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当代影视艺术人物造型的现代审美意识

2009-02-12

电影文学 2009年1期

郦 娜

[摘要]对于当代风格各异的影视作品,人物造型设计的角色化、形式化都是无可取代的艺术视觉语言,写实造型设计和写意造型设计是当代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两大创作手法,两者都有长处也都各有所短,在现代审美意识的引导下,我们需将人物外部形象塑造得更加充分,使角色得到更完善的表达,最终真正成为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形象。

[关键词]现代审美意识;人物造型元素;写实造型设计;写意造型设计

演剧艺术是一门包括了文学、美术、音乐等的综合性艺术。从它诞生起,在导演的总体指导下;由演员、场景、造型师、灯光等等人员所共同努力创作完成的。是在空间上的三维和在时间上的一维的综合艺术形态。从创作目的上看,一部影片所有的元素都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服务的,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却会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忘记了视觉上审美的主动性,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所以,影片的场景、人物造型、灯光等等美术元素,都是镜头语言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导演的二度创作的整体风格所精心创作,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在观众心理上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电影和电视是以画面作为主要表现的艺术形式,它以画面塑造人物,讲述故事,抒发感情,直接诉之于观众的眼睛,以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它们的第一要素,画面的构成主要包括舞台背景、灯光、道具和演员等。因此画面就和影视作品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不同时代风格画面的形式都会为影视作品的表现发展提供了创作的养分,甚至可以说,影视作品是美术造型师在空间中所创作的一幅流动的图画。人物造型艺术在很多场合是为了“故事的叙述”,为了“角色的塑造”、为了“情节的表现”,也就是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形式更多地体现于对内容的表现。那么作为造型的载体——演员,它不仅是演艺艺术的创造者,而且是舞台行动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更是画面的主体,演员的形象造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因此,演员的形象造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与剧情等一起构成观众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观众感知影视作品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演员依赖于造型设计而使自己具备了剧中人物的外部形象,有利于演员对角色的把握,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出色的人物造型,亦为演出增光添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历史阶段,西方后现代主义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观,例如好莱坞运用宏大、奇幻的合成影像和逼真的声音制造出来的“梦幻电影”激烈地冲击着中国市场。为对抗外国进口影片,中国当代的导演们有意识地强调影片的形式感,例如:他们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时,常选取民族特色浓厚的场景、适合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人物造型,运用强烈的色彩、音乐、长镜头等影视修辞来强化情感。

一、当代影视人物造型的现代审美意识趋于多元化

人物造型在戏剧、电影、舞蹈等综合艺术中具有强烈的视觉感知力,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影视剧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与一般文学形象的塑造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具有更复杂、更独特的特点和更丰富的内涵与艺术形式。

从戏剧服装与化妆艺术的诞生到当代全新的影视人物形象包装,出现过风格迥异、思想深邃的各种表现意识流,当代的影视艺术人物造型的现代审美意识由于受到演艺风格的影响,趋于多元化的表现风格,其中包含写实风格、写意风格、象征性设计风格、表现性设计风格等。

二、写实造型设计中的现代审美意识

在人物造型设计的领域中,写实手法在人物造型设计手段中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它不像过去一味的还原角色人物形象,而是加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是在注重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造型依据的基础上强调形式感、强调装饰性、强调风格化的一种创作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它更注重真实,重在形似。

《汉武大帝》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史诗性作品,全剧通过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义的浪漫、写实的手法,全景式的展现中华民族2000多年前历史上一个辉煌壮丽雄浑悲壮的时代,剧中人物的造型就是写实的风格,造型师在借鉴并理解汉代妆面、发型、服饰文化的前提下,利用创作的想象力和现实感悟力,用现代的技法来设计体现剧中角色的外在形象,强调时代特征,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心理、视觉上无隔膜地进入古代社会。剧中从帝王、后宫嫔妃、百官到异域匈奴的发式,妆面、服饰等都具有浓郁的汉朝气息,极具汉朝的时代特征,如卫子夫红色的“深衣”和松散发式的形象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汉代最重要的文物《马王堆汉墓帛画》中女主人的造型,但比她更鲜明浓烈。再如刘彻的主要对手伊稚斜大单于,本身是一位剽悍的匈奴勇士和英雄,在造型时并不采用脸谱式的反面人物形象,反而,赋予他们以真实的汉代异域匈奴统领的威猛形象特征,也更加突出汉武帝的强大影响力。《汉武大帝》在导演整体把握下,各部门的设计创作都做到了“还原历史”,并在尊重历史的基调上,将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完美的结合。在人物造型方面。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审美眼光,由复古带动创新,重新感受古代服饰、妆饰文化,角色性格的魅力。

角色人物的外部形式与内在情感的和谐关系、人物形象的准确性与深刻度、形式的鲜明与生动感等,是由造型师在审美意识的指导下,运用艺术技巧来体现的。

三、写意造型设计中的现代审美意识

由于当代中国电影作品在不断的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激发,所以当代导演在不断地寻求自己的最佳表达方式,使电影作品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有机统一结合,并巧妙地赋予作品更多东方哲学韵味和审美内涵。其中独特的民族电影风格和美学理念在当代中国电影作品中频频出现。人物造型设计开始“以形写神”的造型审美标准来刻画人物,用自己民族风格的符号化艺术语言来诠释人物,着重描绘“角色”的意态神韵。其中“境”是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主张以具象的方式表达抽象的道理,达到“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的境界。人物造型的写意性与影视空间的真实性,是电影作品从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发展到现代风格多样的影像特点的一大主流。成功的人物造型以虚实相生的影像风格巧妙地既符合了现代大众审美情趣又为现代电影作品的风格多样化增添精妙之笔。

