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2009-02-18韩振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病死率抗凝心肌梗死

韩振红

【摘要】 目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方法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重点护理。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治愈14例,占35%,好转23例,占57.4%,死亡3例,占7.6%。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护理,能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严重供血不足或血流中断,引起心肌坏死的心脏病,此病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全部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83岁,平均57岁。结果治愈14例,占35%;好转23例,占57.4%;死亡3例,占7.6%。

2 护理措施

2.1 生活上的护理 急性期(发病后的前3 d)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患者,必要时应轻慢平稳。第3~4天可行半坐卧位,将床头摇高30°~45°,一般日常生活由他人护理,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死范围扩大;第4~5天摇高床头约45°~60°,患者可自行进餐;第6~7天未出现并发症,可在看护下患者可下床在床旁坐及床旁解大便;第9~10天若血清酶已经正常,可在室内行走活动。病重或有并发症者,须延长卧床时间。

2.2 心理护理 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心情抑郁、忧伤或紧张、激动。主动关心患者,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并告知家属共同配合,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环境,密切配合治疗。

2.3 缓解疼痛 剧烈的疼痛可导致休克及心率失常。因此,要尽快解除疼痛。常用药物有①度冷丁50~100 mg肌内注射或吗啡5~10 mg皮下注射,每4~6 h重复应用,最好与阿托品合用;②疼痛轻者可用罂粟碱0.03~0.06 g肌内注射或口服,亦可试用硝酸甘油0.5 mg或消心痛5~10 mg舌下含服或硝酸甘油静滴。但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③中药可用速效救心丸口服,或胸痹去雾剂口喷,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2~16 ml加入10%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严格掌握输液量和输液滴速,防止肺水肿,预防并发症。

2.4 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迅速,随时可以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发生突然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有条件者应将患者置于监护室进行监护,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

2.5 吸氧 心梗患者吸氧是为了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肌供氧,减轻因缺氧代谢产生的致痛物质。起初3 d应持续吸氧,流量以4~6 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 L/min,维持1~2 d。

2.6 饮食的护理 以低脂、低盐易消化为原则,多食纤维膳食及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物给予低脂肪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限制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防止胆固醇升高。多食纤维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

2.7 保持大便通畅 患者的生活环境、习惯和饮食变化,长时间卧床,以及治疗时常应用吗啡、盐酸哌替啶等药物,都可以使胃肠蠕动缓慢,发生便秘。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所以必须及时预防,鼓励患者适当食用蔬菜、蜂蜜、香蕉等,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保持1~2 d排便一次,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亦可用开塞露或盐水低压灌肠。

2.8 应用抗凝剂的护理 抗凝治疗期间,要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出血部位多见于穿刺点、黏膜,偶见于颅内、消化道和泌尿道。穿刺后可适当延长局部压迫止血的时间,必要时可加压包扎,减少并尽量避免多次静脉注射。发现患者有神态的变化,以及大小便颜色、皮肤及黏膜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肝素的用量。

3 出院指导

一般患者4~6周已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出院后仍需继续按冠心病治疗,指导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或潘生丁对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梗塞,并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戒烟酒、浓茶,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加强锻炼,防止过度肥胖,加重心脏负荷。平时学会自我控制,遇事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安排合理的运动,如步行、体操、太极拳等,促进体力恢复。多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体会

心肌梗死起病急骤,病死率高,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多个环节的护理,大大提高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取得显著的效果。在此特作扼要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猜你喜欢

病死率抗凝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服华法林者要注意 蔬菜可能会影响抗凝效果
梧州市艾滋病病死率相关影响因素和综合控制措施的研究
比较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效果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
枸橼酸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