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考研意向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和谐水平

2009-01-18刘予玲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刘予玲

摘 要:本研究主要是调查应届毕业生中准备考研、准备就业和处于观望状态的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和谐水平。方法:对抽取的大学生分别施测自尊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结果:不同考研意向的学生在自尊和自我和谐水平上都有都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考研意向 注释自尊 注释自我和谐

中图分类号:D4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最早对自尊下定义的是W.James,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即个体的自尊水平是个体所获得的成功与其抱负之比。 之后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尊下定义,但他们都承认自尊对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自尊作为自我系统的重要特质。自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也是制约着个性发展的方向。自尊作为起中介作用的个性变量,对儿童的情感,动机,社会适应性行为,认知以及品德的发展与教育都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个体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高自尊的人更容易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个性。 我国学者钱銘怡,肖广兰通过研究发现,较高水平的自尊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 减少其面对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以及精神病性反应。相反,低自尊可能使个体在环境适应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高自尊多于积极的后果相联系,如事业的成功,健康的社会关系,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同伴关系,优秀的学业成绩,面对失败不屈不挠,能不断完善自己应对的自我调节的技能。相反,低自尊则和一些问题相联系,如抑郁症,健康问题,反社会行为等等。

自我和谐是Rogers人格理论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自我和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二是指自我内部的不和谐。 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主要有:研究某一群体的自我和谐水平的研究,例如,军人的自我和谐水平; 研究自我和谐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如军人自我和谐与其他因素的相关。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郑州大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大三,大四)和专升本的学生中选取,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7份,其中打算考研的学生为443人,不打算考研学生为192人,考研意向尚不明确的大学生为132名。由于这三个群体样本的差异较大,因此将打算考研的样本用等距抽样的方式减半,最后取得的总体样本为:打算考研的学生222人,不打算考研的192人,不清楚的132人,其中男生192人,女生353人。

(二)研究工具。

自尊量表(SE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9]。

(三)方法。

采用团体方法施测。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0.0版统计处理。

三、结果

(一)不同考研意向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而自我和谐水平有明显差异。

在自我和谐三个分量表中,不同考研意向学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两个分量表,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上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用LSD检验,考研大学生与不考研大学生的差异非常明显,不考研大学生与考验意向不明确的大学生的差异也非常明显,而考研大学生与考验意向不明确大学生的差异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中,同样地,考研大学生与不考研大学生的差异非常明显,不考研大学生与考验意向不明确的大学生的差异也非常明显,而考研大学生与考验意向不明确大学生的差异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自我刻板性的差异中,考研学生与不考研学生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考研学生考研意向不明确学生以及不考研学生与考研意向不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1、表2)

(二)被试自尊和自我和谐得分的相关。

考研大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总分,以及自我和谐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非常明显,其中,自我灵活性与其他量表者(自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间的相关为负相关,其他各量表之间的相关均为负相关。

在不考研的大学生的的自尊和自我和谐以及自我和谐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中,自尊和自我刻板性之间的相关是正相关,但相关不明显;其他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均明显,其中自我灵活性与其他得分(自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为负相关。(表3)

四、讨论

在自我和谐水平上,本次研究的大学生的自我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分数明显低于大学生的常模,自我灵活性明显高于大学生的常模,而自我刻板性则与大学生的常模无明显差异。这表明,本次研究的大学生的比一般大学生的自我一致性较高,无助感较少,自我概念较复杂僵化。不同考研意向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上有明显差异,不考研的大学生有较高的自我和谐得分,这代表不考研的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低于考研的大学生和考研意向不明确的大学生,表现在分量表上就是:不考研学生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显著高于考研的学生和考研意向不明确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不考研的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比较多,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情感有更多的负面评价,他们更有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我,产生一种不平衡状态。因为现实的压力他们有时无法平衡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因此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

在考研的大学生与不考研的大学生之间,不管是在自尊上还是自我和谐上,以及自我上和谐的三个分量表上,他们的差异都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而且他们在自我和谐上的得分明显偏低。因为不管是考研还是正在考虑的大学生,他们都在选择上都有较大的余地,因此和现实的冲突较少。

在相关分析中,只有不考研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刻板性的相关不明显,同时,考研意向不明确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刻板性的相关以及自我刻板性和自我灵活性的相关也不明显。相关较显著的量表之间,自我灵活性与其它量表之间呈现负相关,即自我灵活性越高,其它量表的得分可能越高。其它量表之间的相关是正相关,一个量表的高得分预示另一个量表的高得分。在考研的学生中,各个量表之间的相关都很明显,这表明各个量表之间之相互联系的。自我和谐总分和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尤其显著,其中自我和谐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相关最高,它对自我和谐总分的预测能力也最高。

五、结论

本研究以不同考研意向的大学生为被试,调查了他们的自尊和自我和谐水平。发现不同考研意向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自我和谐水平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注释:

刘毅, 张华. 自尊问题研究述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35. (02): 60 66.

杨丽珠, 张丽华. 论自尊的心理意义. 心理学探新. 2003, 23. (88): 9 12.

丛晓波. 自尊的本质研究.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6.

聂衍刚.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5.

王丽红. 国外自尊研究的新进展.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 136 138.

邱毅. 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7.

闫俊, 崔玉华. 强迫症的自尊和自我和谐研究. 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04): 251 253.

王鲁豫.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002.11.(05).545-546.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