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悟中央领导集体新的新闻思想

2009-01-27刘建华胡望年

青年记者 2009年24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胡锦涛新闻宣传

刘建华 胡望年

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是世界各地媒体的必然选择。在此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领导干部要“注重分析网络舆情”。由此向前追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闻宣传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实践,令人振奋,启人思考。

关注基层大众,强调新闻宣传要坚持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新闻宣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底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新闻宣传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005年12月在接见全国电影工作代表时又强调:“全国广大电影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注重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灵感。”“三贴近”、“三深入”的提出,与后来中央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停止征订报刊和停办县报、总书记总理上网与网民交流等,情一致、理相通,目的都是关注基层大众需求,都是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同时,党中央还创造性地把群众观点作为衡量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重要标准,提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坚持以人为本,心系基层大众,为传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源泉。

尊重新闻价值,强调新闻宣传要回归自身规律

新闻宣传规律,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经验。如果不尊重这些人类传播中共通的东西,粗暴地干涉和违背信息的生产、传输、消费的规律,难以达成宣传目的。然而,在我党的新闻宣传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过尊重新闻价值和宣传规律不够的现象,新闻宣传的一些环节被扭曲、方法手段偏离了“普适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行认真反思,要求切实改进这一问题。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的要求,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胡锦涛又强调,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要“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003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前后两次出现“自主报道”的用词,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新闻价值”的概念。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新闻宣传规律的尊重。

重视宣传影响力,强调掌控舆论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宣传的巨大影响力,决定了其领导权问题的高度重要性。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在新的时期、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必须牢牢掌握新闻事业的领导权。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确保各级新闻机构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他强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要求:要“建立党委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要“注重网络舆情分析”。胡总书记和温总理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上网,与网民交流,并大力倡导各级领导干部上网引导舆论。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站在党的建设全局的高度,审视新闻宣传的影响和作用,将掌控舆论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严格管理,强调新闻宣传要加强法制建设

党中央历来重视新闻事业的法制建设,注重加强对传媒的管理,这是保证新闻宣传工作永远为党和人民服务的重要前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形势和新闻工作实际的需要,对新闻宣传事业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新闻宣传要加强法制建设,强调加强传媒集团管理。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首次对传媒集团的发展提出要求:对报业集团的系列报纸要进行科学定位,从内涵上进一步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要以有影响、有实力的党报为龙头,整合其他系列报刊组成集团;报业集团必须坚持“五统一”:统一信息库、统一发行、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经营管理。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截至2009年9月,全国已组建26家省级出版集团公司,24家国有省级新华发行集团公司,3家期刊经营集团,49家报业经营集团;全国已有上千种经营性报刊完成转制,49家党报党刊集团实现采编和经营业务分开。同时,还有《中华新闻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停办。无论是传媒集团的发展,还是一些媒体的退出和经营改制,都预示着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改革正在向深水区挺进,标志着我国新闻宣传管理在不断走向规范。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关于新闻宣传的法规条文不断诞生,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中央在历史上首次发出了《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完善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制订了网络舆论管理规定,建立了各种新闻发布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等。

着眼发展需要,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兴媒体建设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注重运用新兴媒体联系群众、了解社情、凝聚人心、开展工作,十分关注新兴媒体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些指示要求,对于我们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建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平台,实现信息功能链接,催生新的传播业态和宣传载体,进一步健全立体交叉、功能互补的舆论引导网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抓住关键和根本,要求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摆上突出位置

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社和人民日报社时多次强调,“要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概念化概括的话,我们可以把总书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称之为“能力论”。这是继“喉舌论”、“导向论”之后,党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又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理论。《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这是党的新闻宣传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动纲领。舆论引导能力是党性原则、政策水平、能力素质、工作艺术等诸方面的总和。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舆论引导能力,新闻宣传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总书记要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抓住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和关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突出督导作用,强调舆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舆论的监督作用,并把它作为权力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确保“权为民所用”的有效途径,作为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连续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党中央还将舆论监督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定,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明确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这是我们党首次将新闻舆论监督正式写进党内重要法规。在考察解放军报社、人民日报社时,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各项监督制度建设,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拓展宣传功能,把新闻宣传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如何在多元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增强中国立场的感染力、影响力,让洪亮的“中国之声”转化为我们科学发展的巨大力量,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同志,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诠释中央的观点:对外宣传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

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胡锦涛进一步强调指出:“办报纸也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国际媒体评论认为:“这一论断,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讲,都是一个积极的贡献。”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郑重向世界媒体承诺:“保障外国新闻机构和记者合法权益,为外国媒体在华从事采访报道业务提供便利。”从2008年开始,中央明确提出对外宣传战略,要求内地媒体“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随后,《环球时报》英语版正式创刊,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开始运行,《人民日报》扩大了国际宣传版面,中央电视台增设了阿拉伯语和俄语频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新闻宣传作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纳入国家战略,是对新闻宣传功能的进一步拓展,是一个全新的战略布局,也是新闻宣传的重大创新。

注重队伍建设,强调要努力打造一批新闻宣传的名人大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对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在200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切实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广泛开展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随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还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央还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求:“要坚决整治有偿新闻、虚假报道、有害信息、不良广告。健全法规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在考察解放军报社时,胡锦涛同志对新闻队伍建设提出了包括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设的综合要求:提高办报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胡总书记又特别强调抓好队伍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造就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思想, 对于加强整个新闻工作和新闻战线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宣传、新闻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思想敏锐,观点全面,注重辩证地、科学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既坚持了原则性,更重视观念认识与时俱进,新闻思想十分丰富,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把握、深刻领悟。

(刘建华,前卫报社社长;胡望年,前卫报政工编辑室主任)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胡锦涛新闻宣传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