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51例临床分析

2009-02-18袁清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指征肌瘤出血量

袁清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在行剖宫产术时,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51例患者行肌瘤剔除术,患者均具有剖宫产指征,23~48岁。其中浆腺下肌瘤33例,肌壁肌瘤18例。36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按肌瘤直径分为两组,<5 cm组32例,≥5 cm组19例。随机选择无任何合并症,并发症且具有剖宫产指征的5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硬膜外麻醉,术前30 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胎儿及胎盘,子宫切口常规缝合后,将子宫提出腹腔,于肌瘤基底部及其周围多点注射缩宫素20 U+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前、后壁肌瘤位于宫体上部者选择横切口,肌瘤直径>5 cm在肌瘤表面做一棱形切口,切口大小接近肌瘤长度,避免剥离面过大,出血增多,切口应一次深达肌核,并见核外假包膜,用2根鼠齿钳钳夹肌瘤切口边缘,向外牵拉暴露肌瘤,用刀柄快速钝性剥下肌瘤,剥至基底时,仔细操作,尽量不进入宫壁,用0-0Dexson线从基底部时尽量不进入宫腔并按瘤腔大小缝12层,缝至子宫浆膜层改用0-0可吸收线小平褥式连续缝合包埋粗糙面,以防术后组织粘连,术后应用缩宫素10 U,1次/8 h连用2 d,并予以抗生素3~4 d,预防感染,并观察术后出血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产妇的年龄术前H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妊娠合并大小不同的子宫肌瘤与正常剖宫产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见下表1)。

由表可见:3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病理检查 51例均为平滑肌瘤,其中红色变性10例,玻璃样变2例,共计12例,占23.53%。

3 讨论

近几年,已有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预后良好报道1,2]

猜你喜欢

指征肌瘤出血量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