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朵为什么会发声

2009-01-15宫小飞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36期
关键词:血管性节律耳朵

宫小飞

夜半耳鸣求医两年无果

45岁的岳芝兰是山东阳信县人,10年前低头弯腰时会偶尔感到耳朵“吱”一声响。当时她和家人都以为是“上火”造成的,就没在意。直到2006年9月份,岳芝兰的丈夫王保旭在晚上睡觉时总能听到“吱吱”的声音。刚开始他还以为是老鼠的声音,后来又怀疑是漏电的声音,他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最终发现这“吱吱”声竟然是从老婆的左耳传出来的。

声音从自己的耳朵发出来,岳芝兰当然清楚。因为耳鸣,岳芝兰每晚都难以入睡,白天上班则无精打采。但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耳朵发出的声音,别人也能听到。

第二天,他们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也不清楚原因,先让她输液观察一段时间,并开了催眠药物帮助入睡。可是岳芝兰的耳鸣声越来越大,时高时低,而且与心脏或血管脉搏跳动同步。他们决定求诊北京的医院。经过北京多家医院检查后,仍然没有找到引起耳鸣的原因,且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

影像检查异常血管显现

2006年10月5日,岳芝兰和爱人第三次来到北京。他们到了同仁医院,耳科主任、专家龚树生仔细查看了岳芝兰的情况。经行颞骨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和放射科王振常主任、鲜军舫副主任共同会诊后,在岳芝兰的颞骨CT片子上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异常,认为耳鸣系颞骨内存在异常血管所致,建议患者住院检查。

岳芝兰的颞骨CT片显示,左侧乳突蜂房后上临近乙状窦处可见软组织影。龚主任望着这个“软组织影”对岳芝兰说:“如果这个软组织影是引起耳鸣的血管,你的病就有救了。”

不久后,在全麻下龚主任为岳芝兰实施左耳乳突开放+畸形血管压闭术。术后几天,岳芝兰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伴随她多年的耳鸣声终于消失。至此,龚主任的诊断得到了证明,岳芝兰颅内的异常血管确实就是造成她耳鸣的责任血管。

科学论证解开耳鸣之谜

2008年12月1日,岳芝兰再次来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复查,结果一切正常。根据以往的病史,患者颞骨与颅内相通的异常血管很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异常血管,从而造成搏动性耳鸣出现。

龚树生主任解释说:耳鸣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据相关文献报道,耳鸣的发生率为3%-30%。随着年龄的增长,耳鸣的发生率升高,高发年龄在40-60岁。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耳鸣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所谓搏动性耳鸣是耳鸣的一种,是一种有节律的耳鸣,由头颈部的血管或肌肉产生,并通过骨骼、血管和血流传导到耳蜗而感知。搏动性耳鸣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大类,血管性搏动性耳鸣较多见,其耳鸣节律与患者自身的心跳节律一致,主要由血管的解剖变异或血管的其他病变引起的管径狭窄、血流加速和心理紊乱所致;非血管性搏动性耳鸣与头部的肌肉痉挛有关,这种耳鸣节律与心跳节律不一致。搏动性耳鸣大多为主观性,有些为他觉性。大多数患者是单侧发病,女性较男性多发。岳芝兰就是因为硬脑膜与乙状窦之间存在穿越乳突气房的畸形血管,引起如同心脏跳动或血管搏动样耳鸣声,不仅患者本人可以听到,旁人靠近其耳部甚至头部也可听到耳鸣声。

据《健康伴侣》

猜你喜欢

血管性节律耳朵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耳朵在哪里?
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
青出于蓝 汉语当代节律研究述评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借我用一下
爱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