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等

2009-01-26

领导文萃 2009年22期

经济

中国政府有强大的干预经济的能力

在全球经济普遍衰退之时,中国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达到7.1%,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了11个月的持续下降后,8月出现首次增长,幅度达到7%。8月份中国进出口环比增长2.3%。此外,重创美国、西班牙和墨西哥等国的失业问题在中国也出现缓解,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7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的84%。在全球衰退局势下,以上这些令人欣喜的数据中最关键一点是2008年11月北京政府通过的总额4万亿元(约合586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这笔资金证明了中央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各项资金正在分配到各个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内需和国内消费。该项财政刺激计划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墨西哥《进程》周刊2009年9月21日)

中国成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接收国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最近还超过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在2010年赶超日本,可能会在2020年赶超美国。这样快速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出口驱动的,从中受益的是中低技术含量的领域。但是中国正开始提升技术水平,在诸如电子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它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创新精神。中国已经成为制造领域的超级大国、世界工厂,全球2/3的复印机、微波炉和鞋都产自中国,60%的手机、55%的DVD机、半数以上的数码相机、30%的个人电脑、75%的儿童玩具及众多其他商品都来自中国。随着经济的繁荣,中国积累了高得惊人的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今中国有37家跨国公司进入《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名单,而10年前只有6家公司入围。与此同时《财富》美国500强企业中,有450家在中国有生产线和业务存在,中国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大的接收国。(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9月28日)

政 治

适应形势和保持灵活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员有7500万。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1949年时,共产党还是主要由干革命的农民组成的一个组织。共产党执政的前30年受到了落后、孤立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接下来的30年,共产党使中国从里到外彻底变了个样,执行了新的经济目标和逐步向世界开放的政策。共产党现在由于把中国从孤立带向经济繁荣而大受赞颂。 排除这些成绩不说,在这么大的国家里始终保持着唯一执政党的地位,这或许是中国共产党在过去60年里最令人吃惊的成就。“适应形势和保持灵活是获得生存之道。”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戴维·香博说,“中国共产党是兼收并蓄的,它从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体系中吸取经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09年9月28日)

活力中国正在超越瘫痪的西方

当西方各国政府为修复破碎的经济而一筹莫展时,中国制定了一整套周到的政策,通过大胆的决策应对一个又一个的棘手问题。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才过去不久,中国领导人又出台了规模空前的基础设施计划,贯彻了高度成功的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且跻身于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最前沿。中国凭借着活力、资金、计划和领导力而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可西方似乎瘫痪了。西方所坚信和倡导的民主资本主义体制眼下似乎让我们落败了。而长期以来受到我们抨击的专制主义和国有经济似乎对中国有利。(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2009年9月26日)

社 会

更多中国农民生二胎引争议

中国一部分农民近年来热衷于生育二胎甚至多胎。农村超计划生育的情况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反对者如九三学社认为,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在城市普遍严格执行,而农村则很难推行,在人口素质城镇普遍高于农村的情况下,将导致人口素质的整体下降。农民生二胎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 。支持者如社会评论员王达水认为,农民生二胎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养老有利。可是,内需消费不足的中国,农民却必须为生育第二胎而付出为数不少的资金。因此,计划生育政策中关于农民也只准生一胎的规定,是到了该调整的时候。(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9月27日)

中国农村的潜在变革

农村金融改革、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社会福利,将把中国农村地区从穷乡僻壤转变为未来5-10年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农村变化中一个尚未得到关注的方面是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一趋势具有潜在的变革力量,堪比该国上世纪90年代的住房商品化。今年农村地区的零售额增长速度已超过城市。目前尚不知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但当局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20年使医疗和养老保险覆盖所有村庄和农村居民,这种基本社会福利体系的出现可能会释放农村可支配收入。(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0月7日)

外 交

中国外交的灵活性和务实性

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众所周知——极其廉价、勤劳、技术熟练和极富智慧的劳动力;政府英明的经济策略吸引包括来自海外富裕华人的大量外国投资;稳定的国内局势及其他一系列因素。其中,旨在创造和平周边环境的外交方针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始终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这一方针的核心,将其看作是构建多极、民主“和谐世界”的基础。在这个世界中,各国和各民族都被赋予发展与繁荣的平等机会。中国领导人极力强调,中国目前还只是相对贫弱的发展中国家,即便有朝一日真的强大和富裕起来,也不会谋求霸权。不仅如此,它还将继续向亚非拉人民学习。同时,中国致力于同富裕的北方国家合作,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务实性。(俄罗斯《独立报》2009年9月21日)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再矜持

