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人心理承受能力对战斗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9-02-09125001海军飞行学院李永刚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现代战争承受能力军人

125001 海军飞行学院 李永刚 张 爽

·心理保健与治疗·

军人心理承受能力对战斗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25001 海军飞行学院 李永刚 张 爽

现代战争要求军人必须具备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影响军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军人在战场上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时的表现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和表现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在现代战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军人;心理承受能力;战斗力;影响;表现;对策

现代战争理论认为,谁把握了军人的心理,谁就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以“攻心为上”的心战谋略,是古今中外战争谋略史上的上策。古代诸葛亮面对数十万大军压城,敢稳坐城头悠闲自如地弹琴,以空城退敌,靠的就是过人的胆识谋略和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1]。在现代战争中,敌对双方军人心理的对抗备受各国军队的重视。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除了以军事造势和连续猛烈的空中打击来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摧毁其抵抗意志外,还向伊边境快速部署了空军第193特种作战联合队和陆军第四心理战大队等专业性心理部队,采取各种手段开展强大的心理攻势,致使伊军迅速瓦解崩溃。这是最典型的成功心理战战例[2],由此表明心理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故而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在现代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军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在遇到紧张、危险的情况时军人能够保持冷静,以灵活清晰的思路和行动来应对紧张局面的能力。军人在残酷的战场上,时刻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要承受精确制导武器、重杀伤力武器的威慑,要应对对方强大的舆论、心理攻势,在承受军事打击后,还要面对电力、供水、交通等方面的诸多困难,这些都对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军人心理承受能力强弱在现代战争中往往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年龄大、体质弱、训练不足、缺乏战斗经验均为影响军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利因素;神经类型或人格特点对心理承受能力不仅起重要作用,而且影响恢复过程和愈合;部队士气、凝聚力,集体精神的强弱高低,也对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2 战时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的表现类型

战斗中当心理无法承受外界的恶劣战斗环境、伤亡、长时间静默等情况时,就会出现心理、生理、行为的异常反应,导致战斗力下降。

2.1 急性战斗异常反应 指在激烈的战斗中数小时之内出现强烈的异常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离开安全地带,左顾右盼,不停地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对命令理解能力下降,呼吸急促,目瞪口呆。稍重者在受到攻击时不知隐蔽自己,也不去帮助战友;有的还会出现盲目的过度动作,甚至出现惊厥、肢体僵硬、麻痹等现象。

2.2 慢性战斗异常反应 指在中等强度战斗条件下,历经数周、数月的对峙交战时出现的心理、行为的异常改变。早期表现是战斗技能下降,过多的牢骚和埋怨,继而离群、孤独,常伴有烟酒和药物的滥用。重者表现为思想、运动缓慢,呆若木鸡。

2.3 创伤后异常反应 指个体受到袭击后数天或数周后出现一系列神经过度兴奋或惊醒反应,如警觉过度、焦虑、易惊、睡眠障碍、强迫思维等。当出现创伤后异常反应时,如果不及时调整、医治,就会出现抑郁症、精力不足、注意力集中障碍、睡眠障碍、多梦等现象,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下降[3]。

过度的和异常的心理失常、失控反应,不但影响战斗人员的技术操作和减弱部队的战斗力,而且也是部队战时减员的重要原因,尤其在现代高新技术战争条件下更是如此。

3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

3.1 教育疏导 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处理要近前、及时和期待,可以在短期内使60%~90%伤员归队参战。近前、及时和期待三原则的基本精神是不要把这类伤员看成是病态,应该相信他们经过及时的心理和医学处理后,绝大多数会很快恢复。所以在处理这些伤员时应尽量靠近前线,尽可能使伤员与原有部队人员保持联系,给予鼓励,不予歧视,保持伤员的心理平衡。

