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三分钟,让“安全”做主

2009-02-13陈松信

天津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安全案例学校

陈松信

校园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师生安全重于泰山。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安全教育已到了比教学工作还要受重视的程度。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把每天的课前三分钟确定为以“安全”为主题的学生演讲。课前三分钟,让“安全”做主,让安全教育入耳入心。

一、安全宣传——我参与

安全问题关乎每个学生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增强安全意识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然而,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安全教育需要长期的渗透、巩固和深化。要想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必须抓住日常教育教学的契机,从点滴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和良好习惯。基于部分学生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在课前三分钟,我让学生以座位号为序,每天轮流走上讲台,进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演讲,使班上学生人人参与安全知识宣传,人人成为安全教育的讲解员和宣传员。

二、安全知识——我会说

为增强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效性,我要求每个学生在演讲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把前期准备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关注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他们通过借阅图书、上网浏览、阅读报刊、观看电视新闻等渠道,多方搜集与安全有关的知识、信息、报道和案例,并认真做好笔记,把每一次精心准备演讲的过程,都作为自己深入学习、思考和借鉴的机会。在我适时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应用到课堂演讲中来,他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课下,他们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生还能够根据所学的安全知识或安全案例表达个人感受,把自己搜集到的素材编成知识歌谣,呼吁全班同学珍爱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安全事故——我谨记

我要求学生在演讲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讲述发生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学生安全事故案例,讲述方式有口头转述、图片展示等,但提醒学生不要使用过激的语言,也不要展示血腥的图片。每一次学生在台上讲述这些具体案例的时候,讲台下的学生总会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教育的重要。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学生们将这些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和相关材料整合、汇编成图文并茂的安全教育手册,归入班集体教育档案。

四、安全制度——我执行

课前三分钟演讲与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安全制度及规范是分不开的,为此,我要求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讲述自己对学校安全制度及规范的认识与执行。这使学生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安全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内容和任务逐渐深入他们的心中。每个学生都能严格遵守制度和规范,在用水用电、饮食卫生、上下楼梯、上体育课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等环节中,加强自我保护,做到以安全为重,防患于未然。

五、安全隐患——我来查

课前三分钟演讲,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安全教育工作的实质,树立消除安全隐患、把安全事故制止在萌芽状态的自觉意识。在演讲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关注日常安全细节,使学生的预防意识得到切实增强。比如,引导学生总结:在哪些情况下应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和负责教师汇报学校安全隐患,请求及时处理?学生总结出:当发现楼梯电灯坏了、宿舍防盗窗生锈、电风扇运转不正常、电线裸露等安全隐患时,必须第一时间汇报。在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过程中,学生们成了自觉保障学校安全的小卫士。

六、安全自救——我能行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我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自救知识。在长期的教育渗透下,学生们懂得:遇到危险,除了可以向成年人求助外,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安全自救也是必备的素质。为了使学生有效掌握在意外事故不可避免时的自救方法,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以“安全自救”为主题的录像片,并利用多媒体放映了安全自救行为的规范化操作。通过观摩,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地避免了意外伤害的发生。

以“安全”为主题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及与此相配套的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加强,更使“安全”二字深入学生的心中。学生的生命是娇嫩的花朵,需要呵护;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坚强的支撑,守护如花的生命永远灿烂地绽放……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安全案例学校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学校推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