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育及其模式

2009-01-15杜三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3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者时代

杜三全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那么根据信息化的环境的要求来建立一个适应它的教学模式则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信息化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在信息化环境下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原则和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1 信息化环境

教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特定环境,它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之后而发展的。科技的发展先后带来了教育的几次变革。工业时代之前,都是黑板加粉笔。到了工业革命之后便出现了电声教育、视听教育等等。20世纪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便出现了多媒体教学,逐渐发展形成信息化教学。然而不管使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学,都应该有适应该社会和教育环境的教学模式。在当今时代环境下,知识更新换代的加快、现代新媒体、网络、新技术等不断地涌现、革新、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环境。

2 信息化环境下对教育带来的挑战

那么在信息化环境下和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下要达到教育的信息化,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即信息化教学模式[1]:我们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新发展,是基于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数字化、信息化模式。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它是技术丰富的教学环境;是直接建立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基础上,包含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学模型。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培养目标上,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方式,既适应各种学科学习的需要,又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3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信息化教学模式应根据和围绕信息化教育来建立,信息化教育主要有2方面特征:技术层面的特征: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层面的特征: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学习自动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等。所以作为信息化教育的具体表现形态,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信息化教育的一般特征,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适应信息、知识时代所强调的素质,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应根据和围绕信息化教育来建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

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各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3)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协作学习环境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它意味着学习者有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高阶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学习中互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强大的今天,全民化、终身化、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实现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赵志强.信息化教学模式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29)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者时代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