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剪脐术的探讨

2009-02-18叶晓燕杨小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脐部脐带纱布

叶晓燕 邓 娟 杨小月

【摘要】 目的 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新生儿感染机会,便于新生儿护理。方法 采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施行剪脐术。结果 实施剪脐术后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缩短。结论 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剪脐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有意义。

【关键词】双气门芯;剪脐

气门芯(又叫橡皮圈),在新生儿断脐中,应用方便、简单,一直以来为新生儿断脐使用,但在断脐后,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新生儿的残留脐带,成了笔者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446例经阴道顺娩或剖宫产术取出的新生儿,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施行剪脐术的方法,来探讨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气门芯2个、脐封2个,6 cm×8 cm纱布1块、75%乙醇、10%碘酊、剪脐包1个(内有消毒剪刀、直血管钳或有齿镊各一把、4 cm×4 cm×4 cm三角形4层的小纱布1块、6 cm×8 cm纱布2~3块)、云南白药。446例新生儿为阴道顺娩或剖宫产术取出。

1.2 方法

1.2.1 断脐方法 笔者对新生儿断脐一律采用双气门芯结扎法,其方法为,第1个气门芯置于距脐根0.5 cm处,第2个气门芯则挨着第1个气门芯,结扎时常规用75%乙醇消毒脐根周围,断端则用10%碘酊烧灼,纱布包裹局部后,脐封包扎固定好。

1.2.2 剪脐方法 新生儿出生24 h后,如脐部断端干燥,则行剪脐术,其方法为,在剪脐时以2个气门芯之间为端点,用碘伏严格消毒局部后,用左手持血管钳或有齿镊夹住上面气门芯的残线端,右手则持剪刀在2个气门芯之间剪断,剪脐后的残端立即抹云南白药,并用三角形小纱块填塞局部,再用纱布覆盖,最后脐封加压包扎固定。

2 结果

446例施行断脐后再剪脐的新生儿,24 h后残端干燥的为438例,48 h后残端干燥的为8例,即产后48 h脐带脱落总有效率为98.21%,产后72 h脐带脱落率为100%。且所观察病例无发生残端出血、感染等征象。残留的那个气门芯自动脱落。

3 讨论

当今多数发达国家在用无菌剪刀断脐后,以灭菌的脐带夹紧夹残端,不予包扎,很少感染。我国已生产出一次性使用的脐带夹,临床使用效果满意[1]。但对于目前仍采用气门芯结扎脐带的医院来说,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一般为3~7 d[2]。而新生儿断脐后再施行剪脐术,其脐带脱落时间仅为产后的48~72 h。并且断端愈合好,符合断脐要求。以一般顺产产妇住院3~4 d来看,产妇出院时,新生儿的脐部都已经干燥,极大的方便了产妇回家后的新生儿脐部护理,同时新生儿脐部脱落快,也避免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机会。剪脐术在临床应用时,并不是每个新生儿都适合出生后24 h剪脐,如上述剪脐后48 h残端干燥的8例中,有6例为脐带水肿的新生儿,剪脐时遇到此种类型的脐带,则应延缓剪脐时间,待断端干燥后再行剪脐术。此外,在施行剪脐术时一定要遵守消毒隔离原则,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医源性感染。同样施行剪脐术后的新生儿也要严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感染,并要保持局部干燥,勿被大小便污染、浸湿,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完善我们剪脐术的护理,达到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4.

[2]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欢

脐部脐带纱布
不“怕”火的纱布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走开!脐带绕颈5大谣言
不漏水的纱布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防水的纱布
是雾,不是纱布
感染性脐炎的局部护理
重视新生儿脐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