当代许多影片在叙事上,有着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注重时空交错和内心独白的特征,在节奏上既讲究对观众内心节奏的调度,又讲究观看注意力的分配;并非常注重影像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于这种风格的影片,人物造型的风格多采用意象化、符号化的写意造型手段。

因此,人物造型的写意是指当一定的形象比生活的还原更有符号价值的时候,通过象征、比拟,抽象的手法使真实的形象更诗化,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在和形式美。

写意的造型设计多汲取了中国绘画重神韵,重意境,对人物的造型设计也不必拘泥于故事背景,为了增强影视作品

的画面视觉效果,可以采用夸张、象征、抽象的设计手法的特点,如电影《英雄》中的服装,在款式上虽没有照搬照抄战国时期的历史服装,但表达出了战国时代的感觉,主要由服装色彩来强化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境。服装色调纯粹而又浓烈,以激荡的红,宁静的蓝、神秘而永恒的黑白,创造出一种回旋流荡、神秘幽渺的服装意韵色彩。在影片中,由色彩来完全的诠释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内心的情感变化,其中:红色,代表热烈,表现煽情,不顾一切,红色创造一切又毁灭一切,蓝色,代表神秘,绿色,代表真爱的开始,布料飘逸轻盈,衬托出了两个人坠入爱河的心情,和平的向往,白色代表和平,在电影的最后,两个人终于冰释前嫌,在沙漠之中自杀死去时,都身着白色棉布长衣,代表着两个人感情的至纯,以及生命在终结之前的净化;黑色,象征帝王的威严,法令的严正。剧中两人出现分歧时,服装色调、质地都不再相同,表现出两个人不同的心境,和服装一样,人物的发型以及装饰都采用非常简洁的处理方式,就如同中国画的写意,用粗放、简练的笔墨却能表达出形象的意态神韵。

色彩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在造型艺术中具有象征、比喻等视觉语言修辞功能,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性的人物会对观众产生某种激情。色彩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彩色而美妙的画面,更是直接参与了剧情情绪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由此可见,色彩的重点表现也是写意造型手法的主要表达方式。

我们使用类似造型修饰手法的,诸如《英雄》中开场与结尾以黑色为主,黑色是秦的国色。史载秦国的旗帜、兵士的服装均是黑色。因此,秦宫内外,黑色的宫殿巍峨肃杀,秦始皇和他的兵士着玄色衣冠,坚强如铁。《十面埋伏》以红绿蓝的粉色彩为主,即敦煌色,因敦煌壁画多以蓝、绿、红色为主而得名。该片小妹无论是在牡丹坊还是烂漫的草海、幽深的竹林里,造型主色调都是以敦煌色为基调。《黄金甲》以黄色为主调,根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黄色遂成为中国皇族的象征,影片讲述的是唐朝皇族间的争斗,因此,影片选取金黄色为主调,金碧辉煌的皇宫、金光闪烁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

若过于符号化、脸谱式的角色人物形象,容易忽视人物角色本质的塑造,这种过于形式化的现代审美意识的设计,只会让设计的成品与剧本内容严重脱节,成为话语中心模式向图像中心模式转化的“影像人物躯壳”,很难为影片主题表达真正的隐喻。

四、现代审美意识在两大造型手段中的运用

作为人物造型设计的两大设计手法,写实和写意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写实和写意的结合,可以使两者取长补短,使得写实的造型不再是一味地去模仿“过去”。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强调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美感、形式感、装饰效果、整体风格等。写意的角色性不强的缺点刚好可以由写实去弥补。

写实和写意进行两者虚实结合的人物造型是既带有时代特征而又不完全拘泥于那个时代,将历史和创新融合,既保持了历史感又加入时代感,使角色形象更充分,更完善,具更强烈的装饰性、设计性的艺术效果,以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升华效果。

写实和写意是辩证统一的,虚和实辨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纪实性和追求时代感是电视的重要审美特征,两者相辅相成。写实也就是追求纪实性,写意也就是追求时代感,纪实性和追求时代感的结合也就是写实和写意的结合。

人物造型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以一定的物质媒介。经过造型创作者的再创造。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观的角色形象,其中展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是任何时代造型艺术的最高追求。一个好的演员在他的演艺生涯中要饰演各式各样不同性格的人物,一个优秀的造型师是把各式各样的演员变成活生生的剧中人物,这种造型手段是一个造型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艺术技巧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在于通过视觉上的审美感受来引起观看者心中的共鸣,这种共鸣产生于观者对于全剧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风格等的理解和想象,观众的理解与想象水准决定于他们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一切生命的形式、定向的手段和伦理的规范,都早就根据现代意识,设定了一种观众自己的审美品质,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品质的影片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口碑及票房。

因此,在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创作中,创作艺术形象要以呈现本质和表达主题为前提,从角色形象返回到造型师所要表达的对角色的思想感情,那么艺术创作才可以由内而外,把角色内心的性格、感情等外化为一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人物形象设计应当在艺术表现手段上有新的拓展,符合现代审美意识。对于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手段,我们需要既要有写实也要有写意,写实和写意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最具表现力的人物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