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模式下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

2009-01-18曹彩杰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策

曹彩杰

摘 要:成功的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及特征

(一)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二)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

3、独特性。核心信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

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 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 也是公司最擅长的。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提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这个定义实际上包含三个层次: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首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企业文化中相对稳定的要素,比如企业提倡“诚信、团队、合作、创新”,都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长期应该保持不变,除非企业经历了转型、重组等大的变革;其次信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比 如人才观,发展观、竞争观、营销观等,必须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市场情况、竞争对手等来动态调整,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最后,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企业的真正的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不同企业,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有企业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第二,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第三,难模仿性。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不能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

三、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惟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旦把企业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提高了。所以,文化是形成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文化管理比战略管理都重要。

1、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显现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企业去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需求。

4、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

5、塑造形象作用。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满足4个标准:基于个性、基于战略、基于最根本的商业准则和基于人性。

首先,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个性的,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这里所说的个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企业家精神个性,即企业领导者的追求、思想和理念;另一个是企业组织个性,即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等,这两种个性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整体个性。

其次,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企业战略的。更准确一点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对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充分体现对其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功能。

再次,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商业准则的。基本商业准则,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本游戏规则,例如诚信、公平竞争、双赢或多赢、职业化等。企业一旦违背这些游戏规则,就会受到市场的抛弃。

最后,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人性的。换言之,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尊重人性。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基于人性本原,才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并获得终极性的认同和尊重,进而才会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如果背离了人性,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扭曲的文化,一种缺乏包容性的文化,一种不可能被员工、被消费者、被社会公众所认同的文化。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提炼“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理念,体现企业的个性。这种理念,是根据形势和本单位特色提出来的,简明生动,成为本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第二,创新“制度文化”。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它也是一种文化。现在,形势发展较快,一些新的人本管理模式和型组织,都需要新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创新。

第三,倡导“行为文化”。企业精神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应当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落实到企业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上去,让企业员工经常感受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四,完善“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形态也能反映企业特点和企业形象。因此,要营造绿化的环境、整洁的厂容厂貌,化的设施和先进的办公条件等等。不要追求豪华,而要讲究先进。

总之,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会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切不可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1][美]加雷恩·琼斯,珍妮弗·乔治.[英]琼斯G.R.(琼斯,加雷思).管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中信出版社 2004.

[3] 王 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湖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