仅仅10年前,中国还满足于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不起眼的角色。它在联合国很少运用权力,对远离本国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关注也有限。中国的公司几乎没什么国际知名度,大多数西方人提到中国公司时,仅知道几个银行。但现在,中国丢掉了矜持。这种成功是显著的。在中国举行的非洲和东南亚领导人峰会上,金融官员们挤满研讨会,想了解中国的经济规划。甚至在历史上与中国关系有裂痕的俄罗斯,公众都对中国的经济模式竖起大拇指。在曼谷,中国驻泰大使做客当地电视台,畅谈中泰关系———这种媒体公关活动在上一代中国外交官是不可想象的。在历来与美国关系紧密的菲律宾,中国的影响力迅速上升,甚至如今菲律宾武装部队都派军官赴中国受训。在柬埔寨,中国已成为最大捐助者和投资者,中国的建筑公司使柬埔寨首都金边毫无生机的面貌为之改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影响力在过去5年里也迅速扩大。中国在非洲受到各个阶层的欢迎。(加拿大《国家邮报》2009年9月28日)

文 化

中国努力重振传统文化

中国再度掀起了孔子热。在一个日益分化和物质化的社会中强调了社会和谐和尊重权威的必要性。最近新出版的《论语》售出了1000万册。在中影集团的支持下,耗资1000万英镑的孔子传记电影也于今年开拍。还有一个信号能够说明政府官员的态度发生了多大的转变。当地党委的多位重要官员参加了《孔子世家谱》的颁谱仪式并发表讲话,称赞这项历时10年的工程是一项民族成就。为了与时俱进,这套家谱首次收录了女性后裔的名字,而且可以在电脑数据库中进行查询。位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将收藏一套新谱。曲阜市宣传部门的一位官员说:“这套家谱的大修告成标志着中国正在努力重振传统文化。”(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9月25日)

中国重燃印度电影热情

成百上千名中国戏剧迷数十年来再次为宝莱坞所倾倒。一部再现印度电影业发展史的音乐剧《宝莱坞商人》在中国内地上演,好评如潮。这是将宝莱坞介绍给中国观众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该音乐剧已经结束了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巡演,但在中国10座城市的首演可能最精彩,因为中国与印度电影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 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后,引进的首批外国电影里就有50年代的印度电影,当时受到中国观众热情欢迎。印度导演拉兹·卡布尔执导的《流浪者》给中国很多中老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几乎成为中国人眼中印度的代名词。(印度《教徒报》2009年9月27日)

体 育

中国在世界网坛异军突起

中国人口众多,既拥有全球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和手机市场,也有羽毛球、乒乓球等球拍类运动的悠久传统。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也渴望把赚来的钱花在适合的休闲运动上,该市场尚无人开发。中国网球协会称,如今已有1.3亿中国人对网球“感兴趣”,其中500万爱好者经常打网球,且半数是女性。这和法国的有关数据不相上下。“过去10年,中国在世界网坛异军突起,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国际男子网球协会全球执行总裁布莱德·德拉维特在年初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雄心。中国网球公开赛充分说明这一点。该公开赛正为明年的巡回赛建造一座可容纳1.5万人、带可伸缩顶板的体育馆。今年的公开赛观众比去年多3倍,组织者预计一周赛事可接纳25万到30万的网球迷。(美国《今日美国》2009年 10月8日)

科 技

“中国环保”意义堪比首颗人造卫星

中国已决定走环保之路,他们也必须走这条路。因为该国有太多的民众无法呼吸新鲜空气、无法在水里畅游或钓鱼、无法耕种、无法喝到清洁水。因此,除非中国通过系统利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否则经济发展会将中国置于死地。中国打算成为能源技术大国。当然,中国还会利用廉价、但污染性强的煤炭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还有一点也毋庸置疑,即中国同时也已悄无声息地踏上一条利用清洁能源发电的创新之路。其现实意义不亚于苏联当时发射首颗人造卫星。(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9月27日)

军 事

中国将部署“瓦良格”航母

中国很快就要部署首艘航空母舰,而这艘航空母舰将比印度已经拥有或计划购买的航空母舰更加先进。印度海军消息人士说,中国打算让“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投入使用。这艘航空母舰是在1998年被当作废品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购买的。2005年,这艘没有用处的航空母舰停靠在中国大连海军基地。从那时起,这艘航空母舰一直在接受复杂的升级改造。(印度《印度斯坦时报》2009年9月28日)

中国新型反舰导弹一次打击可摧毁一艘航母

美国海军学会的报告说,中国“东风”导弹的射程约为2000公里。报告说:“这种导弹威力很大,携带的弹头能够对一艘巨型军舰造成相当大的破坏,从而使中国人具有一次打击就可摧毁一艘美国超级航母的能力。”美国海军将由此失去在中国大陆附近任何地方进行活动的能力。(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009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