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9-01-29刘映山

金融经济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背景影响

陈 洁 刘映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从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学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迫于压力,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7月已累计升值17%。值此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际,人民币升值话题淡出人们视线,人民币升值压力暂时缓解。但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已经到位?尤其是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不会死灰复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完善汇率机制提供帮助。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背景;影响

一、人们币升值的背景、动力及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从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学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迫于压力,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7月已累计升值17%。值此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际,人民币升值话题淡出人们视线,人民币升值压力暂时缓解。但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已经到位?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率先走出谷底,各国经济探底企稳,尤其是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不会死灰复燃?因此,人民币升值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既有国内的压力,也有国外的压力,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的诱因。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国内因素

改革开放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中国经济十多年来一直保持10%左右的年增长率,2000-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93%,尤其2007年达到13.0% 。虽然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出口大幅下滑,但GDP仍达到9.0%。GDP从2000年的8.9万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08年的30万亿元,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超过法国和英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人民币汇率走强的经济基础。

1.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近几年来尤为明显,我国制造业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成本低,质量好,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成为世界出口大国。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86.5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2007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成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内在诱因,持续的“双顺差”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普遍注意,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2.国际储备不断增加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势头非常迅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不断增加,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外汇储备一再创出新高。在严格的结售汇制下,大量出口和引进外资,形成了外汇储备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199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212亿美元,到2008年末达19000多亿美元, 2009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增加不多,但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长1778亿美元,使中国外汇储备升至2009年6月末的2131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持有外汇最多的国家,从而使人民币又面临越来越大升值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国际因素

中国所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仅是经济问题,确切的说是各国政府间的政治博弈。

1.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近几年,美国由于国内经济结构问题而使经济增长缓慢,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贸易出现逆差。美国政府把此归因于中国的汇率政策,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实行了“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得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反而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因此,美国极力想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贬值,来达到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能刺激其产品出口的目的。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人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按照美国人的大国历史发展观,经济大国必然变成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最后成为世界霸主。因此,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2.全球金融危机,制约了居民和企业的对外投资需求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全球预期投资收益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导致一些企业和居民的外汇投资意愿下降,纷纷将其持有的外汇向银行结汇,造成了外汇供给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进人中国,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各国实行宽量货币政策,利率接近零,流动性泛滥,不少资本借助各种渠道投资新兴市场,主要是中国市场。2009年初陆续有资本流入国内,第二季度达到1200亿美元。这样促使外汇供给增多,人民币相对紧缺,从而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晌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一)人民币升值有利分析

1.可以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国内消费者的自信心也会相应提升,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少的钱,节省下来的钱可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消费需求。能降低进口能源、原材料或部件成本。例如,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我国进口能源的成本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廉价竞争使得中国走上内需持续低迷,外需不断扩大,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出口的恶性循环之中。人民币升值后必然引发出口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最有效地把制造业中那些技术含量低与产品附加值低、效率低的企业挤出去,激励企业重视员工人力资源培训,加强研发,不断创新,拥有核心技术,增强竞争力,创出世界知名品牌。从技术低端向高端行业迈进,从而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恰恰符合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潜力。

(二)人民币升值弊端分析

1.刺激进口,损害出口。人民币升值,国内商品与国外同类商品相比显得贵一些,国内居民将购买更多进口的商品,商品进口量增加;同时,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商品价格上升,国外居民将减少购买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商品出口量下降。人民币升值削弱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商品生产能力过剩,减少外汇收入,国际收支恶化,降低整个经济收益水平,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日本无非是想把这一悲剧转嫁到中国。

2.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近年国际市场上投资资本数量巨大,忽进忽出,冲击一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尽管资本项目没有自由兑换,但大量短期资本仍然会通过各种非法渠道,流入我国资本市场追逐人民币升值利润,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形成冲击。从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沪市综合指数从998余点起步,短短两年时间,在2007年10月创6134点新高,然后急转直下,一路狂跌,到2008年11月份跌到1800多点,股市犹如过山车,多少中小股民财富付之流水。2009年,随着全世界经济企稳,尤其是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死灰复燃,更多的热钱又会流入国内。2009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长1778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仅能解释34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FDI仅能解释213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欧元对美元升值的估值效应能够解释338亿的外汇储备增长,不能解释的外汇储备增长高达879亿美元,这可能就是境外热钱预期人民币升值加速流入造成的。再看沪市综合指数,在2008年11 月探底后,2009年第二季度加速上扬,7月份上涨接近15%,8月4日站上3471点高位,上涨最高达91%,全球涨幅第一。而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下降多,股市上涨并没有良好的公司业绩支撑,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是境外热钱加速流入股市炒高股指,境外热钱一旦撤离,将造成资本市场动荡不定,不能不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国际市场上巨额游资的严厉监管。

3.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到2009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2131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持有外汇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美元储备便会缩水。从2005年7月21日到2009年7月28日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升值了17%,实际上持有的外汇储备价值(美元储备)相应缩水17%,损失不小。今后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如果不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少美元储备,损失还会扩大,所以外汇储备中要适当增加黄金储备,扩充其他储备货币币种和相应额度,还要拿出部分美元储备扩大对国外的实业投资。

4.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维持货币汇率稳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金融货币体系还不健全,人民币持续大幅度升值之后,可能会面临更大幅度的贬值,货币汇率大幅度调整的结果就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经济持续增长。国际上大量投机资本赌人民币升值,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持续进入中国并转换成人民币资产,待人民币升值达到预定目标值,这些游资将大举套利,由资本流入迅速变成流出,迫使人民币由升值转为贬值,造成汇率急剧震荡,增加经济调控难度,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如把握不好,将葬送多年来经济持续发展成果。这方面日本的教训值得学习。日本在与美国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进入九十年代,日元大幅贬值,经济陷入衰退,在这“迷失的十年” 中,日本的经济奇迹破灭。中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适应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们应当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开始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给予市场更大的定价权,尽可能让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释放出来。从前三年汇率改革实施的效果来看比较理想。2005年到2007年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2008年人民币汇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据国际清算银行2009年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续5个月出现贬值,累计贬值4.7%。前七个月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同比和环比逐步缩小,GDP增幅在第二季度触底后反弹,经济触底回苏迹象明显。这反映出我国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掌握日益成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尽快恢复增长。今后我们仍然应当根据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国际收支状况、汇率平稳、通货膨胀程度等宏观、微观指标的变化,以市场为手段来调节汇率。

参考文献

[1]张伟.“人民币升值压力”探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12)

[2]李辉..改变增长模式缓解升值压力[N].证券时报, 2006(3)

[3]王秀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市场论坛,2006(4)

[4]张戎.从中美博弈看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华北金融,2008(9)

[5]陈嘉丽.处在声几口浪尖的人民币—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问题.世纪桥,2005(3)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0803042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营业部)

猜你喜欢

人民币升值背景影响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出口体育用品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国际经济博弈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