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动力理论研究

2009-01-18张宏松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工程项目动力

张宏松

摘 要: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人是贯穿工程各个环节中最主要的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对工程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挑战,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和发展。

关健词 工程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动力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空前地居于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人力资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资源、效率之石、发展之基,人力资源开发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因而,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动力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规划、人员招聘和团队建设三大部分。在工程的组织规划和人员配备方面,工程的组织规划就是对整个工程人力资源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工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分析和预测,给出组织结构的设计、岗位分析与设计、人员配备等。工程项目中的团队建设包括对员工的培训、文化建设、绩效管理、员工沟通等管理内容。

人力资源的质量和人员结构是决定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工程管理中,明确工程人员的职责,选取恰当的管理模式,将提高工程项目的运行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把握如下几点:组织规划和人员招聘是工程项目开展的起点;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岗位培训是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有效支持;沟通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绩效管理、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建设工程团队的重要方法。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原理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开发者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活动,促进个体与群体人力资源发展的过程,是开发者积极推动与被开发者主动发展的过程。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原理是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开展的动力形成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当今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原理主要有八种,本文简单的罗列部分主流思潮。

1、需要动力原理认为人的需要是驱动人们行动的最终原因,是一切行为与活动的目的和内在动机。

2、自主动力原理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让被开发者自主、自动、自由,责权一体化。先让他们具有主人翁地位,形成主人翁意识,产生主人翁行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自身内涵的人力资源。

3、目标动力原理认为,动力即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力量,是由活动结果所能取得的效果价值的大小及其可能性共同决定的。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元素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形成最终必定集中体现于被开发者身上,仅有的差异点是其起源的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动力起源,我们将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元素分为:

(一)员工镜像动力元素。

员工镜像动力元素,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动力的形成是由于员工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为达到某个目标或满足某些必要条件而进行自身人力资源发展的现象。

(二)员工内在动力元素。

员工内在动力元素,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动力的形成是由于员工为满足自身或家庭的某些需求(包括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家庭成员生存需要等)而积极地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现象。

(三)员工混合动力元素。

所谓员工混合动力元素,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动力的形成是员工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共同作用下,员工为胜任某个职位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现象。员工的行为表现是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较高的主动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整合而成。如何促进员工混合动力元素的形成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动力机制。

四、 工程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动力模式的建立

贯穿于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形成全过程的促进因素运行体系的整个构建过程中,关键在于“贯彻一个观念,组建一个团队,制定二项制度”。

(一) 贯彻一个观念。

一个观念,系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人力资源具有可开发性和价值递增性,即人力资源团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创造的价值量的大小,会随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入而不断提高。实质上就是营造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工程项目管理文化,故需从两方面人手:

1、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

员工作为整个开发机制的内部因素和核心环节,直接制约着动力的形成与否。积极上进的员工总是希望将自己的开发动机付诸实际;消极待命的员工总是被动地产生镜像动力再对自身潜力进行开发;顽固保守的员工则会安于现状拒绝任何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如果每位员工都在想尽办法地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提升自己的技能,那么这个公司是极具竞争力的。

2、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主和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形成的引导习惯。

工程项目管理主和管理者必须引导员工的个人潜能开发,不但要对自我开发积极的员工予以表扬和奖励,同时还要激励表现不积极的员工活跃起来,让员工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个人发展的必然联系和种种益处。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主和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形成的引导习惯。

(二)组建一个团队。

组建一个团队,即组建一个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团队。开发的满意度会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动力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这个团队需要承担起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任务,为参与者服务,为管理者服务,为工程项目管理主服务。它所需负责的具体任务有:

1、需求的分析。

它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以及整个开发活动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的问题。只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确定预期达到的效果,也才能依此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开发和培训是否有效以及该项目投资是否有价值。

2、目标的确立。

它确定开发活动所争取达到的预期效果。只有通过确定一个详尽的目标,才使整个培训项目具有针对性,使最后的效果评估有据可依。

3、方案的设计。

管理团队需要设计出若干经济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这些方案反复进行论证,择其最优而行之。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往往会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显著的开发效果和可观的资源节约,所以是整个开发项目的关键步骤。

4、计划的实施。

管理团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最优方案,配以相应的实施步骤,在一定期限内将计划操作完成的过程。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整个方案分割成若干个阶段来实施,并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约束,通过量化的方法将其操作完成。

5、效果的评估。

在进行了培训开发后,必须用一些方法来衡量既定效果,或者说必须将开发项目带来的收益尽快地反馈给公司和员工,从而引导工程项目管理主、管理者和员工积极投入到开发活动中,对开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激发员工的开发动力。

(三) 制定二项制度。

工程项目管理还必须建立一些制度与前二者协调搭配,从而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一系列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有二项:

1、职能匹配制度。

职能匹配制度是指工程项目管理编撰规范的职位说明书,并对每一职位所需具备的专业资格或素质能力进行明确规定,员工必须满足全部相应条件方能就任。它可以增强内部招聘过程中竞争的透明度,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自我开发的动力,还可以帮助员工设立相应的发展目标。在职能匹配制度的作用下,工程项目对于员工的需求直接通过职位说明书以及其它规章制度客观明确的表现出来,员工更易于将自身发展需求与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需求捆绑起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员工混合动力的形成。

2、市场促进制度。

市场促进制度是指建立一个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而对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形成发生影响作用的制度。市场促进制度分为市场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部分和市场促进员工的部分。其中,前者是指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竞争传递到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的部分。后者是指通过员工个人在就职竞争中受到压力而迫使员工投人人力资源开发竞争的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巧宁.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 (03).

[2] 胡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2002,(02).

[3] 石金涛,唐宁玉,顾琴轩.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工程项目动力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阳光动力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动力船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