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练好武当剑

2009-02-18郭树璞

武当 2009年2期
关键词:剑法变化

郭树璞

武当剑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翻传于道教内千百余年,近些年才由道教走向社会,流传入民间。千百年来,武当道众以剑为信,精研剑术给武当剑注入了更加斑斓的色彩和深刻的内涵。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对武当剑的功理及修炼方法进一步探讨。

听师傅讲过,只有弄清剑的理法并能将自己修炼的实践融合在一起,才能在修炼之中尽量少走弯路,而得到满意的效果。要练好武当剑,应把握以下要求。

一、剑与神的配合

习练武当剑,从最基本的一招一式,剑臂的一伸一屈,屈而不屈,滚出滚入等,都要求将神意气力贯穿于剑中,以达到以身运剑,剑神合一的境界。俗话说眼是心灵之窗,练剑的过程中,目光要随着剑步的运行转视。两眼顾剑尖,要通过自然的表现和敏锐的目光,将心意内在的机敏神态审视敌势,用意念战胜对方来指导各部位运作。切要做到心内静,神自不慌;意随狠,不现诸神。练之中以静养动,培养内气,运化周身。使自己生机盎然,神威永显,总感觉自己的剑前有攻击的对手。这样一来,眼法到处周身遂,起落进退一气摧,长期日久,功夫增长,身体健康。

二、虚实变化

剑法的练习要掌握节奏快慢,要有虚实变化。做到心要明,眼要清,剑要快,身要下,步要准。心不明则神昏,眼不明则意乱,剑不快则迟缓,身不下则起落无方,步不准进退失势。要求动静结合,阴阳顿挫,松柔弹抖要交代清楚;要缓而不懈,快而不乱,姿势舒展稳健,有一定功底者更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剑诀云:静如山岳,动似风雷,静极生动,动极生静,互为其根。修炼中更要注意阴阳分明,虚实之变化。实则为阳,虚则为阴,动则为阳,静则为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变化层次分明。要求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吞吐自如,掌握好动与静,松与紧,虚与实,开与合的关系。这就是说,行剑中,分清哪面是阴剑和阳剑,哪是少阴少阳,哪是平剑,哪是立剑;哪个剑势应该虚,哪一式应该实;式与势的衔接,哪式快,哪势慢,柔在哪里,刚如何用;哪个点应该抖动,哪个点用弹劲儿,螺旋又在哪个式中运用。在这期间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克服僵劲和拙力。使身体不轻浮,无滞重感。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达到剑在运转之中协调灵活。可以达到:意到、气到、力到、剑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招熟、气顺、神行、眼剑步一致,心神气相通,自能神而代之,章法有制。

三、衔接中刚柔运用

武当剑法之妙,贵在招势之衔接。要衔接好招势,必须与劲法配合,郭云深大师在拳法中讲过,用劲之法不外刚柔方圆,刚者直竖,柔者灵活,直竖伸长有攻守力,柔者缩短有惊弹力。刚劲形似方如圆,柔者劲外方而内圆。伸缩抑扬长短互用,刚柔相济,有左刚而右柔,有刚后而再柔,有梢节刚而中节柔,亦有时刚时柔,更有柔退而刚进,刚退而柔进,遇虚刚柔,而刚随其后,以临实刚,刚而柔在其先,无论千差万别总以中线重心不失周身。这是前辈大师在拳术中运用所讲,但我们在剑法中来运用更为奇妙,相通之处,劲力与剑势运作之间的衔接、刚柔力度的配合就能体现出来,比如行剑中姿势与动作变化衔接要紧凑、严密、连贯。演练中借助上式的劲力,或反作用力和下一个动作密切联系起来。掌握好刚柔的变化与劲力发放,吞吐就不会脱节。刚柔运用得体更能体现武当剑与其他门派风格的不同,体现出它特别之处和艺术美感。如武当剑中的“猛虎窜山、迎门献剑”腾空转体劈剑,落地的过程中借转体的惯力又顺势右转向后抡劈,同时又要向左拧转左剑指的阴阳转化,顺势后穿插成左弓步之时,又要右臂剑摆云至面前。然后再借助转胯转体之力度提膝成独立式。这几招式连贯用劲的力度体现了柔劲外方而内圆,伸缩抑扬长短互用,刚柔相济之变化,衔接之间的全神贯注,目光凝视的配合。其中有的姿势虽然暂时静止,但却能表现出伺机待动之神态和无畏不惧的气势。做到势断而意连,势断劲不断,静中有动,前后相连。注意这些环节,日积月累,能克服僵力拙力,使得动作灵活轻快,舒展而飘洒。

四、剑中气的配合

剑走平善,气随剑行,气沉步法稳固,使身法得以自然。所以练剑必须练气。老前辈们讲过,修炼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鼻息长呼短吸为功,以川流不息为宗旨,以听气净虚为极至。前为贤气升降之途,以后天补先天之术。即周天之转轮,盖周天之学。初做时以鼻孔引清气直人气海,由气海透过尾闾于腰间,盖两肾之本在于腰,实为先天之一。尤为诸脏之根源,于是则肾水足矣。然后上升督脉而至风宫,仍鼻尖以舌接引肾气而下,则下腹充实渐渐给人丹田。怎样在修炼剑中修炼气,那就必须注重运行剑之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比如武当剑起式口诀“虚灵调息”,它只有一个自我,心平气和,思想贯注来调周天之气,然后在伏起之时提吸气不过喉,沉式抖剑,尾闾内敛,耻骨上翘,配合气贯丹田,再由丹田而发。剑势中的“沂水托兰,大地回春,巧画峰峦”等就是配合沉提之气,让气在行剑中运用协调。意不可过重,过重则滞,要随合势中运转,顺其自然。剑中的开合呼吸,舌要轻抵上腭,接通任督二脉,津液自生。津生以营卫生血。作用是储藏精气,以使出纳转输。然后再配合筋与骨合、皮与肉合、肺与肾合的内三合。运剑时注意,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这样就会举步轻灵,神内敛,尤须贯穿一气宜鼓荡,精气神三者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在这其中,气是动力,精是基础,神则是其主宰。正如太平经四行本末诀中所讲,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可见气离不开神,神也离不开气,气是使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中各个器官和组织之所以能发挥自己的功能,主要是气的功力作用实现。所以剑术中调整气息是非常重要的,学者勿轻视。

以上浅供其参考。有些细节问题只能口传,或者在运用中慢慢实践。“有缘者可切磋”,相互学习。

(责任编辑柯超)

猜你喜欢

剑法变化
此时无招胜有招
这五年的变化
我来添画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剑法要略
天下第一庄
相思剑
风雨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