3.2 心理咨询调节 心理咨询是通过咨询者与“病人”的交谈接触过程,达到缓解“病人”心理紧张的目的。解决心理上的困扰和精神上的痛苦,能对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起到预防或治疗的作用。同志之间应积极地展开谈心活动,保持人人心理状态良好,但咨询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3.2.1 耐心倾听诉说,引导患者消除心理障碍 作为心理咨询者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患者希望别人能接受自己的诉说,不要插嘴,不要在患者没有说完前就作出结论性意见,要得到患者的信任),这是心理治疗的良好开端。从根本上说,解决具体问题不是咨询者的责任,应引导患者来探讨自己的心理过程,从而让患者认识到自己个性的欠缺,进行个性调整,正确地待人、待事、待自己,着眼于摆脱眼前被动局面,创造美好未来。

3.2.2 分析心理障碍原因,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心理异常患者往往都有较强的抑郁倾向和超越实际的悲观情绪,因此,咨询者除耐心倾听诉说外,还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分析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用诚心实意的态度和言行去影响患者,达到治疗目的。

3.3 精神药物的应用 精神药物的发现和普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人注目的医学三大进步之一,使一向认为神秘的不可控制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现象,有可能通过药物的力量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在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对简易心理疗法和其他的心理治疗来说只不过有辅助意义而已,并有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的不良作用。但对于精神病和大部分心身疾病治疗及不良情绪状态的消除,可收到暂时的疗效。尤其是对于有强烈的情绪危机,又不能主动交流心理活动过程者,以及有反常行为、具有情感型自杀倾向者,使用精神药物可收到其他疗法无法起到的效果[4]。因而,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对适当的对象,配合适当的精神药物,将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3.4 自我调节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有遇到挫折而出现情绪变化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4.1 敞开自己的心扉 军人要学会倾诉和宣泄不良情绪,这样心理压力就会改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就会有两个人分享快乐;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多找朋友倾诉抑郁情绪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可以找亲人、战友、朋友将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这样,可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另一方面在倾诉烦恼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4.2 现实地面对生活 生活中,人们总是追求着精神的、物质的或环境的稳定。但人并不总是生活在顺境之中,这就要求自我追求应与现实生活取得某种和谐,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建立并保持对国家和个人来说最为要紧的目标,将那些能完成的事情做好,重新估量自己认为不能完成的工作,要知道,有些目标能很快达到,有些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最终能够达到目标。

3.4.3 理智地对待挫折 人生道路上每个人总会遇到挫折。身处逆境可使人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面对挫折要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他人、自己、目标、环境、条件等角度找出受挫的原因,从容而及时地进行心理调节,借此来培养自己对挫折的忍耐力和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的奋斗精神。要学会运用生活中的哲理和明智的思想进行自我鼓励,从而消除因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懊恼、紧张、沉闷、烦躁、沮丧甚至颓废等不健康情绪,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

3.4.4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许多的个性特点都是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这些关系中大多数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是消极的,要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同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不要让他人对自己期待得太多,也不要对他人期待过多[5]。随时注意团结,使人容易与自己相处。也不要因为个人的焦虑和担忧而影响同他人的相处。

3.4.5 使兴趣广泛起来 如果兴趣(精神的、社会的、娱乐的)过于狭窄,那么在克服精神和情绪上的困扰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下降。实践证明,兴趣广泛的人总比兴趣狭窄的人更容易、更能有效地使自我得到调节。兴趣的产生,在于对某事物采取的态度。一些人认为某些训练、学习是乏味的,但集中精力学进去、练进去,就会觉得这些课目比较有趣了。所以,应主张在业余时间里,从事一些科技、体育、文学、艺术、音乐等活动,这会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后情绪得到放松,心理承受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4 小结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的影响下,战争环境是异常残酷和多样的。军人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一名指挥官,没有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难以坐镇不乱;一名战斗员没有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难以机智勇敢。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姜延春.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军人[J].解放军健康,2000,14(2):8.

[2]肖浩海,陈兴圆.外军心理训练特点研究[C].军事体育论文集,2007:833-835.

[3]陈建中.健康教材[M].葫芦岛:海军飞行学院出版社,2008.

[4]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冯正直,杨国愉,刘衍玲.军人心理素质训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2009-03-18)

1005-619X(2009)12-1106-02

猜你喜欢

现代战争承受能力军人
军人就该这个样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对打赢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阶段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方法探讨
军人“四有”歌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现代战争形态的嬗变与战略发展——本刊记者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博士
孙子“不对等对抗”思想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