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

2009-02-24

中国经贸 2009年22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税收筹划税收

穆 红

摘要:在合理、合法的前提条件下,利益主体的效益最大化目标使得税收筹划在我国的实施应用已成必然,通过利用税收筹划的各种方法与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相结合来减轻税收负担水平,增加企业的净利润和资金的存量,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关键词:税收;税收筹划;合理应用

税收筹划是在充分了解现有税制及合理预测税制变动的基础上,纳税人运用合法手段及非违法方式进行的一种涉税策略和谋划。其目的是使纳税负担最小化或使企业综合营运目标管理最大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合理地运用税收筹划在企业发挥作用,并有效地实现“节税”的税收利益,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作。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

税收筹划的基本做法是:对纳税人各种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应纳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在不受其他条件制约的情况下,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方案。

1不予征税方法

不予征税方法是指选择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不予征税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方案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每一种税都规定有明确的税收征税范围,相对于具体税种而言,只对纳入征税范围的经营行为、所得或财产征税,对于没有纳入征税范围的则不征税,这就要求企业纳税人在对照税收政策、权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作出事前安排,在多种被选方案中选择不予征税的方案。

2减免税方法

减免税方法同不予征税方法类似,只不过不予征税属于减免税的极端表现。减免税方法是指选择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可以享受减税或免税优惠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方案,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许多税种国家在规定征税的具体政策的同时,对于特殊的经营活动或纳税人,通过减免税优惠政策作出照顾或鼓励的政策规定,纳税人可以对照国家减免税的优惠政策条件,事前对其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安排,以求符合条件,办理相应的报批或备案手续,享受减免税。

3税率差异方法

税率差异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税率差异,选择税率较低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方案,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如:小型酒厂生产多个品种时对成本核算方案的选择,按照综合成本法核算缴纳的消费税额要高于按照品种分类核算法缴纳的消费税。

4扣除方法

扣除方法是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使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计税依据中尽量增多可以扣除的项目或金额,以减轻税收政策负担的方法。纳税人应当在发生费用或支出时,对费用的项目、性质、支付方式及票据使用等方面,事前作出安排,以求符合政策规定,在计税前扣除。如: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限额内捐赠,就可合理的避免爬高的税额。

5抵免方法

抵免方法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使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已纳税额或相应支出,在其应纳税额中予以抵扣,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的经营情况,对照政策规定,事前作出安排,以抵免方法减轻税收负担。

6延期纳税方法

延期纳税方法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将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当期应纳税额延期缴纳,以实现相对减轻谁否负担的方法。延期纳税方法虽然不能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但对纳税人而言,纳税期的退后,相当于获得一笔政府的无息贷款,获取货币时间价值,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7退税方法

退税方法是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使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相关税额退还的方法。退税是将纳税人自己或相关纳税人已纳税额从国库中直接退出,纳税人应根据自己的经营活动的情况,对政策依据和相关条件,事前作出安排,以顺利享受到退税政策。

二、税收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财会制度对成本费用的确认、收入实现的确定、资产的计价等规定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各期的成本费用、收入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应交所得税的数额,而且这种选择大部分在税法上都予以承认,这就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1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

企业销售货物有不同的结算方式。结算方式不同,其收入确认的时间也不同,纳税月份也有差异。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贷款或取得索款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采用托收承付或以委托银行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好托收手续当天确认收入时间;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销货方式均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企业收入确定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方式,以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时间。这样,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时间来加以筹划,可以合理归属所得年度,达到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利益。

2费用列支的选择

对费用列支,税收筹划的指导思想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减少应交所得税和合法递延纳税时间获得税收利益。通常做法是:(1)已发生的费用及时核销入账。如已发生的坏账,存货盘亏及毁损的合理部分都应及时列作费用,(2)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费用、损失,采用预提方式及时入账;(3)尽可能地缩短成本费用的摊销期。

3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规定,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长期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主要取决于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所占比重大小,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实际控制权的大小。可见,这一规定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如果被投资企业先盈利后亏损则选用成本法,而先亏损后盈利,则选用权益法。这是因为如果被投资企业经营发生了亏损,对投资企业来说,若采用了成本法核算,则无法冲减本企业利润;而采用权益法核算,会因投资企业发生的亏损而减少本企业利润,从而递延了所得税。尽管两种方法纳税数额相同,但纳税时间的不同可以为企业获得货币时间价值。权益法下的递延利润的做法犹如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4折旧方式的选择

折旧具有抵税作用,企业在计提折旧时,定会涉及到折旧方法选择的问题。固定资产折旧分为直线折旧和加速折旧两种。虽然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两种折旧方式计算的折旧总额是一致的,但在使用期内各年的折旧额是不一样的,这就会影响企业年度净利的计算,从而对应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出于获得财务利益的考虑,企业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计价方式加以筹划。

5存货计价的选择

期末存货计价的高低,对当期的利润影响很大。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期末存货成本,出现不同的企业利润,进而影响所得税的数额。依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采取何种方法对本企业有利,企业必须认真筹划。合理的税收筹划,将会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好处。

三、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

税收筹划涉及面广、难度大,在运用税收筹划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和政策规定,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零风险原则。零风险原则是总的原则,通过税收筹划,使企业账目清楚,正确的计算纳税申报的税金,及时、足额缴纳税金,不出现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企业纳税人必须在税法

允许的范围内,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规划,仔细的衡量和慎重的决策,达到延缓和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的行为,与偷税、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偷税、逃税是违法的行为。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以税法条款为依据,当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时,不仅要选择税负最低的财务决策,而且要使税收筹划行为合法合理。

2筹划性原则

筹划性原则是应在企业发生纳税行为之前,通过事先规划、设计安排。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纳税行为,这在客观上提供了企业在纳税之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来合理规避税负或降低税负水平。

3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税收筹划有明确的目的——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节税是为了实现合法的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税收筹划和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种种成本,因此,企业在税收筹划时,还要对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企业才获得税收利益。

4全局性原则

全局性原则是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制订最佳经济决策。由于税收筹划是以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统筹考虑,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又要结合企业本身特定环境、经营目的来选择,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的个别税负高低。也就是说,税收筹划的正确态度是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细致分析一切影响和制约税收筹划的条件和因素,选择可能使企业税负并非最轻,但却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税收筹划税收
税收(二)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
税收(四)
税收(三)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