,自然造物中终极的形式出现了,那就是人。这是自然界创造出的最为巅峰的作品。在智慧的引领下,人类逐渐能够认识并改变世界。但是人有一个局限性,那就是人的一切创造都是利己主义的,为了人类的长久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造物。人类行为的本质跟单细胞生物的行为目的本质并没有区别,那就是谋求自身的发展。

人工造物与自然造物有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目的性”。严格来讲,以我们现有的认知程度,我们还不能说明大自然有任何的目的性可言。大自然的运作是有其固有规律的。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认知到了自然的规律,发展出了各种学科,最重要的是物理学和数学,数学帮助人们量化了世界,成为了科学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物理学则总结出了三大定理。阐释了我们的世界万事万物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并努力寻找到普遍的真理以解释未知的领域。这一切知识的积淀都为我们人工造物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在传承中,人类的造物水平无论从质量或是数量上,都有了飞跃发展。现在的微生物领域,已经可以按人类的意志自由操作原子,控制基因的排列,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因为飞行器的发明发展,超出了地球的范围,先进生产方式能够提供极高效的生产效率。制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机械。

人类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转化其他能量到电能的方法。每一次的进化,都伴随着对地球能源循环的暂时性打破。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由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呈指数增长,这种打破层度越来越剧烈。两三头牛拉犁耕地,田间水车缓慢磨面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冒着黑烟的火力发电厂,以汽油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能源大量的利用,在技术不成熟的初期带来的必然是粗放型的。对能量的利用率低下,大量的能量利用残余以废弃物的形式流入了大自然,造成了生态的极度不平衡。

设计界的诸位由此肩负起了重大的责任。人工造物,目的是为了让人类过得更好,当发明了巨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后,如何整合改进这些新技术,使之更加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让他们形成更加合理可靠易用的最终产品,就成为了各行各业设计师的最重要的课题。

由自然取经面来的设计,我们可以在建筑,工业产品,环境艺术等领域有很多上乘的例子:现今在建筑界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典型的例子就是仿生学的应用,对于非洲耸立的巨大蚁穴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为现在的摩天大楼设计更加合理的通风结构,节约不必要的能源浪赞。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仙人掌citycactus就是一个模仿轮花序植物建造的住宅群,每一片花瓣在一天内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日照。

日本在轻工业产品设计方面尤其精湛,对于造物的思考在近代也非常的深入,2000年4月由日本设计师原研制策划的“re-design一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中,几位资深设计师针对日常用品,如卫生纸、火柴、捕蟑盒、尿不湿等进行再思考,这是一场精彩的对于产品的合理性进行再思索以及功能的拓展的展览。其中以纸管建筑闻名世界的设计师坂茂,在设计卫生纸卷的时候,反传统的设计出了方简型的卫生纸卷,在金属纸架的配合下每拉一格便会发出声响,巧妙地提醒了纸的用量,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心可谓用心良苦。津村耕佑将尿不湿功能扩展到成人世界,为成年人设计的舒适的尿不湿无疑为很多不便工作时离开工作岗位的工作者提供了方便。公共照明设计师面出熏所再设计的火柴也很特别,使用天然的掉在地上的小树枝顶端涂上发火剂而成“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的形状是优美的,这样的设计也许能够让人忘记繁忙的时间,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火、人以及各种各样的世间万物的印象。”给人以很强的象征意义。

人类在十几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不断的学习自然造物,不断的探索自然造物的边界,以期能够做出神才能做出的作品。在这种人类求发展的精神的引导下,造物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造物的完美性逐渐接近自然造物。这或许就是人所追求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所在。

猜你喜欢

传承可持续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