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专家解答五大“鬼问题”

2009-02-23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09年2期
关键词:恐惧灵魂专家

佚 名

人们把生活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灵异之事,统统归之于鬼。在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鬼们依然可以登堂入室。人们似乎乐于编出鬼事、鬼影来吓唬自己,于是鬼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独特的文化心理。为此,心理学专家对有关的五个“鬼问题”进行解析,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题一:鬼的形象和观念从何而来?

专家解答鬼产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始人类由于个体能力的限制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对一些神奇现象进行拟人化理解。

鬼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最原始的心理需要。如果人类没有恐惧,人类将不必群居。如果在静僻的山村的夜晚,某人绘声绘色地讲出一个鬼故事,大家会因恐惧和刺激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会营造出一个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群体氛围。原始部落借助于防御“鬼神”而万众一心。对鬼的恐惧实际上起到了强化“人际关系链接”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鬼的恐惧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鬼不过是一个象征,代表死亡以及可能引起死亡的威胁力量。对鬼的恐惧,实际上象征了对死亡以及与死亡有关的某种威胁人类生存的力量的恐惧。

问题二:关于鬼的谣言为什么会传播得这么快?

专家解答人们寻求刺激,对有关鬼的言论产生兴趣并且乐于去传播它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鬼代表着人类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层面上的一些东西。自己认识不清的这些东西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永恒的“诱惑”。

很多人不敢去面对心里的鬼,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否定,或者通过传播这种言论来实现自己对鬼的恐惧的回避。对于鬼,还有的人在感到恐惧后,把自己的恐惧告诉别人,看见别人也恐惧,自己的恐惧也就减弱了。

问题三:人类为何要编个鬼来吓自己?

专家解答人死后的世界是一片孤寂的黑暗吗?人死了之后跟这个花花世界再也没有关系了吗?这太悲哀了。于是,人们相信有鬼、有神,这是一种补偿。人们编个鬼,并不一定只起吓唬人的作用,有时也能给人带来安慰,甚至带来某种稳定感和幸福感。

编鬼故事和传播鬼故事的人实际上心里也有一个类似的鬼,表达出来之后可以降低自己的恐惧程度。人们把自己心里的鬼投射在外面作为一个鬼故事或作为一个鬼形象,让自己觉得这是故事,是传说,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自己,防御自己不被吓着,进而保护自己内心的心理防御机制。

问题四:鬼和灵魂之间有哪些异同?

专家解答灵魂可灭,那么灵魂就成了精神的同义词;灵魂不灭,而且这个不灭的灵魂还要与其他活着的人发生关系,影响活着的人伪生活,那么灵魂就成了鬼(办坏事)或神(做好事)。

问题五:信鬼和信神有什么区别?

专家解答信鬼和信神都是寻找一种寄托,我们内心都是有恐惧和空虚感的,当我们找到一个外在的寄托的时候,那么自己可能就觉得安全了。

信神和信鬼的人也有一些不同。有一些高级的佛教徒,是只信神不信鬼的。相反倒是一些小教派或邪教信鬼。

责任编校陈菁菁

猜你喜欢

恐惧灵魂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恐惧的对立面
灵魂树 等
请叫我专家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