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2009-02-18刘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责任心医护人员

刘丽丽 刘 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患冲突愈演愈烈,轻则患者及家属当面辱骂医护人员,重则患者及家属围攻殴打医护人员,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使得出于风尖浪口的急诊科工作难度更大,医疗纠纷发生次数明显增多。

1 浅析急诊科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

1.1 “急病慢医”的现象,护患沟通不佳 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普遍存在着急躁、忧虑及恐惧的心理,而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需要准确的分析判断过程。如腹痛患者,患者一到科室,变大叫打止痛针,而医生却要通过体检与其他的仪器检查才能准确的诊断疾病,然后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而患者家属不能理解,并一味的认为是医生怠慢患者。由于患者和医生接触时间短,缺少足够的沟通时间,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感。而护士也会由于接诊及处理上的程序不能和患者进行足够的沟通,已引起患者的不满,发生纠纷。

1.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极少数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不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出现诸如:换错液体、加错药、打错针、漏输液体等现象,以及输液的过程中不按时巡视病区,出现液体输到血管外面导致组织坏死。抢救器械、药品不认真交接,导致抢救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1.3 护理操作不熟练 急诊工作紧张而繁重,加上急诊科的不稳定性,对医护人员要求较高,年轻护理人员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应急能力相对较差。工作中不能及时的判断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由于忙乱不能极好的发挥水平,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

1.4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护理文件、记录不能及时的补充完善、记录不完整。造成患者及家属对病案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抢救的过程中讲话随便,不注意讲话的方式,当护理人员对医嘱有异议时当着家属的面讨论等。

1.5 家属参与院前急救 急诊科担负着出诊的任务,在院前急救事故的发生现场,往往家属参与院前急救如转运患者的全过程,在出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和设备相对有限,急诊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家属对某些情况不理解,导致患者家属猜疑或不满,有些家属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医护人员的抢救稍不到位便极易引起纠纷。

2 纠纷的防范及对策

2.1 更换护理观念,增强护理意识 开展微笑服务,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整洁的外表、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熟练地操作技术,工作中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等,所有这些可增强患者家属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2 加强责任心,要求严格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抢救药品和器械做到“五定”,即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品种数量、定期检查及定期消毒灭菌及维修,保证抢救时物品处于备用状态,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2.3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新上岗及轮转护士要进行岗前急救知识的技能培训,加强护理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层次护士培训的内容不同,定期派护理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新知识,院内定期举行急救大比武,以便提高急救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是护理操作水平精益求精。

2.4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法、懂法和守法。重视护理文书的质量,在抢救工作中,口头医嘱要重复一遍在执行,抢救结束后及时给与补充,内容与医生的要一致,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及时通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向家属解释说明,使患者的家属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抢救中要注意说话的艺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5 指导患者家属参与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种设备条件有限,要准确评估病情,初步诊断给予后,分清主次,将患者迅速转运,通过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的情绪和家属急躁的心理,发挥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院前急救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在并请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的家属正确搬运。

总之,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最前沿,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遵守卫生管理法规合格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减少护理工作的差错事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急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急诊科责任心医护人员
责任品格培养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