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性高热患者预防压疮的探讨

2009-02-18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颅脑压疮体温

李 莉

【摘要】 目的 探讨为减少甚至不发生皮肤压疮适当衬垫及有效降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性高热患者的应用。方法 采用2~3个规格为50 cm×30 cm,3-4个10 cm×20 cm的方枕,枕内充填普通稻皮。充填度为90%以便更好的减少压力和剪切力。根据患者的情况将30例患者分成三组,A组10例患者置循环充气床垫;B组患者置普通海棉垫厚为10 cm;C组患者置普通硬板床。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将A、B两组采用1人每3~4 h翻身1次;C组患者采用2人每2~3 h翻身1次并按摩皮肤受压处。三组患者皮肤采取同种有效降温方式使体温在37℃~38℃之间,观察皮肤受压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明显降低无压疮发生,且翻身次数减少,所需的护理人员减少,大大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结论 建议病区设有备用的充气床垫,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方枕垫推荐给其他长期卧床的患者,此种方法简单,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便于患者接受。

【关键词】颅脑损伤;压疮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皮肤压疮出现已定为医疗事故,皮肤压疮的出现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损失和负担,因此它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显然笔者要不失时机的保证受压处的皮肤完好。针对重症颅脑损伤后多为昏迷状态加之神经性高热、机体代谢快、营养状况欠佳,皮肤压疮出现早,发病快而且又难控制的特点。笔者针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高热的患者,采用方枕衬垫配合有效降温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对已确诊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高热的女性患者6例,年龄32-46岁,男性患者24例,年龄18~58岁。体温均≥39.5℃。由于家庭条件和个人的看法不同,10例患者的家属同意买充气式床垫的A组,10例买海绵床垫的B组,10例睡普通硬板床的C组。因此将30例患者分为3组,AB两组用50 cm×30 cm的方枕2~3个,10 cm×20 cm的3~4个方枕垫起骨骼隆凸处,C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每2~3 h翻身按摩皮肤受压处。

1.2 方法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做到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更换、勤交班[1]

1.2.1 一般处理

1.2.1.1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渣削,床单无皱褶。

1.2.1.2 防止尿液及分泌物粘到皮肤上使皮肤清洁干燥,受压处的皮肤翻身后涂抹爽身粉,室温为18℃~22℃。

1.2.1.3 每次翻身的同时观察皮肤受压处的颜色,若皮肤潮红应适当增加翻身的次数。

1.2.2 翻身法 A、B两组由一个护士站在病床的一侧,依次抬患者的肩部,将一大方枕衬垫至肩、胸部。再抬患者的髋部,将另一个大方枕垫至胸、腰部。此时骶尾部受压处皮肤可悬空,患者可处半侧卧位,可将患者的一侧下肢抬向对侧,现在患者处于侧卧位,将小方枕分别垫至两个踝关节的内侧和外侧,两膝关节一个,翻身时间约为3 min。平卧时将两个大的方枕垫至两臀侧,尽量使骶尾部压力减少。C组患者需要有2名护士翻身并按摩皮肤受压处,2名护士站在病床的同一侧,一人一只手插入颈部,手掌托住头,另一只手托住胸部,第2名护士一只手托住腰,另一只手托住两大腿,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至床边再翻向对侧,然后分别按摩皮肤受压处,时间为10 min。

1.2.3 降温的方法 在采取药物及物理的方法体温仍在39℃以上时。采取头部放置冰帽、冰毯、配合60℃的乙醇或酒加热至42℃左右擦浴,体温高热不退反而继续上升者,笔者采用小包装10 cm×10 cm的密封好的冰袋外包裹一小毛巾,放置两腋下、腹股沟、腘窝,一般10 min都可下降到38℃以下同时采用低温输液法,为保证生命体征的安全,将0.9%的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500~1000 ml左右,温度为10℃~15℃以每分40~60滴的速度,10~12 min后体温可在37.3℃~38℃之间。

2 结果

观察A、B、C三组患者的皮肤发生压疮及翻身时间见表1。

3 讨论

3.1 自从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推出,压疮对于每个护士来说是一种工作压力,通过笔者这种方枕衬垫办法的推出大大的降低护理人员的耗费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重要的是给患者带来了安全和舒适。

3.2 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患者20 h内发生压疮是避免不了的。[2]发生皮肤压疮者平均体温>38.5℃最高达40℃,未发生皮肤压疮者体温平均<37.5℃最高37.6℃[3]。因此有效降温是控制皮肤压疮的关键也是对重型颅脑损伤降低脑耗氧保护脑细胞的关键。

3.3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要用镇静剂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危险,显然翻身不当不利于颅内压的稳定。本组病例的结果表明一人用方枕协助对患者翻身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有效翻身对生命体征及颅内压无影响,神经外科患者丧失意识后皮肤压疮是难以控制的。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褥疮[4]。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 min褪色,不影响压疮,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尸检证明,凡经按摩的组织显示侵姊和变性,未经按摩的无撕裂现象[3]。本组病例中AB两组患者翻身后未经皮肤按摩,也未发生皮肤压疮。C组病例患者翻身后进行皮肤按摩,出现1例皮肤压疮,虽为I度皮肤压疮,也充分的说明了皮肤按摩是无效的,只有减少皮肤受压的时间才能有效控制压疮。

3.4 近几年来皮肤压疮已经定为医疗事故,压疮的出现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各级医院以及个人带来损失,故各级医院重点放在加强基础护理上,重点放在交班建立翻身卡,实行压疮的报告制度,便于护理管理,一旦发生皮肤压疮,当事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此促使每位护士高度重视皮肤压疮的问题[5]。因此每个护士对这一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皮肤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性高热的患者基础护理的难点问题,为了使患者皮肤压疮不出现或是不在继续发展,笔者采用的方枕衬垫配合有效降温,大大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率,也减低护理工作的强度。此种方法也可推荐长期卧床的其他患者。

参 考 文 献

[1] 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6):281.

[2] 郝建秀,张研,秦丽芬.褥疮防治症状.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44.

[3] 徐国英,郭新节.重症脑出血首次翻身时间的研讨.护理学杂志,1999,14(3):131.

[4] 王保良,施斌校.有关褥疮的错误认识及其正确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15(1):26.

[5] 陈玫.褥疮护理的综述.护理学杂志,1999,14(6):375.

猜你喜欢

颅脑压疮体温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